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体育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初中体育“小班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 投稿星尔
  • 更新时间2015-09-05
  • 阅读量173次
  • 评分4
  • 32
  • 0

浙江省绍兴市文澜中学 蒋皎峰

【摘 要】新课程立足于实施素质教育,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宗旨。初中体育教师要遵循新课程理念,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初中体育“小班化”教学进行积极地思考与实践。同时,还应正确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运动技术水平选择体育学习内容和训练方法,更有效地贯彻和落实因材施教原则,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身心素质都能够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协调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幼儿园;主题背景;环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6-0087-02

“小班化”教学是当前国际、国内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其核心点是让每一个适龄学生享受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初中体育教师要深刻领会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改革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小班化”教学给学生创造更多自主选择体育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机会,不断加深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体验,满足全体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一、初中体育“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初中体育“小班化”教学强调因材施教和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相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展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优势。

1.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班化”教学使得初中体育教学格局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由于人数少,教师一对一指导和每个学生对体育技能练习实践的机会大为增加,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引导学生在相对充裕的单位学习时间内更加均等、充分地自主建构学习,不拘一格地尽兴表现,这就为落实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创造了有利条件。

2.营建了新型课堂文化。在“小班化”的体育课堂,教师根据体育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构建具有相对开放性的教学氛围,摒弃以灌输为显著特征的旧有课堂模式,营建新型课堂文化。使课堂体现如下特点:①以丰富多彩、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学习。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开展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③为学生提供思考和练习的时间与空间,在实践与体验中发现体育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3.增强了师生教学互动。借助体育“小班化”教学,教师得以更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体能基础、性格差异和情感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激疑性、探究性的问题,既为学生指明一个自主学习的方向,又留给学生较大的独立选择空间。在这一和谐师生关系基础上展开教学,课堂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顺畅,个体学习、小组学习、集体学习有机融合,增强了师生教学互动,也推动了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开展。

二、初中体育“小班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要使初中体育“小班化”教学顺利进行,我们应该以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为指南,积极探讨富有建设性的实施策略。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初中体育“小班化”教学不仅仅是班级人数的减少、教学环境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革命性更新。初中体育教师要把“小班化”教学作为推动教学观念转变的催化剂,在目的明确、方法得当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和现代教学思想,明确初中体育“小班化”教学的内涵和外延,深化对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实施过程的探究,总结出适应“小班化”教学的规律性认识。第二,要树立“学生主体”意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扮演”好教学过程中的决策者和参与者角色,培养学生求知、求新、求真的探索精神。第三,重塑教学价值观,建立以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以体育运动的“普及性”与“娱乐性”吸引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灵活开展教学优化。初中体育“小班化”教学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突出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行为诠释。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初中生求新、求异、求变的愿望强烈,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的不拘一格对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意义非凡。因此,艺术性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灵活开展教学优化是初中体育“小班化”教学的关键要素。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小班化”教学为学生参与教学提供了有利的保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比如,在“韵律操”教学中以电教手段展现的精彩视频,构建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诱导他们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包括对动作的编排与创新,对节奏的体会与感悟等,使学生在兴奋而积极的学习状态中完成教学既定目标。

(2)贯彻“同项教学”和“异质提高”的原则。为了满足学生的差异需求,“小班化”教学要切实贯彻“同项教学”和“异质提高”的原则,构建不同层面的发展平台与空间,启发学生根据学习能力和对技术掌握程度,自由组合进行选择性的分层练习。比如,对于“篮球的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我们可以分三个层次教学,第一层次为传接球学习与巩固练习,包括:二人二球传接练习,反弹与弧线球,反弹与直线球;二人原地传球,一人试图抢断;行进间传接球练习;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练习。第二层次为传接球巩固与提高练习,包括:行进间传接球与抢断练习,行进间传接球接投篮练习,“一抛一接”行进间投篮练习,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练习,二人或三人行进间传接球,行进间传接球接“三步上篮”。第三层次为传接球的提高与拓展练习,包括:行进间多种投篮练习,“一传一切”练习,防守与突破的“一对一”练习,“三对三”对抗赛。这样的分层教学给学生提供了选择和发挥的自由,因为是“小班化”教学,学生少,便于采用“同步教,异步学”的方法进行轻松教学,在掌握扎实技术基础的前提下逐次分阶训练,既有利于提高技术动作的稳定性和技巧性,愉悦学生情感,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3)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初中体育“小班化”教学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学观和学习观,把“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教学立足点,以学生感兴趣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对教学问题的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探究活动,获得正确、清晰的技术概念,掌握完整的技术动作。在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探究中推动由“带着知识走进学生”向“带着学生走进知识”的教学模式转化。

3.注重多元激励评价。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认定,是初中体育“小班化”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小班化”改革的背景下,教学评价要尊重学生喜欢被肯定、被鼓励的天性,设计适宜的、目标多元化的、富有激励情感的评价语言。要从发展的角度看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成绩上的点滴进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灵感。在教学评价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的完美发挥中张扬学生个性,促进“人人参与、人人锻炼、人人提高”教学局面的形成。

初中体育“小班化”教学符合当代教育的进步趋势,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和自我发展的广阔空间。我们要秉承“健康第一”的教学宗旨,弘扬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让学生在“小班化”教学提供的多向性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学习技能、增强体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曹荣.新视域下初中体育小班化教学的有效尝试[J].中学教学参考,2011,(12).

[2]王永华.提升中学体育小班化教学管理成效的策略浅析[J].教育界,2012,(18).

[3]杜代军.探寻小班化背景下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的策略[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6).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