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体育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我市青少年体质下降若干问题的研究

  • 投稿南木
  • 更新时间2015-09-05
  • 阅读量723次
  • 评分4
  • 22
  • 0

文/郑 旺

【摘 要】近年来我市青少年学生体质持续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相关政府部门出台了多项旨在促进学校体育运动开展、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举措,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没有明显好转。思想认识是行动的指南。我市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参与。我市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并非教育部门一家之责,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共担其责。必须推行学生体质下降的系统干预工程,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干预,各司其责,同时,还必须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青少年;学生,体质,学校,家长,健康

前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工程的后备军,青少年体质健康事关民族之兴亡。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然而,近年来青少年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急需加强地步。十八届三中全会教育聚焦,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对外表示未来高考或增加体育内容。

1.目前青少年体质现状与存在问题

调查显示,目前大城市7-17岁青少年的超重率为13.1%,肥胖率为8.1%。青少年肥胖、近视人群数量每年在不断攀升,学校自小学一年级开始班级中就有不少的青少年儿童呈肥胖、近视现象,青少年的柔韧性、爆发力、肌力、耐力、肺活量都出现下降趋势,学生跑不到400米就筋疲力尽,经常在升旗仪式和短暂的集合上常有学生晕倒,新生军训也有部分学生不能坚持下来。比如说,跑3000米,这些过去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个问题,而现好多学生都完成不了这个任务,这充分说明了中小学生的体质存在着极大的问题。

浙江省教育厅官方网站最近发布了2012年全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温籍大学新生体质总体状况堪忧:2012年我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总分温州排名倒数第一;在测试的五项指标中,耐力项目、肺活量体重指数、身高标准体重得分等三项指标倒数第一,柔韧力量类项目得分倒数第二,速度灵巧类项目得分位列第四。造成这个状况主要是因为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家长不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学生课业负担重,从而导致青少年缺少体育运动。例如:台州温岭一初三男生体育课上跑完800米后猝死,令人扼腕;有关体育专家认为,学生体质下降,体育锻炼不足,最大的原因是现行的教育体制加重了课业负担。

2.提高我市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建议

2.1教育部门要坚定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解决体育教师结构性缺编的问题,配足体育教师,改革体育课程吸引学生兴趣。

2.2不可否认的是,造成我国青少年体质严重下降的一个因素是源于我们脑中一个根深蒂固的认识,即“重文轻武”思想,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学校、家长、学生三方沟通模式,通过各种正反面实例使家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保持身体体质健康的重要性,相互协商制定适合学生兴趣的体育爱好。倡导科技快乐引领校园体育,通过开展丰富而有趣的体育活动,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和科技体育进校园,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另外可邀请体育界运动健将进校园,通过偶像的榜样、鼓励帮助青少年树立坚持体育锻炼的爱好和信心。

2.3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加强素质教育,努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中小学要切实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2.4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妇联组织的优势和特色,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妇女儿童中心和其他校外教育机构要把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作为重要职能。积极倡导和鼓励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体育活动和团、队活动,充实课外生活,努力把更多的青少年吸引到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中来。

2.5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建立适合不同学生兴趣的运动设施,学校体育设施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应全面向学生开放。

2.6努力营造重视青少年体育的舆论环境。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健康观,加大对群众性学生体育活动的宣传报道,形成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氛围。

3.结语

当前我市青少年学生体质现状的相关研究与干预措施中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是全球性的问题,并非职工的“专利”。我市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不能仅靠学校来“买单”;我市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与家庭教育的“缺位”关系密切,与学生主体健身意识的“迷失”关系密切。将我市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问题纳入政府发展战略规划;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各司其责,形成合力;必须发挥体育老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邓树勋.运动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于可红.中国青少年儿童体质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桥下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