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体育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南通地区高校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投稿色系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1069次
  • 评分4
  • 14
  • 0

陈炜 卢伯春

(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江苏南通226019)

摘要: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现场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南通市5 所高校执行《标准》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南通地区高校重视贯彻落实《标准》,组织机构健全,实施制度完善,测试场地、设备、人员齐全,测试数据与结果能及时上报;但部分学生对体质测试各项目的权重、评分标准和各项目所反映的体质指标等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模糊;体质测试后期缺少总评成绩反馈与健身指导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完善《标准》实施制度,加强宣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对待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关注学生参加测试的前期准备工作与测试后的反馈指导工作,落实体质测试工作的全局性。

关键词:南通高校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9— 4—04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编号:T-b/2013/026。

作者简介:1.陈炜(1978~),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

2007 年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近7 年有余,但大学生体质健康下滑趋势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形势依然严峻[1],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进过研究,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于2014年7 月7 日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修订版,总结现行《标准》实施过程的得失,有助于探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滑的原因,以便更好地实施、落实修订版《标准》的要求。

1 南通地区高校实施《标准》过程中取得的成效

1.1 形成较完整的《标准》组织实施体系

南通地区高校高度重视贯彻落实《标准》,组织机构健全,建立了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由学校教务处、学工处、公共体育教学部、后勤处卫生科、各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协同配合共同组织实施的工作机构;建有固定、良好的《标准》测验场地,配有专职或兼职的测试员,并给与相应的报酬,体现了对测试人员工作的认可与尊重,为《标准》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物力、人力资源;实施《标准》的组织形式合理,选测项目、方法趋同;《标准》测试结束后能及时上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与结果。

1.2 实施《标准》测试人员的培训“到位”

1.2.1 测试人员的培训形式多样,内容充实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南通地区高校体育教师都参加了体育部或学院组织的《标准》测试工作培训,还有部分体育教师能够自学《标准》测试手册,另有11 人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体质测试培训工作。这一少部分老师主要是测试中心负责人和测试员,他们接受了更为专业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如:测试数据统计汇报制度、档案资料管理保密制度等。

1.2.2 测试人员较好地掌握了《标准》的意义、内容及测试要求

参加《标准》的测试人员都能准确认识、理解“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是实施《标准》的目的和意义;对六项测试项目所反映的体质指标的认知情况良好, 平均正确率达到90.7%(见表2),并掌握了各选测项目的正确测试方法。

南通地区高校能够组织体育教师参加集中学习、实践,使得体育教师能够了解、掌握了《标准》实施的意义、内容、要求、使用方法及测试的操作方法, 确保了操作的规范性与测试工作的组织管理有序,为获得准确、客观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促使《标准》实施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1.3 多数学生能正确认识、践行实施《标准》的目的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有92.55%的学生能正确认识国家实施《标准》的最终目的,并且有61.7%(见表4)学生以“了解自身体质健康状况”作为实际参加测试的目的,63.83%(见表5)学生表示参加体质测试后会更多参加体育锻炼, 表明多数大学生能够做到“知行合一”,不仅能正确认识国家实施《标准》的目的,并在测试过程中和结束后践行这种正确认识。

2 南通地区高校实施《标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体育教师对开展科学健身指导的能力不够自信

拥有指导学生科学健身的知识与能力是体育教师帮助学生改善体质状况必备的专业素质。调查显示(见表6)多数体育教师(68%)认为基本具备科学指导健身的知识与能力,但仅有6位体育教师(12%)认为完全具备了上述知识与能力;在当下热议的学生肥胖问题上,部分体育教师(36%)对“超重”与“肥胖”两个概念的认识不清。这表明体育教师对自身的科学健身指导能力还不够自信,提醒测试培训内容不能仅以《标准》本身为主,体质测试是用来发现问题,解决发现的问题是关键,这依赖于具备科学指导健身素质的体育教师来实现,因此,体质培训的内容应拓展至营养、运动处方等领域。

2.2 大学生对《标准》中具体内容的认识不够全面

多数大学生不太了解体质测试各项目的权重(72.34%)、评分标准(56.38%),而且对体重、50 米跑、立定跳远、1 /800m 测试项目所反映体质指标认知的正确率较低(见表9)。以体重指标为例,南通大学女生的低体重率从2008 年的17.8%[2]上升到2014 年19.3%,这与江苏省女大学生正常体重(72.3%)、肥胖(0.9%)、超重(5.5%)与低体重(21.3%)[3]的体重分布情况接近,通过与学生进行深入交谈,发现:多数体重正常的女生对自身体形的认识存在偏差,普遍存在“以瘦为美”的歪曲认识,有研究表明对体形的不满可预测饮食失调的形成发展, 还对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消极影响,应引起足够重视[4]。同时也会对大学生的生理功能及素质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5]。因此,对大学生的体重干预不仅要针对肥胖学生和超重学生, 还应特别重视低体重女大学生。针对低体重女大学生实施增加营养供给和有氧练习与力量训练组合的干预手段, 以增加低体重女大学生的体重及改善身体成分、提高身体素质,还能降低低体重女大学生安静脉搏、提升血压和提高肺活量[6]。

2.3 体质健康测试未能激励部分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参加体质健康测试对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力有限。表5 显示,通过对“大学生在参加《标准》的测试后能否更多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表示参加体质测试后,会更多地进行体育锻炼,但仍有34.04%的学生不太会更多地进行体育锻炼。

究其原因, 一是多数学生未能获得对自身体质健康状况的总评成绩所致。体质测试结束后,学生体质测试的成绩反馈渠道不通畅,只有46.81%的大学生知道自己的总评成绩,剩余学生关于自己的体质健康测试总评成绩是完全不知道(36.17%)或知道的不全(17.02%),导致多数学生对自己体质健康状态的误判,未能产生改变目前状态的动机,成为多数学生测试后不会更多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大多数学生(80.85%)没有得到健身反馈建议,影响了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所致。而学生之所以未能得到完整反馈建议, 重要原因在于有高达70%, 参加测试的体育教师不清楚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总评成绩。由于体质测试成绩由智能仪器测试与机械手工测试两部分成绩组成,不仅学生难以获得体质健康总评成绩,甚至测试教师也无法综合评价所测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这是学生没有获得反馈建议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缺少反馈建议的渠道,也是学生难以获得反馈建议的重要原因。由于每位体育教师需要测试的学生数量很多,且没有联系方式,体育教师不可能逐个找到学生的联系方式再给予反馈意见。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信息共享、反馈渠道的通畅是学生获得体质测试成绩总评和反馈意见的关键所在。

上述原因使得大学生面对体质下滑这一现象显得非常“淡然”,导致《标准》反馈、激励、引导锻炼的功能被弱化。只有确保学生能获取自身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渠道通畅, 才不会造成学生对自身体质健康状况的误判或模糊认识, 让体质健康测试的主体警惕起来,自觉的为自身的健康与体育教师沟通,寻找改善体质健康状况的健身建议,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 南通地区高校实施《标准》(修订版)的改进措施

(1)完善高校学生评优评奖条例。将修订版《标准》中的“学生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的规定列入学生评优评先的条件之中,促使学生更加重视自身的体质健康状况。学校还应多平台、多途径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对待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2)拓展体育教师参加体质健康测试的培训内容,提升体育教师在健康、科学健身、运动处方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发现问题是关键,解决问题是落脚点,从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可以发现学生在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而帮助学生解决所发现的体健康问题才是《标准》实施的初衷,这需要具备科学健身素质的体育教师来实现。因此,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也应做出适应性调整,体质健康测试培训的内容不能仅以《标准》本身为主,应拓展至运动健康、营养、运动处方等领域,以满足学生增进体质健康的健身知识需求。

(3) 关注学生参加测试的前期准备与测试后的反馈指导工作,落实体质测试工作的全局性。

重视学生参加体质健康测试前期的体育锻炼,发挥《标准》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功能。学生参加体质健康测试前期的体育锻炼实行集体锻炼与个人自主锻炼相结合的机制。集体锻炼应发挥各学院、系辅导员、学生干部的作用,借学生早操出勤锻炼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尤其是中长跑练习,降低1000米、800 米测试的危险系数增加;个人自主锻炼与体育社团、俱乐部相结合,着力发展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竭力消除学生参加体质测试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首先,校卫生科与体质测试中心分享学生体检数据信息, 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尽量避免剧烈运动成为诱发隐性疾病发生的原因;其次,体育教师应在正式举行体质测试前,经常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适应性练习,避免因突然剧烈运动产生过激反应,引发安全事故;再次,组织学生测试过程中强调安全要求,安排生病学生休息、缓测,注意观察学生测试过程中的反应,以便及时干预;测试结束后,应关心学生的生理反应,待学生全部安全离场后结束测试工作;然后,加强体育教师的急救技能培训,增强体育教师应对突发事件的知识与能力。

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健身建议的反馈预警机制。首先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反馈渠道, 将学生体质健康测成绩并入教务处学生考试成绩系统,简便易行,节约成本,便于学生查询体质测试成绩;其次,丰富体质健康测试的反馈内容,包括各项体质健康指标成绩及所处等级; 当年数据与历年数据发展趋势;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营养饮食建议等;再次,建立预警式反馈机制,对不及格学生的数据采用红、橙、黄三种警戒色,依次表达体质健康状况不良的程度,以引起学生的关注,并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然后,建立师生沟通渠道,提供相关体育教师的联系方式,方便与学生沟通应对策略;最后,普及日常健康知识、健身知识, 让学生具备解读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知识与能力,产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原始动力,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散发材料二: 全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综述.(2014-7-28)[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219/201407/172387.html.

[2] 杨新. 体质指数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相关关系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6(1):44-46.

[3]史曙生,邹玉玲.江苏省大学生体重分布特征与体质差异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3(3):368-369.

[4]康玉琦,钱明.某医科大学女生瘦身倾向和不满体形的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1):126-128.

[5]王健,何立秀.健康体适能[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177-182.

[6]张平华.有氧练习与力量训练对低体重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