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体育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探讨

  • 投稿伟大
  • 更新时间2015-09-20
  • 阅读量873次
  • 评分4
  • 46
  • 0

王利春1,蒋东升1,贾建2,郭莹莹1

(1.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30006;2.广西银行学校体育教研室,广西南宁,530006)

摘 要: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传承的文明,是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的繁多与课程内容有限性的矛盾;民族传统体育内涵的博大精深与纯体育思维的矛盾;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需求与师资力量之间的矛盾,并从教学论的角度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 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3-0093-0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世界体育文化中的璀璨明珠。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文明进步、民族凝聚、文化传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上世纪80年代“民族文化热”的兴起,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得到快速的发展,设立国家层面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设置独立学科就是有力的证明。1997年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和原国家体委在体育学一级学科下设民族传统体育等4个二级学科,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奠定了政策基础。之后,我国部分高校在体育专业中设立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但主要以武术、气功、散打等课程为主。本文试图从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等方向,探讨当下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1 民族传统体育及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

鸦片战争以前,国人用以传承文化、娱乐身心、祈求愿望的身体活动,基本上是土生土长的民族传统体育,近代体育史之前的中国体育史就是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史。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敲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在“西学东渐”中西方体育也随着西方文化一并被传人中国,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相对于西方体育而言的,所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包括我国所有形式的体育。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指以人体运动为基本手段,有目的、有意识地以人的身心发展为中心,达到发展身体、娱乐休闲、丰富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文化为目的,在我国56个民族中产生、传承的社会文化活动的总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包括武术、气功、摔跤和民族民间体育等内容。有的学者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将民族传统体育、民族民间体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等混同。

相比较而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各部分内容中,武术、气功等课程建设相对超前,而民族民间体育学科建设则相对滞后。开设该课程较早的高校,如广西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吉首大学、湖北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大学等高校,名称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民族民间体育等称谓,多以传授全国民运会部分竞赛项目如珍珠球、板鞋竞速、抢花炮、毽球等和较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体育项目如跳竹竿、抖空竹、跳绳等术科教学为主。

2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的繁多与课程内容有限性的矛盾

据1990年调查统计,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达997项,加上近年挖掘整理的传统体育项目,超过了千项,同时,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又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又因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各地的传统体育项目又极具地方性特征。所以,就内容而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繁多,种类各异,各具特色,将全部内容纳入教学之中是非常困难、不现实、不可能的。然而,有限的几个或十数个项目亦不能揽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之“全貌”。所以,该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之间存在着矛盾。

2.2 民族传统体育内涵的博大精深与纯体育思维的矛盾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等社会活动中的智慧结晶,发展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凝聚了各民族社会、政治、经济、宗教等文化,成为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不管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缘起考究,还是从其发展过程探索,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以传承文化为要旨,与西方体育以追求强身健体、娱乐身心为目的的“标准”相距甚远,故绝不能简单地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理解为单纯的体育。

虽然,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并不符合西方体育关于体育概念的界定,从其起源来看,它并不以强健身体为目的,更多的是以承载理想诉求为目的,但是,长期以来,它为我国人民强身健体、娱乐身心发挥了积极作用。所以,我们应将其理解为一种特殊的体育形式,它与我国各民族人民的情感早已超越体育的范畴。纵观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史,事实上‘,民族传统体育与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宗教、习俗紧密相连,所以,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学科建设存在与纯体育思维之间的矛盾问题。

2.3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需求与师资力量之间的矛盾

众所周知,人是社会活动中最活跃的生产力因素,教师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师资力量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上世纪末期,民族传统体育才逐渐被引入学校课堂,近年来,才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在部分高校体育专业中开设这一课程。1997年国务院颁布将民族传统体育设立为二级学科;2008年我国颁布实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注意地方性和民族性,2011年修改后的课程标准更是明确提出了“各地、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用舞狮、舞龙、踢毽子、抖空竹、竹竿舞、蒙古式摔跤、抢花炮、荡秋千、重阳节登高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来补充和丰富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体育教师应该掌握多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否则,在贯彻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时必然要大打折扣。一方面,我国原有体育师资培养体系,培养的是“现代体育”的体育人才,另一方面,我国在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方面对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培训重视不够,目前,只有极少数省市进行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体育教师的培训。所以,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中存在着师资力量匮乏的问题。

3结束语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学科建设问题学者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毕竟它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成为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不过20年,所以,其学科体系较不够完善,需要更多的“呵护”。了解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解决。当然,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管是理论的完善还是师资队伍的培养,都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蒋东升.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相关概念的辨析[J].体育学刊, 2008(4):103-106.

[2]蒋东升.民间民俗体育学科体系构建研究[J].大学教育, 2013(3):120-122.

[3]国家体委文史委员会,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0:791.

(收稿日期:2014-12-19)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