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体育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初中美术中国画创新教学方法研究

  • 投稿clar
  • 更新时间2017-10-30
  • 阅读量973次
  • 评分4
  • 79
  • 0
江苏启东市惠萍镇惠和初级中学(226265) 胡雷心

[摘 要]初中美术学科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个人的文化修养。同时中国画的学习更有助于我国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也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以及创新,要做到在欣赏阶段激发学生兴趣,实践阶段感受水墨风采,讨论阶段分享技巧画法,展览阶段教师精点细评。

[关键词]初中美术;中国画;创新思维;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7-0046-01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不断改革,美术课程不再是简单的辅助课程,已经逐渐成为占据一定地位的重点课程。重视美术课堂不仅有利于陶冶初中生的情操,还能提升初中生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修养。在初中的美术课堂中开展中国画教学,在巩固绘画技能的同时,还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中国画的学习,一般分为欣赏、实际操作、讨论、展览四个步骤,为了更好地使初中生在课堂上多了解中国画,教师就必须创新初中美术课堂。

一、欣赏阶段激发学生兴趣

中国千年的绘画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奇珍异宝,中国画是这些珍宝中最宝贵的文化。因多种内外部因素的限制,学生学习中国画的难度较大。在初中美术课堂上,学习中国画的难点在于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相对较低,且个人素养也达不到要求,因此自然而然地就增大了教师的讲解难度。而且中国画在色彩上比较单一,引起学生兴趣也相对较难,因此教师需要借助一些辅助工具来吸引学生。如在教学山水类的中国画时,教师可以先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制作山水中国画的相关视频、PPT等。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桥流水青烟袅袅,配合轻缓、悠扬的音乐,吸引学生注意力,将一节欣赏中国画的课变为有意思的“娱乐课”,从而侧面带动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

二、实践阶段感受水墨风采

初中生学习中国画的难度较高,对于技巧的掌握要求相对较低,这就要求学生对中国画感兴趣的同时形成自主的学习模式。初中生的理解能力较弱的情况下,教师可安排较为容易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阶段感受水墨风采。如在学“中国画的工具”——毛笔、墨、纸、砚时,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首先,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亲自调墨汁的稠度,并且尝试用不同稠度的水墨进行绘画,观察不同的效果。其次,利用宣纸的特性做一些水墨宣纸小游戏:将墨汁放入白盘中,并绘画出对应的图案,用宣纸进行吸附,观察宣纸形成的图画,通过此方法让学生更加了解宣纸的吸附作用、润墨性与渗透性,以动手的方式感受水墨之间的关系,体会有趣的水墨风采,提升对中国画的兴趣。

三、讨论阶段分享技巧画法

中国自古就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名句,也正因如此,讨论成为每个学生发挥自己想象的时间。初中生的想法是千奇百怪且创意性十足的,所以各抒己见的讨论可以增加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都是不同的,讨论也是分享的一个过程,如在学习“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时,教师可以借助小组讨论的形式,以讨论的方式为基础,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均匀的学习小组,布置“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探讨任务。其次,学生可利用网络或者书本的方式进行探索,得出“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结论。最后,进行全班讨论,得出比较全面的答案,形成具有逻辑思维、情感的话语,借助讨论的方式进行分享。教师应注意增加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四、展览阶段教师精点细评

初中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保持这种敢于想象的精神,在大家对中国画还不怎么熟悉的阶段,每个学生的作品都包含自己的理解,教师应该在学生完成作品后向大家进行展览。需要注意的是,初中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展览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每一幅画进行精心细致的点评。如在学生完成以“春天”为主题的水墨画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安排,选择恰当的时间,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针对学生画作的优点,如生动展现出春天的气息等,教师应用鼓励、肯定的语言及时表扬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初中生的性格相对比较好强,渴求得到教师的评价,点评在他们眼中意味着教师对自己作品的肯定;针对学生的画作,教师可从侧面用建议的方法进行点评,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美术中国画教学的增加更有利于初中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学生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大环境下,如何创新教学,成为很多教师探讨研究的话题。总之,中国画教学的加入,不仅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而且也提升了初中生对事物的审美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初中美术中国画的教学只有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其中的道理,也能更好地达到教师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