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宁,专栏作者。为多家报刊撰写专栏文章,关注教育、技术。
今天的教师们比以往更加渴求教育理论,渴望用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但在形形色色的教育理论面前,教师们似乎还不具备应有的免疫力。特别是面对那些头顶光环、大有来头的教育理论,恐怕只有全盘接受的份儿。但有些理论其实自身有很多问题,在传播过程中更是以讹传讹、众说纷纭,这就不能不细细考究一番了。笔者觉得这里面最真假难辨的莫过于皮格马利翁效应了。
翻开各式各样的教育心理学书籍,几乎都能看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身影,但它的真实面目却让人如同雾里看花。有的说成教师期望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商,有的说成教师期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的说成教师期望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有的则干脆笼统地说教师期望能促进学生发展。那么,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样呢?这个效应又是否真的存在呢?
还是让我们先回到半个世纪前,还原一下验证皮格马利翁效应的那个著名实验。20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博士罗森塔尔提出了一个假设:教师的期望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商。为了验证这个假设,他在三藩市南部一所较差的小学对所有学生进行了一次普通的智力测试,但谎称测试能预测哪些孩子未来在智力上可能有大的发展。测试结束后,他从所有学生中随机抽取了20%的学生,告诉教师们:“经过测试,这些学生的智力将在未来得到令人惊讶的发展!”
这等于是在把教师“蒙在鼓里”的情况下,人为地将学生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那个名单上的学生就是实验组,其他学生自然成了对照组。一年后,罗森塔尔对学生又做了同样的智力测试,结果实验组的平均智商果然大幅提高,预期中的假设实现了。罗森塔尔大喜过望,他联想到希腊神话中的国王皮格马利翁,由于深爱着自己雕刻的美女,终于感动上苍,使雕像获得生命的故事,所以把这一假设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1968年,罗森塔尔出版了《课堂里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和学生的智力发展》一书,从此,皮格马利翁效应声名远播,在教育界广为传颂。
还原这段历史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在真实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中,罗森塔尔自始至终预言的改变都是——教师的期望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商。在实验过程中,他采用的测试工具也都是智力测试工具。但这一效应一经提出,就遭到了学术界的批评与质疑,罗森塔尔实验的“破绽百出”简直让人怀疑这是一场大骗局。首先是一年级某个班的前测平均智商只有31,这在智力测试中属于“重度缺陷”,几乎等同于白痴!其次,有些前测智商很低的学生,仅仅在“教师期望”下短短一年,智商就达到了天才水平——150!这让人觉得仿佛是在看童话故事。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事后有教师说,在实验过程中,根本记不清楚哪些学生是被预言命中的……
此后的20年里,不少学者都试图重复相同的实验,以期验证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存在。遗憾的是,没有一项实验得出了与罗森塔尔相同的结果。
相比具体的实验检验,真正给皮格马利翁效应沉重一击的是罗森塔尔的假设本身。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心理学研究普遍认为,人的智商是相对稳定的,不太可能随着外界的期望而改变。不少心理学家呼吁:应该停止宣传皮格马利翁效应,不要再误导教师们认为“通过期望可以提高学生智商”了。
面对种种质疑和批评,罗森塔尔和他的支持者们早就不再坚持“教师期望可以提高学生智商”这一最初的观点了,转而强调教师期望的其他意义。比如教师期望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乃至学习成绩。这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各种“改良版本”。
那么,对于这些教师期望下的种种假设,学术界又是如何评判的呢?有不少学者对教师期望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验。大约一半的研究表明,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成绩有影响,而另一半研究则认为没有影响。我们不妨委婉地说,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成绩可能有影响,但这种影响的程度有多大目前尚不清楚。
其实,日常经验早就告诉我们,每一位学生都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暗示,有的学生更相信自己的感觉;有的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有的学生则有很强的独立性;教师期望作用于不同的学生,当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面对花样繁多的教育理论,看来我们有必要用自己的头脑好好甄别一番,切莫人云亦云,全盘照搬。教育是复杂的,教育更是具体的,我们每一位教师所面对的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的能力不同,他们的性格不同,他们的学习方式不同,他们的学习风格也不同。如果我们总想找到一两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真理,试图让教育变得简单,恐怕到头来终将离成功的教育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