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学前教育论文范文,学前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当前村屯学前教育发展的难点与对策

  • 投稿北冥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703次
  • 评分4
  • 28
  • 0

盖笑松 焦小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长春 130024;东北师

大学教育学部,长春 130024)

[摘要]第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1-2013)已圆满完成,“入园难”问题得到初步缓解,但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仍将是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近期的工作重点。如何把学前教育从乡镇中心区域推广至广大的村屯地带,是未来普及学前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我国28个省175个村屯的田野研究表明,当前村屯幼教事业面临着三大难点问题:一是公办园难以成为村屯幼儿园的主体;二是村屯民办园难以突破低收费低质量的恶性循环;三是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功能的片面理解不利于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为解决这些难点问题,政府应将学前教育投入重点从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转向教育资源供给,因地制宜地促进村屯多种幼教形式的发展,应通过宣传教育优化村屯家长的学前教育观念,并对村屯贫困家庭实施学前教育资助制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农村教育;学前教育;村屯幼儿园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问题。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发展学前教育,特别是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从第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1-2013)的成效来看,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仍将是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近期的工作重点,例如甘肃省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和民族地区幼儿园覆盖率和人园率;河南省需要加大农村学前教育投入,以改善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可见,澄清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目前形势来看,建设乡镇中心园、扩大农村公办园规模是当前各级政府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工作重点。在各省发展学前教育的三年行动计划( 2011-2013)中,辽宁省计划新建、改扩建标准化乡镇中心园600所以上,山东省计划在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所乡镇中心园,宁夏计划使乡镇中心园的覆盖率达到50%等。从各省三年行动计划的成效来看,宁夏、甘肃等地在每个乡镇建成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比例已超过50%,北京、湖北、安徽、广西等地在每个乡镇建成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比例已达到100%。

然而,相对于乡镇中心地区,村屯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更需要引起重视。近年来,我国镇区幼儿园数量大幅度增加,但村屯幼儿园数量却大幅度减少。从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来看,与2010年相比,2011年全国幼儿园数量增加16330所(增长率为10.86%),全国镇区(County and Town Area)幼儿园数量增加了11532所(增长率为26.83%),但村屯(Rural Area)幼儿园数量却减少了12904所(增长率为- 18.03%);2012年全国幼儿园数量增加30831所(增长率为20.50%),全国镇区幼儿园数量增加了17496所(增长率为40.70%),但村屯幼儿园数量却减少了8497所(增长率为-11.87%)。由此可知,加强乡镇中心园的建设绝不是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的终点,“从关注乡镇地区延伸到关注村屯地区”是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道路。

一方面,农村学前教育不能仅靠乡镇中心园来解决。在农村,一个乡镇少则包括十几个村屯,多则包括几十个村屯。尽管乡镇中心区域的人口密集程度较大,但是多数农村人口分布在广大的村屯之中。如果村屯里的幼儿都去乡镇中心区域接受学前教育,势必会面临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一,义务教育布局调整战略中的乡镇寄宿制学校模式无法在幼儿教育阶段应用,因为幼儿处于依恋关系发展的重要阶段,不应该长时间(一周)与父母分离;第二,从村屯到乡镇中心区域的交通问题难以破解。如果村屯里的幼儿每天乘坐班车往返于乡镇和村屯之间,既增加交通的时间成本,也增加路途风险因素;第三,难以贯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宗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是把村屯建成宜于人居的地方。如果幼儿教育资源在乡镇和村屯之间的差距继续放大,必然导致村屯里的幼儿家长面临两难选择,或者是为了孩子人园而搬迁至乡镇中心地区,或者是让孩子乘坐缺乏安全保证的园车人园。

另一方面,村屯地区缺乏发展幼教事业的各种资源,更需要政府投入。首先,乡镇中心区域更可能拥有公办园和小学附属园,然而村屯地区却很少拥有这样的公共资源;其次,乡镇中心区域人口密度相对较大,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更可能具备高质量民办园的生存条件,然而村屯地区缺少相应的发展土壤,很难具备民办园的盈利条件。当前村屯学前教育的供求机制尚不畅通,在市场调节作用不能有效发挥的情况下,更需要政府公共资源的投入。

当前国家和各级政府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于乡镇层级,对村屯层级学前教育的重视还不够。那么,是否有必要发展村屯层级的学前教育?村屯学前教育的现状如何?发展村屯学前教育的难点有哪些,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如何根据这些难点制定一些可行的对策?本研究力图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吉林省某重点大学招募200名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在接受调研培训后,利用暑假时间返乡调研,在全国范围内取样,共涉及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浙江、北京、上海、香港、澳门、台湾)的175个村屯,其分布见表1。

具体到村屯,取样要求:1.在每个村屯,调研员要至少访问一位村干部;2.在有幼儿园的村屯,调研员要至少访问一所幼儿园;3.根据村屯规模和幼儿人园情况,确定适龄幼儿家长的访谈人数。在适龄幼儿较少的村屯,调研员要尽可能访谈到每位幼儿的家长。在适龄幼儿较多的村屯,调研员要访谈10—20名人园幼儿家长和10—20名未人园幼儿家长。

根据田野研究的需要,本研究编制了系列观察访谈记录表,具体包括:1.村干部访谈记录表,用于了解所在村屯的幼儿人数,幼儿园数量、规模和性质,以及所在村屯的经济状况等整体信息;2.幼儿园观察访问记录表,用于了解村屯幼儿园的师生比、教师学历和专业、教育设施、课程设置等信息;3.人园幼儿家长的访谈记录表,用于了解幼儿入园的学费、人园幼儿家长对幼儿园的评价等信息;4.未人园幼儿家长的访谈记录表,用于了解适龄幼儿未人园的原因、未来的入园意向以及幼儿家长的学前教育观念等信息。

三、村屯学前教育发展的难点

(一)村屯现有幼儿园办园质量差,大型公办园难以成为村屯幼儿园的主体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村屯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并且人口分散,适龄幼儿人数较少,加大了发展村屯学前教育的难度。

首先.村屯幼儿园办园质量亟待提升。设施简陋、玩教具缺乏、幼教理念陈旧、教师业务能力不足,是当前村屯幼儿园的普遍问题。本次调查数据也显示,村屯幼儿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村屯幼儿园教师数量不足,师幼比例低于1:25的幼儿园占39%;第二,村屯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和学历水平有待提高,幼师专业毕业的教师仅占41.8%,高中及以下学历或中专非幼师专业的教师占46.4%;第三,村屯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匮乏,在52.7%的幼儿园中,每班幼儿读物数量不足5本。

其次,大型公办园难以成为我国村屯幼儿园的主体。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在现有村屯幼儿园中,公办园数量最少,仅占0.9%,小学附属园数量最多,占43%,其次是民办幼儿园,占30.8%,而后是家庭作坊式幼儿园,占25.2%,可见公办园尚不是我国村屯幼儿园的主体,然而即便将来国家重视发展村屯学前教育,本研究认为公办园也难以成为村屯幼儿园的主体,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大型公办园的前期投入以及后期维持都耗资较大,在财力有限的背景下,也就难以在多数村屯建设公办园。另一方面,村屯适龄幼儿人数普遍较少,其中适龄幼儿在40人及以下的村屯占70.4%,适龄幼儿为40-100人的村屯占21%,仅有8.6%的村屯拥有超过100人的适龄幼儿。随着村屯的变迁,势必会出现幼儿园的合并或停办,在这些地方举办大规模的公办园也就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再次,小规模的无园村屯数量众多,就近人园问题突出。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在175个调研村屯中,有81个村屯没有幼儿园,占47.9%,其中适龄幼儿人数不足40人的村屯又超过70%。如何解决这些小规模村屯幼儿的就近入园问题,是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亟需解决的难点。

(二)村屯民办园发展资源有限,难以走出低收费低质量的恶性循环

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小学附属园和民办园在现有村屯幼儿园中所占比重都比较大,可见小学附属园和民办园都是发展村屯学前教育的重要力量,但由于义务教育的布局调整,小学附属园是难以解决部分村屯幼儿就近入园问题的,在这方面民办园应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村屯民办园普遍面临着规模小、资金少等阻碍其发展的突出问题。相对于乡镇中心地区,村屯地区适龄幼儿人数较少,家长送幼儿入园的积极性较低,致使村屯民办幼儿园缺乏规模效益,加上村屯地区人均月收入较低,致使村屯民办幼儿园收费较低。本次调查发现,村屯幼儿园月收费的平均值为213.8元,其中月收费不超过200元的占65.7%。

如此低的收费使得村屯民办园不仅难以保证必要的硬件设施条件,也很难为在职教师提供专业提升的机会,更难以吸引或留住高素质教师。村屯民办园质量不高也就是必然的,而较低的质量必然难以得到家长的认可,民办园也就难以提高入园费用,由此村屯民办园不得不陷入低收费低质量的恶性循环。当前,政府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一些措施,比如新建、改扩建乡镇中心园,针对幼儿园教师的国家培训计划等,都没有对村屯民办园产生直接的积极影响。一方面,在短期时间内,乡镇中心园难以发挥对村屯幼儿园的示范、扶持作用;另一方面,政府举办的培训项目很少涉及村屯民办园,即便有名额,也常因为民办园教师要带班无法脱产学习而最终失去。可见,如何根据村屯民办园的发展需求,提升其办园质量,打破其低收费低质量的恶性循环,是今后发展村屯学前教育不容忽视的一环。

(三)村屯家长幼教观念片面,对村屯学前教育发展有消极影响

由于城市幼儿的人园率已接近饱和,所以普及我国学前教育的工作重心在农村,而普及农村学前教育的工作重心在村屯,但是家长片面的学前教育观念是导致村屯幼儿未入园的重要原因,直接影响了村屯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在多数农村,大部分青年外出打工,由老人照顾孩子。这些留守老人将幼儿园看作是寄放处,既然自己能够在家照看孩子,那么就没有必要送孩子去幼儿园。本次调查数据也显示,在975名未人园幼儿的家长中,有86.5%的家长认为幼儿园教育不重要,认为“家里有人看就没有必要去幼儿园”,更何况孩子在家更自由自在,或者“孩子在家照顾得更好”。他们重视孩子的身体发育需求,却忽视孩子的心理发展需求;重视孩子在家的自由自在,却忽视孩子的规则意识和社会性发展。如果不增强农村家长对幼儿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村屯幼儿的入园问题就难以解决。

此外,家长片面的学前教育观念也是村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成因之一。多数农村家长将幼儿园等同于小学,人园的前提是幼儿园要有“正规的课堂教学”,要教给孩子“知识”。如本次调查就发现,在人园幼儿家长对幼儿园满意程度的评价词条中,有943条与儿童发展有关。其中,有637条是“能够学习文化课知识”,占67.6%。相比于人际交往能力、个人习惯和兴趣的培养,村屯家长更重视幼儿能否学到识字、算术等文化课知识。这些家长也容易将“能否学到更多的文化课知识”作为择园标准,致使许多村屯幼儿园为留住生源,拼命地教授拼音和汉字,小学化倾向日益严重。在本次调查中,超过95%的村屯幼儿园均开设了拼音、识字和数学课,其中每天每科达到或超过一次课的村屯幼儿园的比例超过90%。可见,不改变村屯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村屯幼儿园的小学化问题就难以解决。

四、促进村屯学前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财政投入重点应从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转向教育资源供给

本研究发现,教师数量不足、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教育教学资源缺乏,是致使当前村屯幼儿园质量低下的重要因素。尽管中央财政已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设立专项基金,并实施了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但主要的受益地区是乡镇,村屯地区受益较小,例如河南省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期间的学前教育资金投入主要倾向于城市和县镇幼儿园,大量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因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仅靠收费维持。可见,政府有必要设立发展村屯学前教育的专项基金,从增加教师数量、提升教师素质、提供幼教资源等方面促进村屯幼儿园发展。

首先,应促进村屯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方面,应推进学历提升教育。相比于一般培训,教师接受学历提升教育的积极性更高。政府可以通过推进学历提升教育,在提升村屯幼儿园教师素质的同时增加村屯幼儿园教师的数量。在培训内容方面,需根据村屯幼儿园教师的知识背景和专业水平开展相适应的教育。例如,对于高中学历以上非幼师专业的教师,需教授幼教理论知识和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对于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教师,不仅需要教授与学历相关的知识,还需要鼓励他们不断进行科学、社会和人文知识的学习,掌握基本教学技能。在推进形式方面,需要考虑村屯幼儿园教师因带班而无法脱产学习这一现实问题,可由政府投资并委托高校远程机构提供远程培训,也可由政府提供教学资料,由村屯教师进行岗位自学,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由政府资助幼教产品开发商创建“知名幼儿园虚拟观摩网络平台”,让村屯幼儿园教师借助这一网络平台参观高质量幼儿园的环境布置、观看知名教师的讲课视频和相关的专家点评视频等,接触学前教育领域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另一方面,应开展短期培训。帮助村屯幼儿园教师更新幼教理念、开阔专业视野,是在短时间内改善村屯学前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除各地区教师进修机构组织的相关培训外,政府还可以根据村屯幼儿园教师的培训需求设置培训内容,组织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和骨干教师制作教学视频、课件或图书等培训资源,创建“政府提供资源,乡镇组织培训”的短期培训模式。

其次,应提供幼儿教育资源的打包式免费供应。政府对村屯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最有效扶持不是直接的现金投入,而是幼儿教育资源的打包式免费供应。这种扶持措施的优点是技术附加值高且成本低,能够直接解决村屯幼儿园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适合由政府买单提供打包式免费供应的幼儿教育资源包括以下几类:1.课程资源,包括明确且易执行的教师教学参考书、教学挂图、教学用品和幼儿操作材料等;2.玩教具资源,基于寓教于乐的原则,根据幼儿发展的不同需求,提供有教育价值的玩教具。此外,还可提供一些制作玩教具的方法,由教师或儿童自己制作玩教具;3.图书资源,选择适合幼儿阅读、能够丰富幼儿视野的图书,以班级或整个村屯幼儿园为单位,建设幼儿图书室。

再次,应充分发挥现有高质量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借助实地交流的方式,开展城市或者县镇地区高质量幼儿园与村屯幼儿园的“手拉手”活动,可以向村屯幼儿园传播先进的办园理念,具体做法包括为村屯幼儿园教师提供到高质量幼儿园进行观摩学习的机会,同时鼓励优秀教师到村屯幼儿园进行现场指导等。

(二)因地制宜促进村屯多种幼教形式的发展

根据村屯规模发展相应类型的幼儿园,是发展村屯学前教育切实可行的途径,这不仅体现在无园村屯的幼儿园建设上,也体现在有园村屯的幼儿园布局调整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村屯学前教育少投入、高效率的发展。

首先,在适龄幼儿人数多(超过100人)的大规模无园村屯,建议建设公办园。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在175个调研村中,适龄幼儿超过100人的村屯约占25%,但在这些大规模村屯中,无园村屯占了16.7%,应在这类大规模的无园村屯,或距离较近的若干个村屯构成的村落建设公办园。一方面,这些村屯或村落的适龄幼儿人数多,能够支撑公办园的存在及发展。而且,这种类型的村屯数量少,国家也能够实现持续投资;另一方面,政府在缓解村屯建园压力,保证建园、办园质量的同时,也便于发挥这类公办园的示范辐射作用,引领、指导附近村屯其他类型幼儿园的发展。

其次,在适龄幼儿超过100人的调研村屯中,有园村屯的比重超过80%,为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建议在这些已有园的大村中扶持正规民办园或村小附属园发展,而非另行建设公办园。一方面,民办园和村小附属园是村屯幼儿教育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民办园具有距离近、运营机制灵活的优势,村小附属园能够降低兴办幼儿园的成本,都有助于农村经济不发达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其中,对于村屯民办园,政府应该扶持与监管并重,提高办园质量。如政府可以通过实施教育资源的免费供给、园长和教师培训上的财政补贴等措施,加强对村屯民办园的扶持。与此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开展定期考核、评级评优,加强对村屯民办园办园质量的监管。对于村小附属园,政府应该将小学附属园的管理纳入相应机构的工作职责范围之内,改变其有人办园、无人监管的状况。此外,还应建立小学附属园与乡镇中心园的联系,安排乡镇中心园的优秀教师到村小学附属园支教或定期辅导,提升小学附属园的教师素质,丰富教学内容。

再次,在适龄幼儿较少(少于40人)的小规模村屯,应鼓励发展非正规的幼儿教育形式,例如家庭作坊式幼儿园、家庭辅导站、大篷车流动园、游戏小组、亲子活动中心等。一方面,政府要看到家庭作坊式幼儿园在农村人口分散地区存在的必要性,考虑如何为它们提供硬件支持和教师培训。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幼儿人数较少,难以建设家庭作坊式幼儿园的村屯,政府需要借助高质量幼儿园或其他组织提供的资助,由专业教师定期组织定点幼教活动,同时还需要兼顾对家长的教育和培训,由家长协助发展村屯学前教育。

(三)通过宣传教育优化村屯家长的学前教育观念

幼儿园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村屯的许多家长认为“家里有人看就没有必要去幼儿园”,更何况“孩子在家更自由自在”,或者“孩子在家照顾得更好”。这些片面的学前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家长送孩子人园的积极性。此外,还有部分家长将“能够学到更多的文化课知识”作为择园标准,加重了村屯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为此,各级政府需要通过宣传来优化村屯家长的学前教育观念。

在宣传内容上,各级政府应当重视普及学前教育知识,增进农村家长对学前教育的全面认识。一方面,应普及幼儿园教育功能方面的知识,幼儿园环境设施较为丰富,有专门的教师开展教育活动,能够为幼儿的身体发展和认知发展提供保证。集体教育背景下的同伴互动还能够为幼儿提供学习人际交往技能的机会,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应普及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以及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帮助村屯家长树立科学保育和教育的意识。

在宣传方式上,各级政府要积极调动多方面的力量,借助多种途径开展宣传活动。首先,要有效发挥村屯幼儿园的辐射作用。幼儿园是村屯传达学前教育观念的重要基地,可以由村屯幼教工作者向村屯家长渗透学前教育理念,如可以定期开展家长会、亲子互动等活动,发挥幼儿园对家长学前教育观念的导向作用。其次,可以借助电视、广播、街头传单、横幅等公共传媒,或者依托乡镇政府,开展学前教育相关内容的宣传。再次,应鼓励村屯幼儿园积极参与乡镇政府组织的系列活动,例如教师组织幼儿排练节目,在镇政府组织的娱乐活动中演出等,这类活动对宣传学前教育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对村屯贫困家庭实施学前教育资助制度

对于村屯的一些贫困家庭来说,幼儿入园费用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导致幼儿不能正常人园。本次调研发现,超过20%的未人园幼儿家长认为幼儿园“学费太贵”,接近15%的人园幼儿家长也认为幼儿园“学费太贵”。这些家庭的人均月收入为321.9元,明显低于被调查所有家庭的平均值(403.5元)。为解决这些贫困家庭幼儿的学前教育问题,政府可通过建立和实施学前教育资助制度来解决。如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辛店街道的“幼儿教育券”政策、浙江宁波市镇海区的“幼儿教育券”政策、江苏南京市的“幼儿助学券”政策、江苏无锡市新区旺庄街道的“政府助学金”政策等,都可以引入到发展村屯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中来,为农村低收人家庭的幼儿平等接受学前教育提供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