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学论文范文,教育管理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宽容教育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实践艺术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4-17
  • 阅读量55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宽容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既是一种必须的工作态度,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本文在介绍宽容的教育学基础上,分析了宽容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实践艺术。


  关键词:辅导员;宽容;实践艺术


  时常听到很多辅导员感慨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难带,自私自利的多了,深明大义的少了,贪图享受的多了,勤奋简朴的少了……而事实上,现在的年轻大学生与他们的前辈相比并没有那么大的代际差别,他们缺少的只是社会化的历练。其实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辅导员是不是不够宽容或者不会宽容。


  辅导员是高校中与学生相伴时间最长,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老师,但实际工作中,有的辅导员片面理解“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批评指责过多,非但没有因材施教,反而人为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引起学生与学校的对立。因此,高校辅导员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如何准确理解和运用寬容这一教育法宝,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


  1宽容教育的意义


  1.1笔者认为,对于辅导员工作来说,宽容就是面对犯错的学生时,辅导员表现出来的一种宽宏大量的工作态度,及对学生不成熟表现给予正确指导的一种教育方式。也就是说,对于作为教育者的辅导员来说,只有宽容得气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掌握实时实地引导学生改正错误、走向成熟的方法。同时,教育学的意义上的宽容绝不是要放弃正义、法律与管理,不是对故意犯错的原谅,而是对个体多样化的宽允和理智回归的期待。


  1.2宽容让教育帮助每一个学生拥有充分的胆魄、尊严、自由、机会与权益。大学是一个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地方,承担着广泛而重要的社会责任。但每一个学生都像一颗珍珠,有着不同的“斑点”,有的态度傲慢,有的沟通能力欠佳,有的没有自制力,有的缺乏团队精神,不一而足。根据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给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进行有效的教育,培养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宽容,才能激发学生的个性思想火花,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的宽容,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特点,才能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培养出心智健康的高端人才。


  2宽容的实践艺术


  善于运用宽容的力量进行个性化教育,是辅导员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但对很多辅导员来说,宽容是一门需要认真学习和实践的教育艺术。


  2.1在教育实践中,面对不同的学生如何给予不同的宽容方式,是辅导员首先要面对的问题。辅导员要用“谦逊、公正”对待所有的学生,这是能否宽容对待学生的前提。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宽容对待学生。不以“权威”自居,不搞“一言堂”,与学生共同探讨真理、共同进步。要有豁达的心胸,真诚的态度,炽热的情感,对学生一视同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学生家庭的文化、经济、政治等背景以及学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2.2谦逊能让辅导员自然地平视学生,倾听学生,而不是一味地俯视学生,挑剔学生。而在公正的指导下,辅导员才能光明磊落、公平宽容地对待所有不同禀赋、不同背景的学生。当辅导员对学生有苛责、冷漠等不宽容的表现时,往往就是因为他没有公正的认识和承认学生的个体性差异。


  2.3辅导员要用“爱心、耐心”引导犯错的学生,宽容的源泉是爱。“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面对犯错误的学生,辅导员的爱是一种信任,是一种鞭策。辅导员对学生有无“爱”的情感,直接影响辅导员的工作态度和教育行为,一位好的辅导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和爱心。


  3加强辅导员心理知识的培训


  3.1高校的辅导员就相当于初、高中的班主任,他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他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如果不提高自身的修养,就会失去威信,工作处理的不当,学生工作就不好开展。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了解,许多潜在的问题就会浮出水面,给以后工作的开展带来困难。因此,高校辅导员除了应该继续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之外,还应该多读一些关于大学生心理方面的书籍,了解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为人处世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心理困惑。同时也应该从各种渠道多学习一些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让我们的工作更具实效性。


  3.2学校也应该给辅导员提供有关心理方面的学习机会,例如,请心理学家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展讲座,组织辅导员看一些有关的纪律片或电影,定期组织各院、系辅导员进行有关学生心理方面的工作交流。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注意发挥隐性课堂的教育作用


  4.1目前,大学生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交往问题日益突出,每年都有因病退学、休学、自杀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但引起教育部门的注意,也引起国家领导的重视。因而我们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一方面,我们要继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作用,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学会关心自身的心理状况,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要注意发挥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堂的教育作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堂教育是在学校进行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通过无意识的感染、熏陶、认同等方式使学生改善心理机能、发挥个人潜能的一种教育形式。他常常以潜隐的、静默的方式作用着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心理变化。


  4.2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心理健康教师的微薄之力,也不能仅仅依靠有限的课时进行教育,真正使心理健康教育起作用,需要学校和全体教师的齐心协力。比如,任课教师将心理健康知识、态度、方法融入学科教育中,教师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每堂课不仅能增长知识,也能感受着心灵的成长。学校在开展活动时也可以将心理学知识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寓于其中,使学生不但从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扩大人际交往,还体会到一些人生哲理,有所感悟。


  宽容教育体现了一个辅导员的心胸与智慧,需要辅导员有阳光的心态,广博的知识,坚定的信念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宽容教育时常会触碰辅导员老师的心理极限,甚至有时会让自己无所适从,但只要认识到教育的职责与使命就会让自己耐下心来,用宽容和爱去感染引导每一名学生走出误区奔向美好幸福的明天。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做出贡献。


  作者:赵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