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手语课程“六化”教学改革研究

  • 投稿Erki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759次
  • 评分4
  • 14
  • 0

罗笑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教育科学特殊教育研究基地,湖南长沙,410217)

[摘要] 手语作为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之一,对学生手语专业技能的培养、个人专业的长远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手语课程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手语专业技能的高低、决定特殊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手语课程教学在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设置、师资建设、考核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手语课程教学的有效措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院校;特殊教育;手语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1-0083-03

[收稿日期] 2015-01-16;[修回日期] 2015-01-26

[基金项目]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2013-2014年度重点项目“高职院校《中国手语》课程‘六化’教学改革研究——以长沙职业技术学院为例”(CZJG14A01)

[作者简介] 罗笑(1984-),女,湖南长沙人,长沙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特殊教育及师资,手语翻译。

手语不仅是聋哑人、聋健人群进行相互交际、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也是和谐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1]。2006年联大第61届通过的《残疾人权利公约》明确指出,“语言”包括口语和手语及其他形式的非语音语言,正式明确了手语的语言地位。我国聋哑残疾人数量全球第一,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0年的统计,我国有听力残疾人2054万,数量仍在逐年递增,社会急需大量手语翻译人才。尽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7年将手语翻译员列为第八批新职业,教育部将《手语》课程列为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然而,全国持证的专业高级手语翻译人才不足千人,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手语”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和高职综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所开设的必修课之一。手语同普通话、音乐、舞蹈、琴法、盲文、课件制作、学科教学法、教育技术等多门课程一起,共同构成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基础模块。目前,我国手语教育仍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尤其是高职特殊教育专业《手语》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完善。本文拟从“教材选用校本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MOOC化、课程设置合理化、考核评价多元化、师资队伍专业化”等方面,探索《手语》课程“六化”教学改革。

一、手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材选用(教学内容)陈旧单一

资料显示,在我国开设手语课程专业的特殊教育学院已近20所,但至今没有一部全国通用的高校手语教学大纲和系统的手语教材。作为专业教材,《中国手语》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词汇量大,记忆困难,就业时使用词汇少;专业词汇不足,缺少手语教育教学、服务管理等专业词汇[2];手语的产生与发展、手语语言学、手语语法、方言手语等重要手语理论知识(常识)缺失;针对特教岗位所需的教育教学情景式会话内容(学习、生活场景篇、常识篇、学科教学篇等),即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等等。当前,教材选用单一,教学内容过泛,缺乏实用性、生动性、针对性(或情境性),成为手语课程教学的首要问题。

(二)教学方法简单陈旧

由于中国手语课程的历史较短,手语教学仍处于起步阶段,加上手语教师教学水平的参差不齐,导致教学方法呆板陈旧,传统的单线“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过分地强调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参与度[3],导致课程教学中缺乏互动和活力,加上手语教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脱节,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潜力的有效发挥,课堂气氛沉闷、压抑。

(三)教学手段古老单调

教学手段落后,大多仍然局限于课堂灌输知识、黑板板书,有时也能从网络下载一些手语自编舞蹈视频、聋人电影等供学生观看,但与手语教材内容完全脱离,学生未能形成深刻的学习印象。这种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古老教学手段,同新时期手语课程的性质、特点极不对称,缺乏对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工具)的深刻认识和充分利用。

(四)课程设置欠合理

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课时量严重不足,同手语在特殊教育专业中的重要地位不相适应。以长沙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特殊教育专业手语课程的培养目标为:通过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使特殊教育专业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熟悉并掌握中国手语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汉语手指字母方案》《手势动作图解符号说明》《汉语手指字母图》和《常见手指仿字类手势动作式》;在熟练掌握《中国手语初级实验教材》和《中国手语中级实验教材》2164个手语单词和228个简单句子的基础上,熟练、自然掌握常用480个新手语单词和29篇短文[4];具有在多种场合熟练、自然运用手语与听障人士进行语言交流,进行较复杂传译的能力。多年来,培养目标的确立科学、合理,但缺乏显著的专业特性和行业针对性。此外,特殊教育专业在大二时才开设“中国手语”课程,学程为一学年,总学时82课时(其中理论26课时、实践56课时),每周2课时。

(五)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滞后

手语是聋健人群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特殊教育工作者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手语技能的好坏决定了特殊教育工作者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聋生的学习效果和思维发展。因此,作为培养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手语教师,其自身职业道德的高低、职业素质的优劣、职业技能的长短,都将制约学生手语学习的效果。调查发现,我国的特殊教育师资80%左右是没有特教专业背景的,这与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学历专业的类别分布有关:特殊教育专业占21.8%,普通师范专业占68.3%,其他专业占9.8%。我国《残疾人教育条例》第33 条规定:“残疾人教育的教师除应具有国家规定的普通学校教师的学历、资格外,还应具有残疾人教育专业知识,并取得专业资格证书”。但高职院校具有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的高水平手语教师数量极少,且综合素质不高,尤其是既懂手语教育又懂学生管理、心理知识的“双师型”教师不多,影响了学生手语学习的效果。

(六)考核评价欠科学

手语课程考核手段单一,缺乏灵活性、过程性、科学性。多年来,高职院校手语课程一直以期终考核为准,以笔试考查为主。这种传统单一的卷面考试存在严重的局限性,不仅不能检验教师手语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能充分反映手语的教学成果。

二、改善手语课程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校本化

高职院校应结合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注重手语教材的多样性,选用2-3本科学、实用的手语教材;鼓励一线手语教师联合特校、特教机构、福利院、残联、政法部门,积极编写具有特殊教育专业特色、适用于特教工作者岗位、社会通用,集系统性、科学系、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校本教材(如政法系统常用手语、特殊教育教学常用手语、公共场所常用手语等),增加手语的产生与发展、手语语言学、手语语法、国内外手语发展研究、手语翻译员职业守则、方言手语等手语知识;增加针对特教教学、服务管理等岗位与聋人实景交流会话(如生活场景篇、文化常识篇、学科教学篇等)、手语舞蹈和哑剧编排表演、手语翻译等实践教学内容到课堂、教材中,并纳入期终考评和书后测试内容。同时,教师可跟聋人群体学习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地方手语,教授于特教学生,有助于他们日后更好更快地融入到聋生学习和生活,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它的表现力决定了给学生传递知识的生动性与具体性。同样的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式教学跟积极创新式教学达到的效果天壤之别。我国高校手语课程的开设较晚,教学体系处在不断完善中,特教专业学生手语课程教学还需不断地实践、反思和总结,从而真正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手语翻译能力。高职院校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性的同时,应鼓励学生参加手语课题的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辟手语社、手语角等兴趣小组,广泛引入情境教学、微格训练、聋生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手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此外,教师还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融入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快乐传真”手语游戏等多元教学(学习)模式,如初学汉语拼音字母时,教师可提问,让学生分组讨论汉语拼音字母字形的异同,进而在教师示范拼打字母中,学生逐步领悟到汉语拼音字母的特点,从而使学生对概念的掌握过目不忘、印象深刻。再如在词组的教学中,教师可出题,让学生分组,运用角色扮演法,自主编排、配合完成情景式对话训练(表演),学生学得轻松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显著。

(三)教学手段MOOC化

采用多媒体视频(如在线手语词典、聋人新闻、手语教学博客、手语微信、手语情景剧、手语电影等)、利用QQ、微信建立校园手语学习互动平台,开辟手语在线学习网络平台,充分实现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动态性和多元化,丰富学生手语学习材料的同时,提高手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性和活跃度。高职院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保障,通过制定奖励措施、聘请MOOC课程专家讲座、名师演示(优质特色MOOC课程)与现场指导等方式,鼓励专业教师团队花大气力、合做手语MOOC课程(亦称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将有限时间、有限地点、有限内容的手语课程教学延伸至无限空间、无限领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手语学习需求。这种课程资源海量化、工具资源多元化、课程使用简单化(免费化)、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时间自由化、课程参与自主化、课堂场所延伸化的教学手段,能极大考验学生引擎搜索、资源整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更能有效地推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简单地说,只要有网络的地方,世界各地的手语爱好者都能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到国内外著名手语课程的任意教学片段,并进行学习效果测评,给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很受学生欢迎。

(四)课程设置合理化

依托特校、特教机构及手语翻译员岗位、行业对特殊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岗位能力的不同要求,进一步细化手语技能的训练内容(特校教学、管理的内容;特教机构服务、管理的内容;手语翻译员岗位服务的内容)和等级要求,研制手语课程教学计划,明确手语课程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同时深入分析兄弟院校手语翻译专业的课程计划和本校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计划的应用性、时效性,从手语翻译专业自身特点出发,查找存在的问题,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先进的教学思想、优秀的教学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同时聘请特教领域资深专家、聋人学者参与教学内容的选取、课程计划的制定。优化课程体系,删减机械性的手语手势学习,增加手语专业词汇、手语语法、手语翻译技巧等实用手语知识的学习比重,同时增加手语课程的开设学程和实践教学(实践训练)时间,拓宽实践训练的场所(领域),教学时量可由当前的一学年82学时增加到两学年160学时及以上,尤其要增加学生在特校、特教机构的实习实训时间,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手语技能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五)师资队伍专业化

随着国家残疾人教育师资资格证书制度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建立,熟练掌握国家通用手语将成为聋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注重一专多能、技术技能复合型手语教师的发掘与培养,加大手语教师的在职培训力度[5],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参与两次手语专业讲座(或学习活动),至少获得两周特校的教学实践经历,及时更新手语教学理念与方法,深刻体会自然手语与文法手语的异同等;鼓励教师不仅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还要获得中级及以上国家手语翻译师、手语培训师等职业能力资格证,提高教师“双证化”比例。此外,同机械、汽车、会计、旅游等专业一样,省市教育部门也应该对特殊教育专业学生(院校)实行手语翻译类职业技能抽查,以此作为专业教学质量测评和院校育人排名的重要考察依据。同时教育部、中残联和省市教育部门,要经常性举办职业院校手语翻译员的技能比武(大赛),树立典型,推广经验,逐步组建一支高精尖的专业手语翻译教师队伍,服务于专业教学和科研转化(将手语方面的课题、项目等理论科研成果运用于手语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有效促进手语翻译的稳步发展)。

(六)考核评价多元化

引入CAEP手语职业能力资格证书考评制度。高职院校可开设CAEP手语职业能力资格证书考评内容,组织学生统一学习训练、集体考证,严格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获得小学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英语、计算机等等级证书的同时,至少考取CAEP手语(初级)职业能力资格证。这将大大拓宽学生就业的宽度和深度,极大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学生的满意度、认可度。加强过程性评价,调整优化手语课程卷面考试题目的设置,降低期末卷面考核成绩的比重,结合自评、学生互评、师评、他评等多方评价[6],将课堂表现、课程提问、手语课外实践、平时作业、手语职业资格证等多种考核方式引入学生学习综合考评体系,从手语知识掌握量、手语词汇精确度、手势艺术表现力、手语展示创新性等多方面,考核学生手语课程的学习等级,重视学生个人发展和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同时,加大口语、手语翻译内容考核的比重,将手语技能分为口译、手译、眼力等多个项目考核,既考察学生的胆量、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又考察学生的手语看话翻译(将手语传达出的内容整理、翻译成通顺的句子)能力和手语表现力,同时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等,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均衡发展。

此外,还可以通过训练和指导手语社团,利用国际聋人节、助残日等重要节日,走入特校、福利院、残联、语训机构等单位,开展各类手语知识宣讲,普及、推广社会手语知识,与聋人一起学习和表演,积极营造更活跃、和谐的手语学习氛围。与特校、福利院、残联、语训机构、电视台、公检法系统等单位深度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力求每名学生每个学期都有2周的时间在聋人学习、生活的地方,一起学习、交流,共同提高。同时要不断完善手语课程计划,科学定位课程培养目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梅次开,傅逸亭.聋人手语概论[M].北京:学林出版社, 1986:13-15.

[2] 中国聋人协会.中国手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6-8.

[3] 刘艳虹,等.我国手语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3(2):35-41.

[4] 顾定倩,等.关于中国手语推广与研究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5(4): 3-10.

[5] 王雁,等.中国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 卢苇.我国高校手语教学研究及建议[J].长春大学学报, 2014(5):659-693.

[编辑:何彩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