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

  • 投稿小鱼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459次
  • 评分4
  • 82
  • 0

刘琦

(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湖南株洲,412007)

[摘要] 目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相关培养质量的问题日益凸显。研究从利益相关视角分析制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质量的因素以及从相关利益的内驱动力、相关利益的市场取向、相关利益的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利益相关

[中图分类号] G64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6?0023?03

随着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全日制专硕)招生规模迅速扩大,联合培养利益相关问题日益凸显,如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不均衡、参与全日制专硕培养的收益分配的不明确、缺乏内在合作利益驱动和责任动力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全日制专硕培养的质量。因此,培养单位必须综合权衡和兼顾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相关利益的内驱动力、相关利益的市场取向、相关利益的保障措施来全面提高全日制专硕培养质量。

一、利益相关者对联合培养全日制专硕研究生的利益诉求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可追溯到1984 年,弗里曼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一书中明确提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定义为:“组织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够影响公司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公司目标实现影响的团体或个人。”[1]利益相关者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分析参与经营的各个利益相关体,如供应商、销售商、消费者等利益团体,综合平衡它们各自的利益诉求,达到追求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的目的,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如果仅仅考虑某些主体的利益,往往会导致整体利益的亏损。

利益相关者理论自提出后被运用于各项管理活动中。我国学者李福华认为:“大学的决策必须综合权衡和兼顾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目标是实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最大化,而不能以某一部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否则就会顾此失彼。”[2]

参与全日制专硕培养环节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包括培养单位研究生管理者、培养单位研究生导师、联合培养单位管理者、联合培养单位导师、学生。在全日制专硕培养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在履行培养责任时,每个利益相关者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如表1 所示。积极利益是推进各利益主体参与研究生培养,保证培养质量的因素,消极利益是制约培养质量提升的因素。假设在满足积极利益的基础上,能使消极利益得到均衡,培养质量将得到提高。

二、目前制约全日制专硕联合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的背景下,各培养单位也在迅速调整现有的教学软、硬件设施,以保证培养质量。根据表1 分析,各培养利益相关者各自利益诉求还不均衡,有较多问题制约着全日制专硕培养质量,亟待我们探讨、改进。

(一)培养单位课程教学难以区分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广度与深度

大部分高校的专业学位培养是在学术学位培养的基础上逐步调整而来。因此,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普遍的做法是:在保留相对应的学术型学位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的基基础上,再充实与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密切相关的课程。但从目前的实际来看,除了那些专门设置的课程外,两者具有一定相通性或者名称相同的课程几乎没有实质性的区别[3]。教学任务下达到教师后,部分任课教师同时讲授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的同一门课程,在没有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做保障的情况下,较难保证任课老师将两种学位的教学分开备课并讲授。

(二)培养单位与联合培养单位的合作模式还不够成熟

全日制专硕培养经费有限,培养单位与联合培养单位的合作难以经济收益为动力来保证培养质量。培养单位作为全日制专硕的核心利益相关者,需要充分调动联合培养单位的积极性参与培养,并保证培养质量。全日制专硕从2009 年实施至今,合作模式还是比较单一,还没有形成根据行业需求来充分调动联合培养单位积极性的模式。要与联合培养单位形成稳定的、长期的、有质量的联合培养模式还需要我们努力探索并实践。

(三)培养单位导师缺乏足够动力将两类学位研究生分开指导

由于现行的高校管理模式,培养单位导师科研压力大,他们大多时间精力用于理论研究,具有行业背景及实践经验的导师不多。在指导学生过程中,他们需要花较多精力了解相关行业需求及研究进展,积累实践经验,将学术型研究生指导方式区分开,才能有针对性地结合前沿理论知识,对全日制专硕学生进行指导。如果这些导师同时带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在没有科学的硕导评价机制做保障的前提下,可能出现将两种学位学生一并指导的可能。

(四)联合培养单位收益不明显导致联合培养单位内驱力不足

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4]。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与学术型学位培养有最大区别在于通过实践基地的学习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但在招生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培养单位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基地的合作方式还停留在磨合阶段,利益诉求还不能均衡。比如联合培养单位参与培养的主要动力在于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后备人才,但培养单位安排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参与生产、经营管理中可能打乱原有的经营管理秩序,资源的重新分配导致经营管理成本提高。因此部分联合培养单位在科研需求动力不足,后备人才选拔多渠道的前提下,可能导致他们放弃联合培养计划,或者不注重对培养质量的监控。

(五)联合培养单位导师缺乏足够动力保证培养质量

校外导师一般是工作在一线的高学历的技术骨干、专家,他们大多忙于日常工作,在科研动力不足、指导薪酬不高的情况下,他们缺乏动力将多年积累下来工作经验、方法等隐性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质量难以保证。

(六)学位论文形式多样,缺乏评价标准

学位论文撰写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它能反映出学生是否具有独立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理论的应用水平,是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为保证学位授予质量,培养单位会对每篇学位论文进行匿名通讯评审,教育管理部门每年都会对各学位授予单位的进行学位论文抽检。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4]。这种多样性的学位论文表现形式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位论文写作压力不大,导师把关不够,各培养单位及省级教育部门在质量监控上较难统一评价标准等问题,培养质量难以监控。

三、提高全日制专硕联合培养质量的主要对策

(一)增强参与培养的利益相关者的内在驱动力

在全日制专硕培养过程中,培养单位是利益圈的核心,也是提高培养质量最主要的利益诉求者。培养单位不能片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应统筹协调各个利益相关者诉求,使整个利益圈内各个主体利益均衡,为提高全日制专硕培养质量提供动力。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称“2011 计划”是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5]。各级政府及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可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及市场需求,跨地域、跨学科建设2011协同创新中心,以横向科研项目为纽带,使各培养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一致,从而使全日制专硕培养质量得到保证。

(二)以就业为导向,用市场力量调节全日制专硕培养质量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领域的改革实现了重大突破,改革后的教育体制将进一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教育理念,以适应我国产业结构相匹配。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中指出:“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5]她提出中国要建设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模式、教育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不断加快,人才需求更加专业化,只有发挥市场的作用,联合培养单位有专业人才需求,培养利益相关体才能实现深入合作,实现联合培养单位动力足、学生愿意学、就业率提高的多赢局面。因此,培养单位在招生专业及数量设置上应该以就业定单培养为目标,寻求有人才需求意向的联合培养单位进行合作,逐步淘汰市场需求不足的招生专业。

省级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可审核招生单位所签订的横向课题项目及经费宏观调控全日制专硕的分专业招生指标,从而保证每位全日制专硕入学后都有实践平台,从而保证培养质量。

(三)建立健全全日制专硕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1)打造专业教学团队。省级教育部门及培养单位应以一级学科为单位建立一支以校内专业教师、校外导师组成的全日制专硕教学团队,形成具有培养单位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体系,以精品课程建设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以教学比武等形式进行教学质量评价。

(2)加强师资的流动管理。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案的出台,使得培养单位及联合培养单位均可更自由地相互吸纳优秀人才到单位工作。人才的流动使得科研、实践与教学更好地融合,有利于全日制专硕培养质量的提高。省级教育部门及培养单位应积极探索教学及实践人才流动模式,进一步打通校企合作通道。

(3)建立全日制专硕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全日制专硕学位论文形式灵活多样,政府可以一级学科为基础建立全日制专硕学位论文评审标准及专家库。学位论文以通迅评审的方式随机抽取三位左右的专家进行评价,达到对全日制专硕学位论文进行宏观把握,从而监控培养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弗里曼(R.Edward Freemam).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M].王彥华,梁豪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 李福华.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与组织架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82-91.

[3] 廖湘阳.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协同培养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5):74-79.

[4]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4-10-2).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493/201002/xxgk_82629.html.

[5] 教育部实施“2011 计划” 提升高校创新能力[EB/OL].(2014-10-2).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244/201303/148418.html.

[6] 鲁昕.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 [EB/OL].(2014-10-02).http://jjckb.xinhuanet.com/2014-03/22/content_496813.htm.

[编辑:汪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