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正艳
(中原工学院,河南郑州450007)
摘要: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效果,激发当代90后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从课程的任务与定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质量,增强其实效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9-0024-02
收稿日期:2015-01-09
作者简介:谷正艳(1975—),女,河南息县人,中原工学院思政部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教育部“05方案”推出的四门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整合之后的“原理”课涵盖了“98方案”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内容十分丰富,但教学学时却大大压缩。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在完整讲述“原理”课基本内容的同时,又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说,这对“原理”课教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当前“原理”课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首先,学生对“原理”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少学生认为,“原理”课内容空泛,离自己很远,似乎与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就业前途没有多大关系。其次,与中学课程内容重复较多,缺乏时代感、超前性。再次,此课采用大班授课的模式,教学效果不佳。最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知识传播,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重单向理论灌输,轻双向交流沟通等,这种教学形式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很多学生更关注能够带来“就业效益”的课程。而“原理”课强烈的政治色彩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应付心理也随之就产生。因此如何增强“原理”课的教学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前提:正确把握“原理”课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2005年,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原理”课教学要把握“三个一”,即“一个主题”、“一条主线”、“一个重点”[1]。所谓“一个主题”,就是指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内涵。在新的形势下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只有紧握这个主题,才能把握好“原理”课的方向。所谓贯穿“一条主线”,就是指帮助大学生学习和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思想武器,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信念。所谓突出“一个重点”,是指“原理”课的教学中应突出讲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了这“三个一”,就掌握了“原理”课的定位和基本任务。
二、保证:教师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三尺讲台要想站稳、站好,必须要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教师只有储备相应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加深刻、透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小学到大学,我们一直都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但是在授课的过程中却很少有教师能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富有说服力的篇章语句信手拈来,其结果造成学生虽然学习多年,但只记得其中的一些“条条框框”,一听到“马克思”这三个字,就有一种内在的排斥感。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对经典著作的研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提高分析、驾驭、诠释和运用这些理论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必须对党的精神有与时俱进的深入了解,紧跟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之,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诲人不倦,用爱心和真心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使他们在与教师的亲切接触中提升对“原理”课的兴趣,这样才能增强“原理”课的吸引力。
三、途径: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是灰色的,但生命之树常青。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革新对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了解教育对象,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针对90后大学生主体意识明显增强这一特征,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或讨论的方法,启发、诱导学生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作为引领。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教师也不再是课本的化身、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启发者。教师只有真正以平等的身份走到学生中去,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原理”课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二)改革课堂讲授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客观反映。“马克思的整个历史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积极灵活地启发和诱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对某些社会现象作深入的剖析,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首先,教师在讲授知识点的同时要把生活中与“原理”密切相关的事例合理安排并讲授给学生。其次,教师要经常关注与“原理”有关的国际热点和社会热点问题。例如,在讲述科技的作用时,可以结合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以及生态建设的关系。在讲述质量互变规律时,可以结合十八大以来我党反腐斗争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分析某些“老虎”、“苍蝇”是如何腐化堕落,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通过生活中这些鲜活的事例,唤起学生对社会的思考。再次,针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动向,要灵活设计教学案例。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斯诺登事件”,对西方所谓“自由”、“民主”等思想,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认清这些所谓先进思想的虚伪性、欺骗性。实践证明,这种互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由被动的客体变成了能动的主体,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使理论更加通俗易懂,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抽象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还能及时发现自己教学准备的不足之处,实现教学相长。
(三)重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然而,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许多教师还是在固守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殊不知,这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学中知行的分离,使学生感到那些高深的理论离他们的现实生活太远。要真正使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必须健全实践教学机制,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进行理论学习,形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良性互动。
1.课堂实践教学。新时期,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大学生获取信息也更加便捷,这就要求“原理”课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捕捉时政热点、难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关注社会、关注国家的习惯,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横向或纵向的比较看到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实践证明,学生在课堂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10—20分钟,之后,学生就会出现“走神”的情况。由此,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辩论、演讲等方式把社会的热点、焦点以及学生困惑的问题引入课堂,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校内课外实践教学。校内课外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程论文、制作课件、办社团等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成立一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练中心”,作为学生校内课外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研练中心”的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分组研讨、问题研练、专题教学、学生动手参与等多种形式,借助声、光、电等现代教育手段,以理论课为基础,研练课为提升,激发学生关心思想政治问题。研练式教学法体现了现代教育教学中对“环境”因素的强调和运用,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进行融入式、体会式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在有些高校已经实践并赢得了广大学生的关注和好评,其教育有效性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3.校外实践教学。在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下,结合学校和本地区的具体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和社会调查。与前两种实践方式相比,“走出去”,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是“原理”最好的实践形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让学生到具有影响力的企业或示范村去考察调研,围绕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搜集整理材料、分析提炼观点,最终形成调查报告或小论文,对当地经济建设提出可行的意见或建议,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广泛创建实践教育基地,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学校应积极与省内外有关地方或单位建立联系,创建一些相对比较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这样就能为建立稳定的校、地联系,实现相关方面的资源共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实践调研活动提供一定的便利。
俗话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教人以渔,于终身受用无穷。”“原理”课作为一门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理论水平和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不能只传授现成的结论,更应该培养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作为强大的思想武器,作为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真正做到使“原理”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葛干英.关于上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几点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