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增强高校社会服务能力

  • 投稿Aaro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489次
  • 评分4
  • 51
  • 0

杨志卿

(苏州大学 校长办公室,江苏 苏州 215006)

摘 要:产学研协同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内在动力及重要组成.考虑到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多年来在服务地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未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能力,本文从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角度,探讨高等学校以此加强服务地方发展的原则和举措,有助于推动实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地方社会的共赢发展,从而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国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0;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191-03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高校与城市之间,尤其是地方高校与所在城市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作为地方高校更应该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发挥自身人力、智力等优势,在做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服务地方社会.然而当前高校由于多种原因,如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等等,未能在促进、支撑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地方高校应当充分依托地区地域优势,认真贯彻“顶天立地”的科技发展思路,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以合作谋共赢”的开放理念,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紧密围绕“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增强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要求,不断创新管理体系,开拓创新源泉,优化产业政策,加强平台建设,加深校地、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途径,增强科技服务能力,努力开创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1 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内涵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Peter Gloor研究员提出了“协同创新”的概念,“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1]宏观上,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协同创新的主要形式,有学者提出“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三个基本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活动.”[2]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国家相关部门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大量产学研研究成果由此促发.

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3]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此为第一次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要求,为地方高校与社会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从而高效的实现1+1>2的协同目标提供了思想搭建了平台.

2 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指导原则

创新引智机制,强化人才引进.高校应灵活运用人才政策,营造创业型领军人才从创新到创业,从科研到产业化的良好成长环境,形成人才从引进补贴、科研启动、项目资助到风险投资等一条龙的扶持体系.

完善创新创业机制,改革科技评价体系.采用“胡萝卜+大棒”的科技创新促进政策,制定相关政策明确科技成果转让、转化净收入或技术入股股份收益的比例奖励给取得该科技成果的课题组.与学校各二级学院和科研机构签订科技目标责任书,要从数量上规定各二级单位在创办科技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校企共建科研平台等方面的年度目标,并对各学院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整合创新创业资源,构建国际国内协同创新中心.学校应更多的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出发,充分发挥多学科、多功能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联合区域创新创业资源,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建立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在省市乃至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统筹安排布点,实现功能辐射.以“一院一市一基地、一团队一企业一中心”为科技发展思路,与政府共建特色研究院、优选有良好合作基础的规模企业,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全面开放学校资源,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结合当地产业特点,实现资源差别化投放,致力在周边地区建成各有特色的区域高新技术辐射源地和具有示范效应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窗口.

全面开放资源,实现无缝对接.以共建校企研发平台为契机,向企业开放包括科学研究、人才共享、实验设备以及专业培训等在内的各种资源,在助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为学校科研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实现社会资源向学校集聚.

3 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施举措

3.1 以科技机制体制改革为引领,营造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氛围

创新科技投入机制,大力引进高水平人才.高校应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放眼全球,从世界范围内延揽国际化高水平人才,包括院士、“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及“杰青”获得者等.虽然招募高层次人才势必增加高校的财务负担,但这些人才的加盟将极大地增强学校的创新活力和为区域经济服务能力,将带来可观的学术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为发挥引进人员的辐射与带动作用,高校可采用“大师+团队”的模式,围绕重点研究领域构筑创新平台,打造重点科研机构,由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和“杰青”作为这些团队的领军人物,使学科和科研水平直接步入全国先进行列.

完善人才创业机制,激发教师服务地方和创业的积极性.高校可按照“身份在学校、创业在地方”的思路,充分释放大学人才高地的优势,进一步密切大学与产业的关系,提高科技工作者投身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同时根据引进人才的具体情况,采用“一人一议”的方式给予引进人才科研启动、住房补贴等支持,对于希望在学校科技园创业的人才,学校依托当地大学科技园平台和科技创业服务体系,积极帮助他们申报各地领军人才项目,争取企业项目的资助和各地风险投资,从而形成良好的创业型领军人才支持体系和成长环境.

高校应同步完善制定各类产业政策,政策中需明确高校的科技成果采用技术入股、技术有偿使用、技术转让等方式进行产业化,高校所得的股权收益或净收入的部分比例将分配或奖励给取得该成果的主要科技人员,并允许教师用横向课题的结余经费作为科技企业成立的注册资本金.同时高校还可从各类科技产业收益上缴高校的收入中提取部分比例成立创业及科技成果孵化基金,高校组织由企业家、经营管理专家和技术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项目进行评审,并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

拥有大学科技园的高校还应制定相应管理办法,明确大学科技园是以大学为依托,集大学的科技、信息、人才等智力优势与其他社会资源相结合,为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提供服务的机构,并以建设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基地、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技术进步的基地作为目标开展工作.同时提出鼓励学校教师根据企业或政府提出的需求,协同企业相关技术人员解决企业在研发、生产、售后等各环节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将高校及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优秀科技成果及时转移到企业中进行成果转化,从而进一步承接国家、省及市的各类相关科研项目以及共同组织对各类科研载体的申报,并且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企业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深化科技评价体制改革,完善并建立以创业为风向标的评价机制.高校应制定创新创业分类指导办法,改革职称评审政策,完善修订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等条例,将教师高级职务分为科研为主型、应用推广型、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临床教学型五种.其中应用推广型教师主要在学院和相关科研机构开展工作,改变了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以论文和项目为主的评价现状,为从事科技创业和科研成果转化的教师职称评定开启另一扇门.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学校服务地方能力.在高校管理层面应整合相关部门,专门设立管理科技产业的部门,明确机构建制配备专职人员,为学校教师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孵化、与企业和地方共建合作平台、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等提供保姆式一站式服务,形成完整的学校产学研管理和服务体系,形成科技与产业互动发展的管理体系,进而“一气呵成”的实现学校从科技创新到成果转化,并促进“科技支撑产业、产业指导创新”的循环体系建立.

3.2 以打造协同创新平台为抓手,切实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高校应学习借鉴“斯坦福—硅谷”模式,把为地方经济服务作为地方高校成为一流大学的主要途径,按照“一院一市一基地、一团队一企业一中心”的方针,积极推动学校创新资源与区域产业资源融合,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以笔者所在苏州大学为例,2013年4月,以苏州大学为牵头单位,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主要协同伙伴,联合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东南大学、江苏省纳米技术产业创新联盟等单位参与共同组建的“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全国首批14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按照“政府搭台、高校唱戏、企业牵引、需求导向、多元协作”的模式,协同区域优质科技创新创业资源,服务区域内200多家企业,拉动苏州工业园区“1号产业”—纳米产业的发展.此外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及科学前沿研究,苏州大学还建立了四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条件具备的高校还可利用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大学科技园可采取“一园多区”模式,依托高校科研技术创建企业,帮助企业引进投融资、转化成果、申报专利等.在技术转移中心实行“人才专业化、运作平台化、转移国际化、运营企业化、服务一体化”的模式,在周边城市建立分中心以便服务企业.

地方政府也可围绕地方战略产业结构的调整设立创新创业广场,体现科技的“一站式”服务,由当地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及高校三方共建.按照“政府引导、学校支撑、市场配置”的理念,将整合国内外优质服务资源和学校优秀科技成果,形成科技成果、科技金融、科技人才、知识产权、科技咨询、公共技术平台等六大服务功能,建设覆盖当地范围、辐射周边地区的综合性、专业化科技服务资源集散地.

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具体实施可采用以下三种模式(即校地协同、校企协同、国际协同).一是,校地协同.高校与地方政府协同共建实体化的研究院,引领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研究院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坚持“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的原则,合理利用现有条件,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联合攻关,采用自主创新的方式,把先进的基础研究条件、优秀的科技资源和人才、先进的科研成果转化及制造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二是,校企协同.学校与龙头企业协同,从“学校团队+地方企业”共建研发平台到“特色优势学科+龙头企业”共建研究院.学校组织科研人员为企业定向研发,零距离为企业服务.三是,国际协同.学校与国际一流大学、一流科研机构、一流企业协同,建立联合实验室或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将海外创新资源引入国内.

4 结论与展望

深化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增强高校社会服务能力不仅仅是高校一己之力能够实现的,它需要整合政府、社会、企业、高校的创新创业资源,多方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方能深入推进.高校应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发挥其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作用,重点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举措新途径,切实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型省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我们应该有信心的看到,如果以我国现有“211工程”高校、“985工程”高校为集群,与国内百所大型企业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协同合作,着眼于国家热点的研究领域开展协同创新深度合作,并以此为试点,带动其他高校向不同领域拓展.此举定将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互动共赢、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4]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EB/OL]. http://en.wikipedia.org/wiki/ Collaborative_innovation_network.

〔2〕严雄.产学研协同创新五大问题亟待破解[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3-20.

〔3〕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4-25.

〔4〕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