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探析——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视角

  • 投稿Syua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284次
  • 评分4
  • 13
  • 0

王惠娟

(许昌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高校产学研一体化成为热门话题.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所实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224-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许昌学院2014年度校级教研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探析(02013061)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地区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特征越来越突出,社会对涉外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如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也是英语专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新契机.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和思考,明确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对于英语专业应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通过对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相关问题的分析,努力探索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 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现状及问题

产学研合作教育对于高素质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其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教育模式,是学校和企业社会共同培养合格人才的过程.由于涉及的环节多,牵连面广,它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如下:

2.1 高校和教师缺乏动力

笔者通过考察发现,目前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针对地方高校的业务考核,以及各高校对教师的业绩考核甚至在职称评审中,都主要是对学校和教师的科研及教学成果进行考核,而且尤其注重对科研成果的考核.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一个新兴事物还未被纳入到学校或教师的业绩考核之中.即使有些高校对此有所涉及,其所占的比重也很小.另外,因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对此重视不够,没有出台相应的激励、奖励措施,因此高校和教师普遍缺乏动力、积极性不高.仅以教师职称晋升为例,在目前的很多地方高校的教师职称晋升考核工作中,主要的考核内容还是集中在科研与教学考核两个层面上,并且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参考指标就是科研成果,为了能够获得相关的职称晋升机会,教师不得不将大部分的上课之外的时间与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上,以便于能够及时的进行学术研究论文的发表、各种科研课题的申请等,在这种整体的发展背景之下,校企合作工作难以纳入到教师职称晋升与业务考核的指标体系当中,并且不管是高校,还是教师都存在对产学研合作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这会导致教师在开展产学研工作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动力,不利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良好发展.

2.2 企业缺乏积极性

产学研合作教育简言之即学校、企业双方合作,将企业的产、学校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师科研、企业研发等等结合为一体,其实则是一种合作共赢的模式.在这种关系中,校方希望学生能够到实习基地进行集中的学习和锻炼,在短时间内能够基本掌握企业生产等方面的情况,尽快将所学与所用联系起来,缩短未来就业时的岗位适应时间.这样既方便管理,又保证安全.而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则是遵循市场规律进行运作,他们希望学生能有较长的、稳定的时间来实习,能够真正定岗并且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如果高等院校不能为其解决现实问题,甚至反而因为学生实习影响其正常的运行,他们就会缺乏积极性.因此,虽然一些用人单位接收了合作教育的学生,但因担心影响正常秩序,尤其怕泄漏商业机密而拒绝安排学生参加一线的实际工作,从而导致合作教育的效果不理想.

2.3 内外部监督和保障措施不足

我国在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了“产学研用”,随后各地也相继出台了许多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但是,这些外部政策法规大多都缺少相应的协调监督机制和具体的实施细节,再加上在许多学校内部也未能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构,以至于高校和企业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发生的利益、机制运行等环节出现的问题没有完善的细则指引,比如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的质量怎样得到有效的保证和监控,以及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和损失的补偿问题等等,这些内部和外部的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

2.4 英语专业自身条件限制

英语专业作为传统的文科专业,其不同于工科专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效果很难量化,也无法通过具体的实验结果或技术成果来体现.此外,大部分院校的英语专业未能建立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从而无法对学生的产学研实践效果进行有效评定,导致教学计划中对产学研合作教育课程的设置流于形式.再者,产学研合作企业中往往缺乏具有英语专业背景的高素质教师,而多数从事英语专业教学的教师又往往是以英语本体研究或文学研究为背景,其教学多以英语语言知识传授为主,很难为产学研合作输出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的学生.因而,英语专业自身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

3 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探析

新时期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简言之即是要培养符合职业素质要求的、具有较强英语交际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走产学研合作教育之路.

3.1 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成立英语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主管部门领导和企业专家为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参与专业建设,比如具体参与专业设置论证、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参与安排学生实习实训,指导学生就业,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等工作.此外,需要定期对当地的企业和人才市场等进行调研为专业建设提供依据.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英语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地企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3.2 充分利用企业、社会资源和环境,着力建设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听取行业和企业专家的意见.分析把握市场前沿,结合专业特点,建立先进的校内实训室,能进行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训练及综合实训等.以商务英语为例,可在校内实训室里设置仿真的商务场景,开展模拟实训场景教学,如国际贸易磋商、商务谈判、会展、函电往来、单证制作等,学生相互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等都要体现国际商务活动中各种职员的角色.在这种模式训练下,学生既能在商务背景中反复进行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操练,又能在英语技能训练中掌握商务操作技能、熟悉国际惯例,进而形成自然的、符合现实商务活动要求的行为方式和职业行为能力.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学校应依托行业,选择多家企业建立英语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的专业认知教学、专业课程实训教学以及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提供真实职业背景的实习场所,也为专业教师提供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场所.另外,鼓励学生毕业论文结合基地企业的工作实际来选题,通过专业教师和基地企业业务骨干联合指导来完成学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3.3 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英语“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利于专业科研教学水平的提高.专业社会影响力的扩大,对产学研合作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可以积极联系校外实训基地,有计划地选派专业课教师到工作岗位进行实践锻炼,同时还要注重形成教师定期进行实践锻炼的机制,让教师的实践知识不断更新,从根本上解决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缺失的问题,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3.4 推行“双证书”制度,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英语专业教学计划可尝试规定学生在毕业前除了获取毕业证书外,还要获得与专业相关的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等级证书如英语专业四、八级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BEC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如国际商务单证员、外销员、报关员、翻译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书等.鼓励学生参加证书考试,使学生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了职业准入资格,实现就业与岗位零距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5 建立起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其主要是作为服务型高校存在,具有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将社会实际需求、学生就业以及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作为导向,鉴于此,在地方高校英语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工作中,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大胆创新,建立起三位一体的新的发展模式,在该发展模式中主要包含了培训、实习与研究三个大方向的内容.

首先在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积极引进兼职教师,或者是选派本校具有较大潜力的教师参加相关培训,但是要将本校教师的培养作为终端,一方面可以挑选一些具有实践经验或者是发展潜力较大的年轻教师到外省一些国家重点的高校中开展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安排教师到相关的企业中开展学习,以便于教师能够对企业中一些真实的工作情境有所了解,这对于教师的授课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为了强化学生关于商务英语的学习,也可以从外贸公司、旅行社、翻译公司等聘请一些专业人士来学校担任督导教师,这对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及知识面的拓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学生的实习方面,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专业相关的社会实习当中,如:对于商务英语方向的学生来说,可以让其通过在企业中开展实习,来对相关的工作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对于相关的礼仪、外事技能的学习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英语教育方向的学生来说,可以参与到中小学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研究中,对语言的学习经验与规律予以总结,做到因材施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于学生社会应用实践能力的提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研究方面,学校应该积极的参与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中,坚持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的基本原则,积极吸纳学生参与到各种级别的课题与项目的研究工作中,以便于学生能够自主的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论文在相关刊物上发表,这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4 结语

本文主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视角,探讨了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旨在为培养英语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探索可行的途径,以期为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希望能够对今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但是由于获取资料有限,认识问题不够全面,尤其是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政府政策层面分析较少,这些不足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海宁,刘沫,陈晓猛.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化工高等教育,2002(1):57-59.

(2)芦丽君.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3)张大凤.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视野下的产学研合作[J].群文天地,2011(20):130-131.

(4)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值得关注的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大学教育,2001(1):71.

(5)王丹霞,祖廷勋,罗光宏,陈天仁.高校内部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与运行机制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