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 投稿小明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284次
  • 评分4
  • 14
  • 0

吴斌斌

(郑州大学 教育系,河南 郑州 450001)

摘 要:本文选取郑州市三所大学500名在校本科生为被试,使用简单应对方式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和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了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其应对方式的关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

中图分类号:B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097-02

1 问题的提出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年提出的.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其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一项活动所具有的能力、信念的判断,或者个体对自身各方面身心状态的把握与感受.关于自我效能感现阶段并没有统一确定的定义,其他一些学者,如Ashton k Webb则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不同的环境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状态.总之,自我效能感涉及到对自我能力的评估,其实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一种表现,属于自我意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对环境或内在需求及其冲击所作出的恒定的认知和行为努力.一般认为,应对方式包括两个维度,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应对方式经常作为一种中介变量来研究个体的情绪、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等内容.

大学阶段是青年人人生最重要的转折阶段,考上大学后,新生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环境,四年的学业结束大学毕业生又面临从校园到职场的环境转换,这些对学生的个人应对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因此,研究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十分必要.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随机选取郑州大学、升达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本科大一到大四学生500人,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64份,回收率92%,其中有效问卷453份,有效率98%.其中男生151人、女生302人;大一到大四分别为171、148、67、67人;专业分布为文科学生230人、理科学生223人;就成长环境而言,农村学生334人,城市学生119人.

2.2 工具

2.2.1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本研究采用张才康等人修订的Schwarzer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的中文版,包含10个项目,采用李克特4级评定法.

2.2.2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本研究采用解亚宁等人对Folkman和Lararus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ways of coping questionaire,WCQ)结合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人格特点做的简化和修订版本.

2.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3 统计过程和结果分析

3.1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和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均值为26.36(SD=5.31).以大学生的性别、年级、学科、成长环境为自变量,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得分为因变量,对其性别、年级、学科、成长环境的差异做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男生的自我效能感要显著高于女生,t=2.575,p<0.05;理科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文科生,t=3.406,p<0.05;来自农村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来自城市的学生,t=-1.468,p<0.05.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3.2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现状和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积极应对均分1.98,消极应对均分为1.16,应对倾向偏向于积极应对.以大学生的性别、年级、学科、成长环境为自变量,大学生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和应对倾向为因变量,对其性别、年级、学科、成长环境的差异做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大学生应对方式在性别、年级、学科上均无显著差异.不同成长环境的大学生在应对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农村的学生倾向于积极应对,来自城市的学生倾向于消极应对.从具体维度上看,在积极应对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消极应对有显著差异,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更倾向采用消极应对.

3.4 大学生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进行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学习适应性之间的相关分析,由表3-2可以看出,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大学生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在大学生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因子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积极的应对倾向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

3.5 大学生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为深入研究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能否有效的预测大学生应对方式,同时考察预测力的大小,以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以应对倾向和积极应对为因变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由表3-3可得回归方程如下:应对倾向=0.062×自我效能感+(-1.638),方程解释力为6.5%,解释力较低;积极应对=0.035×自我效能感+1.061,方程解释力为15.8%.

4 结论

4.1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这与前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7],可能是来自于男、女所接受教育的差异.在我国的社会大环境下,父母对女生教育时更倾向于否定,而女生固有的性别角色或社会所希望的性别角色比较温顺,从一开始的谦虚到习惯性的对自己的成绩进行否定,这就导致她们的自我效能感普遍低于男性,并表现在具体行为上,例如女生对自己分数的估计普遍倾向于低估,而男生则高估自己的成绩.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学科差异,理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文科学生.这个结果与前人研究有不一致的地方[8],推测原因可能是由于人们普遍认为理工科的大学生在就业方面要比文科大学生容易,文科大学生可能承受更大的就业压力,因此自我效能感低于理科大学生.

研究表明,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成长环境的差异,来自城市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可能是因为在来自城市的学生的成长环境中,物质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使他们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4.2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分析

本次研究表明,大学生在应对方式上不存在性别显著差异.可能是由于社会发展以及女性社会角色的参与性越来越强,而大学生的成长经历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问题相似,致使男女大学生在应对方式上没有显著差异[9].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应对方式上存在成长环境的显著差异,来源于城市的大学生较来自农村的学生的应对方式更为消极,而农村的大学生则更倾向与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这个结果和以往的研究是一致的,成长于农村和城市的大学生由于其成长环境的不同,城市的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较少,而且父母对他们的关注程度较高,因此在应对倾向上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消极.

4.3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的分析

由研究结果可知,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大学生应对方式具有显著相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大学生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应对倾向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无显著相关.通过分析,可知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对积极应对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间存在着显著的关联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岑延远,郑雪.大学生成就需要、自尊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5,25(2):75-78.

〔2〕关仔敏,李红霞.大一新生应对方式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10-13.

〔3〕胡林丽,郑航.师范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自我和谐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0):1269-1271.

〔4〕何瑾,樊富珉.贫困大学生自尊、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心理健康杂志,2014,22(3):409-410.

〔5〕刘岩.学生自我效能、心理控制源与应激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36-38.

〔6〕李惠萍,孔样军.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2):17.

〔7〕王小新,苗晶磊.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55):192-193.

〔8〕叶一舵,申艳娥.应对及应对方式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2,25(6):755-756.

〔9〕周国韬,戚立夫.人类行为的控制与调节一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述评[J].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4):43.

〔10〕朱翠英.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11〕张玉凤,杨思亮.中学生归因方式、应付方式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S1):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