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四川省高校专利转化的现状及问题探析

  • 投稿Crus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230次
  • 评分4
  • 47
  • 0

赖 举 谢婷婷 刘 斌

摘 要:专利成果转化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比例,而高校的专利成果转化又成为了当前我国专利成果转化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从四川省高校的科研基础和 R&D经费投入着手把握四川省高校专利转化的现状及特征,以专利转化现状和特征提炼高校专利转化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强化四川省高校专利转化提供必要的线索和路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专利 转化特征 问题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技术开发以及科学研究所产生的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的、创造性的智力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并最终新的产品、新的工艺、新的材料,直至发展成为新的产业的实践活动的总称”[1]。科技成果转化的最终目标是将一种新的以专利为主要代表的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市场商品。所谓科技成果转化,很大程度上是指专利成果的转化与市场化。专利成果转化也一直被国际界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统计的主要指标。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专利转化就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

一、高校专利转化的内涵

专利成果转化是将精神文化形式的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实现精神文化科研的实体塑造,进入企业的生产环节,形成市场价值,具备流通特性。实现生活生产力由精神形态潜在状态转变为实体形态的现实具体状态,本质上是一种技术转化方式。在专利成果的转化领域,高等学校由于自身的创新特性和优良的科研条件,成为了专利成果转化的重要阵地。在世界各国中高校的专利成果转化均处于举足轻重的关键地位。但与此同时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相比而言又具有独特的属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载体来自于同时肩负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的老师、学生,他们创作的专利是高等院校依靠其独有的智力资源发明出的有转化价值的专利成果。当代专利转化发展对传统的办学模式进行创新,将学习过程与实践过程相互结合,在一举多得的情况下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市场化、商品化。

二、四川省高校专利转化的现状

(一)四川省高等学校科技发展研究概况

四川在西部地区既是西部地区引领发展的科技大省更是教育大省。随着近年来高等学校扩招的发展,四川省高等学校教育也水涨船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进步。尤其是围绕高等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而推进的科研工作的配合同样成果丰硕、成效显着。许多高校的教师成为了西部地区科技研究工作的引领者和佼佼者,科研新秀和科研大牛层出不穷。高等学校教育领域内的教师、专家俨然成为了西部科研队伍主力军和新生力量的培养源头。目前为止,四川高等院校已经集中了教师76795人,研究生导师达到12523。另外顶尖学者和科研领军人才更是逐年递增,利用国家重大项目实施和科研倾斜扶持的需要,充分引进院士、长江学者等各类学术带头人。目前已经引进两院院士17人,长江学者71人,省级学术带头人700余人。同时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和配置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了243个独立科研机构,吸纳科技活动人员31万。在高新科技领域的各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不断引领了西部科技发展的走向,形成了具有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轨道交通等在内的各项前沿科技和优势项目。随着相关政策的倾斜和配套设施的完善,科研力量进一步充实,科研平台进一步丰富。“到目前为止四川省已经拥有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成都、绵阳、自贡、乐山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容纳了近千家高新技术企业,乐山、广安、雅安、宜宾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2]。

(二)四川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的R&D经费投入情况

R&D是“研究与试验发展”的英文缩写。研究与实验发展的经费是表示在科学技术领域进行研究和试验,并运用成果去进行转化实现研究试验成果社会化、市场化的资本投入。据《四川统计年鉴》,2012年全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累计投入11819.5(人年),比上一年增加6.52%。其中,应用研究领域投入人员最多,为4867.7(人年),占比41.18%,科技服务投入人员最少,为606.3(人年),占比5.13%。2012年,四川省专利受理量66312项,批准量42220项,批准率为63.67%,大专院校的专利受理量达到了总量的6%左右,最终批准的达到了近5成。从变化趋势来看,2006年开始专利受理量和批准量正在逐年增加,特别是从2010年开始增长加速,但批准量的增幅相对较小,从2006年到2012年的6年间,大专院校的专利受理数量占总数量的5%左右。批准专利占全部批准专利的比例维持在4%左右,在批准率方面,高校专利批准率并不高。

(三)四川省高校的专利成果转化情况

“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发布的2013年全国和各地区科技进步的统计监测结果显示,在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方面四川省指数比2012年提高3.24个百分点”[3]。在序列方面,四川省的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却与去年的持平,但提高幅度却仅小于重庆位列全国第二。在科技环境指数上,四川的位次则提高到16位,前进4位,在序列的上升幅度方面同样名列前茅。尤其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的排序中,四川排在全国前10位与去年相比提高1.37个百分点。近年来的监测结果显示,四川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逐年稳步提升。科技进步环境评价逐年提升,虽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名次上有所进步,与往年相比已经提高5.96%。

三、四川省高校专利转化的特征

进入新时期,四川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进一步集中的表现为四大特征,格局意识;战略导向;瓶颈突破;配套推进。“格局意识”全省以协同创新中心和科研创新团队为主体的高校创新体系初具雏形,基于高校创新能力差异的自主定位、多元共生格局初步形成。“战略导向”是指坚持以全省三大战略的实施为导向,以推进多点多极支撑发展为根本方向,紧紧围绕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点工程,提升了我省高校科研创新服务战略的能力。“瓶颈突破”始终围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环节的畅通、市场收益良好的三大瓶颈,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扫除障碍,并在项目驱动、平台建设和机制创新三个方面取得了明显突破。“配套推进”从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健全法律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中介机制、完善投入机制和引入风险投资等各个方面,强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配套推进。

1、四川省高校在技术创新与专利成果转化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明显

在科技研发领域,在全国范围内2012四川省高校承担项目数量位列西部第一,承担共计约2.3万个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特等奖各一项。而2013年度省内的科技奖励中,四川省高校获得了科技杰出贡献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高校获奖比例达到40.1%,一等奖比例达到65.7%。全省高校以20%的科研人员和12%的科技经费创造了29%的市场转化产值,50%的省级成果奖,70%左右的一等奖,80%以上的自然科学学术成果,83%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成为推动我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效益方面,2012年四川省高校的专利合同出售达到1.49亿元,纯收入位列全国第五,西部第一。在承担企业、行业的委托科研,解决一线实际技术难题方面达到26.69亿元。R&D经费达到9.82亿元,其中科技服务项目1283项、应用项目达到2300余项。客观讲,四川高校以目前的整体实力和全国排位,取得上述成绩实属不易。

2、四川省高校专利成果转化异军突起,全省知识产权工作整体提升

十二五期间,四川全省科技成果登记数量大幅提升,同比增长近1倍达到十一五期间的70%,计划内项目和计划外项目共计近2000余项,计划外项目增加幅度较大提高,同比增长约13.9个百分点。高等学校成果359项提高了5.5个百分点,占到约17.8%,科研院所占比约8.7%,下降3.4点;医疗机构占3.9%,下降4.4点。“高等院校的成果的提升反映出当前高等院校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活力和引领作用突出。在专利方面,四川省专利申请量在2013年达到82453件,实用新型数量最多,其次为外观和发明专利”[4]。三种类型的专利均获得较大幅度增长,发明增长28%,实用新型41%,外观增长31%,总量实现新的突破,年度申请数量超过8万件。

3、四川高校同区域创新发展示范工程结合,助力多点多极发展作用显著

天府新区、绵阳科技城、攀西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等一系列战略规划的区域发展示范工程的形成与高校科研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在高校同区域创新示范工程的结合推动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转化效益进一步显现和提升。2013年四川省通过高校与创新示范工程的结合,实现了136.25万人就业达到2.83%,“促进出口总额为11.92亿美元,占全省2.79%;实现税收64.56亿元,占全省3.07%;带动产业投入584.01亿元,占全省2.77%;实现产值745.78亿元,占全省GDP比重2.84%,占全省GDP增长速度的0.5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值占全省同类产值的比重达28.68%。

4、创新中心、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发挥重要基础保障作用

建立国家级、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共15个,其中,省级13个,国家级2个(首批14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中,西部地区仅四川高校牵头入选2个)。国家级、省级的大学科技园6个,这些创新策源地和集散地的形成对于凝聚全省骨干行业,联合制定行业标准、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技术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协同创新中心、大学科技园和各类的重点实验室基于“7+3”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以“行业+高校+企业”共建模式,开展各类科研活动,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目前四川全省各类的工程中心、实验室等各类科研平台和机构达到96个,直接或间接参与共建的国家级、省级高新产业园区、骨干企业及其核心研发机构达214家。

三、四川省高校专利转化的问题探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四川省教育事业得到较为整体的进步,构建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体系。形成了包括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在内的完整的教育结构。无论是在教育质量还是教学结构和学校数量上,四川省高校教育均走在了西部各省的前列。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张和发展,四川省高等学校在专利转化与科研成果市场化过程中展现了充足的活力和动力,成绩突出、成效显着。但在四川省高校专利转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随着高校扩招的开展,高校专利转化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面临一些瓶颈。具体表现为:

(一)高校科研活动水平不均衡

在高校科研活动领域四川开展相关活动的高校达到79所,但在这79所当中并不是所有学校的科研水平都非常显著。也并非部分学校科研动力不足,而往往在于政策走向和资金支持的力度。川内高校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隶属于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基于此其科研支持无论在经费还是人力资源方面往往具有绝对优势。强者很强、弱者很弱的马太效应,资源的高度集中严重阻碍了其他高等学校科研活动的圆满开展。以教育部2007年统计来看,全省各渠道获得科研经费共计25.2亿元,但仅仅川大获得8.1亿元,电子科大5.2亿元,西南交通大学获得4.1亿元,西南石油大学获得2.1亿元,几所211工程建设高校占据了全省高校科研经费的80%左右,鲜明的数据对比足可以展现高等学校科研活动基础不均衡所带来的高等学校科研水平的差距鸿沟。

(二)科技人才资源分布不均衡

四川省科研活动人员构成丰富,由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和其他组织等共同组成。当前,四川省内的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达到60余人。数百家的科研开发机构、上百万的科技人才形成了较为充足的科研基础。在这些重要核心科研代表的引领下,四川省高等学校课题承担数量和质量不断得到提升。截至2011年达到20131项,科研活动人数也进一步突破至12000人。但四川省的科研活动人员的活动领域和分配领域并不完善,主要核心科研活动人才集中于省内的几所重点高校。而且在科研人才的研究类型和专长来看,科研活动的基础研究人才数量多,应用转化研究人才数量少。而且在地域上来讲,科技人员主要集中于成都地区,其他地区的科技人才资源分配不足,显示出明显的不均衡。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多样

作为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重要的高等学校,在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形式、方法相对较为丰富。结合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四川省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不断进行拓展。逐步建立其包括高校自办企业、工程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创新孵化研究院等多种形式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每一种平台具有不同的科研特色,高校自办企业、大学科技园、创新孵化研究院等机构充分基于各地高校自身的科研活力和科技资源,建设相关的产业园区和配套设施。为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搭建了稳定、优良的平台。构建了产学研合作的稳定互动机制,对于区域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协同发展搭建了坚实的桥梁。当前四川省内已经建立了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在内的5所大学科技园,依托各高校科研的专长和特色,大学科技园服务区域经济方面展现出越来越显着的作用。

总体而言,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富国强的问题。四川省高校的专利转化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内容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也为四川省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从总体而言,由于我国乃至四川省企业技术力量和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在专利成果转化上,还没有形成以企业和高校间的紧密、全新的合作关系与伙伴关系;尚未构建起以企业自身为主体的科研开发和转化运营体制和能力;还没有真正引起高校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全力支持与关心。因此,继续强化高校专利转化工作,以此为支撑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专利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仍然十分必要也更为迫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黄永衡,何唯平.标准化是科技成某转化的"船"和"桥"[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8,(2).

[2]彭晖.产业集群视角下四川省产业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

[3]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2013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EB/OL].(2013-05-30)[2015-04-30]. http://www. sts.org.cn/tjbg/tjjc/tcindex.asp.

[4]四川省知识产权局.四川发布2013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及典型案例[EB/OL]. [2015-4-30]. http://sc.people.com. cn/n/2014/0425/c345509-21082773.html.

作者简介:

赖 举 (1978.04—),男(汉族),四川德阳人,西南科技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及管理工作。

谢婷婷 女,四川自贡人,西南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企业管理工作。

刘 斌 男,山东潍坊人,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绵阳市 6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