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转型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建设的思考

  • 投稿菜鸟
  • 更新时间2015-10-24
  • 阅读量610次
  • 评分4
  • 17
  • 0

向平生(红河学院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

基金项目:红河学院本科质量工程项目“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带头人”建设成果之一。

新建的本科院校是指1999年以来新设本科学校,共有647所,约占全国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数量的55.3%。新建本科院校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培养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但与此同时,来自地方社会的就业信息反馈表明,一方面是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较底,另一方面是技术应用型人才难以满足地方用人单位的需求。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也面临一个如何转型的发展问题,笔者结合该专业的建设实际,就转型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建设提出一些思考。

一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可以界定为,学生在掌握政治学与行政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适应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能实际处理地方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等工作岗位中的政务、行政管理、行政执法、社区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有学者认为,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具备以下六个特征:其一,具备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理论基础;其二,相对于学术型人才而言,更突出“应用”;其三,有较强的沟通与合作能力;其四,具备调研能力;其五,具有创新与应急能力;其六,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笔者认为,在界定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内涵基础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应具备专业知识能力、行政职业能力、综合能力三种基本能力。三种能力的培养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

二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

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是贯穿于整个本科人才培养过程的对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路径和培养目标选择、本科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态度。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指导、制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基本理念就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因此,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务必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基本理念的指导作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应凸显其“应用性”,“应用性”的体现是“专业知识能力、行政职业能力、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因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注重和加强对学生“三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三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构建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行政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能力为导向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专业设置的课程体系予以实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其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时,更多的是参照了国内重点大学关于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而忽视了自己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因而,出现“水土不服”是很自然的现象,学生的反馈是专业理论教学内容过多,培养实践能力的教学课时偏少。另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大都由从前的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师资力量相对不足,“师资的缺乏,课程设置往往以老师研究的方向和兴趣而定,由此产生了随意性”,“不少高校在政治学与行政学教学体系中直接加入大量热门课程,课程体系缺乏内在联系,内容交叉重叠太多”笔者认为,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行政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能力为导向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下述建议课程根据需要,可设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具体分析如下:

1 专业理论知识课程群

掌握扎实的政治学与行政学基本理论知识是对该专业毕业生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性”的一个基础,专业理论知识课程群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理论知识课程群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侧重于基本理论知识课程设置,一般包括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学、宪法学、地方政府学、公务员制度、中国政治制度史、西方政治思想史、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政策概论、市政学等。

2 行政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强调人才的专业知识性特征的同时更加注重本科毕业生的职业技能特征。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回应社会的需求,设置相关课程群,突出该专业学生的行政职业能力培养。可以说,专业能力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内在基础,行政职业能力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外部体现。行政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群的设置一般包括社会实践与调查、行政文书与秘书、公共关系实务、管理沟通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演讲与口才、政务礼仪、情绪管理等课程。

3 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课程群

综合能力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毕业生组织协调能力、沟通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业务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该能力培养一般通过学校开设的通识课程来予以完成。

(二)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长期以来,在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总是作为主体来组织教学,学生则是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很少直接和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而且很少表达他们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如何,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学生的能力培养受到很大限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对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堂课教学模式改革,真正意义上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在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清醒认识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是一个引导者与相关疑难知识的阐释者,师生处在一个平等的、开放的交流与探讨的教学环境氛围中,从而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授课教师可根据所授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小老师”课堂教学法、专题讨论教学法、案例式研讨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等多种具体教学方法。

(三)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是政治学与行政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与关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的这一教诲道出了实践对于理论的重要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在获取基本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必须高度重视专业实践教学,通过严格系统的实践教学,方能培养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行政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一般而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其一,专业培养实践学分偏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实践教学主要由毕业见习、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社会调查等组成,实践学分大约占专业总学分的15%左右,在转型背景下,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相距甚远;其二,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没举步维艰。实践教学基地是进行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平台和依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由于办学历史较短,和地方企事业单位、社区、行政机关、街道居委会等合作沟通较少,加之实践教学经费的缺乏等多方面的原因,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尽如人意,甚至有的高校没有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其三,缺乏专业全程实践教学计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往往只注重毕业见习、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社会调查等纯实践性课程,而缺乏一种专业全程实践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培养计划,导致的结果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脱节,甚至出现为理论而理论,为实践而实践这种最坏的结果。

针对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

1 专业全程实践教学

专业全程实践教学计划一般包括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学期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大纲、专业实践教学的考核及评价等内容。

2 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增加和地方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办等单位的合作和交流,依托上述单位的资源,开展“共赢”合作,建立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为教师的实践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实践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3 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

为满足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全程实践教学的需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采取多种有效保障措施以提高专业任课教师自身实践能力。首先,根据专业任课教师的学科背景,鼓励教师从事应用型的、实证型的科学研究;其次,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行业资格证并开展相关执业实践,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最后,根据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学校可聘请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等有实际行政管理经验和行政执法经验的工作人员作为兼职讲师或不定期做专题讲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黎珍.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1).

[2]梁素贞,王武岭.面向21世纪高校本科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报告[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