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论大学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系统性

  • 投稿李小
  • 更新时间2015-10-24
  • 阅读量698次
  • 评分4
  • 43
  • 0

仲晴晴(陕西警官职业学院基础部)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旨在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2002年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2006年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等政策,使得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课程种类日益丰富。但受限于学分和选修课性质,公共艺术教育似乎成了“一锤子买卖”。因而完善教育结构设置,多次、分层级教学,是一条符合现实的解决之道。

一课程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首先,从理念上看,传统艺术教育理念未能深入践行“公共”二字。现实中,很多学生将艺术等同于吹拉弹唱等某种艺术技能,施教者也总是将课程引向艺术技巧的教学之上。实际上,非专业艺术教育的教学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为艺术家、鉴赏家,而是通过欣赏的形式来完成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以及素质修养的综合能力。公共艺术教育应重在普及,强调展示,“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应着力发挥如下作用:-是普及艺术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二是培养创新思维,发掘大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三是陶冶情操,完善大学生的人格。”这就需要提供多样的艺术类型和风格的作品,让学生能够拥有平等共享的权利。有学者专门针对公共性,提出“公共艺术教育的公共性首先体现在教育机会的平等和教育资源的共享。即指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应该面对所有参与个体,保障公共艺术教育的机会平等,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接受公共艺术教育的机会,并在最大限度的保证大学生对于公共艺术教育内容、资源的自由共享”。当下的公共艺术教育忽视了全面、普及性的环节,没有能够充分体现平等共享的原则。

其次,校方的开课情况呈现两种倾向,且各有不足。一种倾向是特色专门类课程居多,全面普及性课程空缺。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该校在全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工作中起着模范引领作用,形成了涵盖七个主要门类艺术类课程45门,涉及理论内容的有17门,赏析27门,实践15门。这样的投入和重视的确营造出了非常丰富的校园艺术氛围。但是遗憾的是,每位本科生在这45门艺术类课程中,必修l门。无论选择哪个,都是对其他艺术门类的放弃。这就好比大学语文只谈古诗,大学体育只训练短跑,思政类课程只讲毛泽东思想。我们暂且不讨论一学期的课程能否完成某种艺术技法的入门,或者掌握某个艺术种类的鉴赏方法,单从平等共享原则出发,这种做法使得学生们失去了全面获取多种资源的权利,公共艺术教育的普及功能被忽视。另一种倾向是:校方受制于师资、投入等原因只开设普及性综合课程而没有实现分科教学。比如我校针对高职学生统一开设《艺术鉴赏》,包括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和影视等。在发放的调查问卷中,82%的学生认可这样的综合介绍模式,认为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理,扩展了他们的知识视野。然而对于希望进一步获得更深入感受的学生,学校就没有课堂教学可以满足,只能通过参与课外的艺术活动或者社团。综合而言,目前两种课程开设情况都有自身的出发点,并有成效,但却同时拥有不可回避的不足。

第三,学生整体缺乏艺术素养,过分娱乐化倾向明显。走人大学校门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从未上过艺术类课程。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艺术基本是盲区。中小学阶段为了高考,没时间顾及艺术,部分参与课余艺术类兴趣班的学生也只是单纯发展了某种技巧。进入大学后,艺术类课程的选修课地位使得它们成为学习中的一点装饰,接触频次少,涉及面单一。所选定的一门艺术类课程,因为没有前导以及后续课程设置,显得突兀和随意,这样会使学生本着“凑热闹”的娱乐心态学习。没有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何谈卓有成效的教学效果?对于那些课余生活充斥着网络游戏和庸俗文化的大学学子,我们的美育是否应该做得更多、走得更远。

二对策建议

鉴于上述公共艺术教育的现实情况,为了更好的发挥美育的功效,我们应该强调艺术教育的“公共性”,充分实现平等共享的原则,把艺术教育落在实处。

其一,划分课程层级,形成完备的课程结构链条。陕西师范大学依据通识教育的培养理念,实行“2+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按一级学科为基础的大类进行培养,学生主要学习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后两年分专业进行培养,学生主要学习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实践教学模块。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妨借鉴在公共艺术教育之中,将公共艺术教育划分基础——鉴赏——技能的课程层级,各有侧重,拾级而上。有了基础性课程的前导,专项性课程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另一方面,提升普及性课程的地位,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平等共享的公共性原则,继而提升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

其二,兼有必修选修,丰富课程设置模式。目前公共艺术教育属于限定选修课,学生任选一门。因为没有前导、后续课程,使得这门艺术类课程被孤立化、边缘化。对于大学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变革,可以参考思政类课程和体育课程设置。先开设普及通识性的基础课,并将其设定为必修课,在这门课上构建宏观的框架,完成艺术的普及任务。继而再通过限定选修或任意选修,深入了解某种艺术种类,通过鉴赏或者实践的方式参与艺术。这样的课程设置模式,让学生有了多次接触艺术的机会,从普及到深入,从全面到特殊,从框架到细节,从必修到选修,符合教学规律。

其三,统编公艺教材,规范课程教学内容。目前关于艺术通识教育的教材数量众多,鱼龙混杂。对于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的美育课程,应该有纲领性的指导,在深度、广度上确定基本目标。如同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大学体育以及思政类课程一样,由权威部门组织各领域专家,本着普及艺术的目标,将最优秀的艺术作品收纳进教材之中。歌德曾言“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的。”我们不能为了教的方便而“因人设课”,也不该为了学的方便而“投其所好”,教育内容的研究成为必须面对的话题。

其四,综合融会,突破旧有分科教学理念。有学者给艺术教学内容提出多样、整合、素养、体验四个原则,这为艺术基础教学的理念改进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普及艺术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的精神、自主的思想以及多元的思维。公共艺术教育,不妨消弭具体艺术种类之间的差异,而突出艺术、美和人类、人性之间的联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从分科艺术课程走向综合艺术课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需求。”关于博爱、关于和谐、关于坚守、关于发展等话题,可以体现在多种艺术形式之中。在课堂教育中,公共艺术应该实现综合融会,向大艺术范畴行进。

三可行性分析

实现分级教学,增设必修的艺术基础型课程,规范教学内容,突破分科限制,实现艺术理念的融合与体现,这些对策有着现实的基础,极具实施可行性。

首先,稳定的知识教育平台为国家、部门相关政策的落实提供前提保障。《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指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应贯彻讲求实效的方针,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普及”是落脚点,“提高”是按需进行。因此一个稳定的基础知识普及平台用以进行通识教育必不可少。这个平台从现实角度考量,有且只有在大学教育中才可能得以落实。公共艺教是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进行通识教育的立场不应该被歧视,被抛弃。

第二,大学生的心智发育状态为完善艺术教育环节提供接受保障。一方面,大学生乐于接受新的事物。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广大学生而言,公共艺教应该让学生拓展视野,让他们有机会从自己平日固守的单纯性喜好中抬起头来,看看其他同样精彩的艺术形式。既然是公共艺教,就有向学生展示艺术多样性的义务,努力消除隔阂、壁垒,先达到一种“原来如此”“还可以这样”的讶异效果,建立一种对多元化艺术样态的亲近感,这样才有进一步主动接近的可能,而这就必然从时间、空间上都延伸了艺术教育。另一方面,大学生抽象思维迅速发展,并逐渐在思维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将一件艺术作品,一种艺术行为放置在相应的历史环境中去感悟,用历史的眼光去审视艺术的发展,构建艺术的框架体系,可以培养学生追本溯源的科学精神,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突破种类的隔阂而探寻艺术之美。

第三,公共艺术基础型课程的整合与当今时代特点有着观念上的契合。当今时代崇尚创新、跨界、融合、快速等理念,年青的学子更是这些思想的奉行者。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广大学生而言,公共艺术课有必要用各种方式手段,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里接触到更多的艺术知识,掌握到无限的艺术魅力。并且将这些艺术珍宝融人自己的审美中,将可贵的艺术思维运用到其他学科之中,将多种风格化用到新生事物之中,实现美育的最高目标。公共艺术教育不能就艺术谈艺术,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不是为了学习或掌握艺术而走进课堂,不少学生就是来“尝鲜”的,公共艺术的课堂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阵地,向学生介绍、展示“美”,用优秀的艺术作品占据学生的心脑和口味。十八大已经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是对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认识。大国崛起需要文化的引领,大国崛起离不开文化的崛起。公共艺术教育应从大局着眼,让优秀的艺术产品充实学生的生活,让优秀的文化得以传承,让我们的学生不仅专业过硬,更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有文化素质的人。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教育既然是个长期工程,就应该体现出系统性,有基础课程也有进阶课程;增加艺术课程与学生的接触频次,有选修课也要有必修课。在把握公共性的前提下,让艺术成为学生的必需而不是点缀,切实起到促进素养提升的作用,使美育得以健康持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