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如何设计实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首先,要兼顾语言和商务模块的应用训练,为下一阶段的训练打下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只有具备这两方面能力且有操作力之后才能实现真正的融会贯通。其次课程设计和内容安排要循序渐进,分层分阶段进行,实施办法要有实践性。最后可以根据需要设计综合考核任务来推动实践的效果。
一、课程体系分层分阶段设计
课程体系分层分段设计能够体现专业学生学习过程的发展性,根据学习领域不同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层开展,在中高级阶段衔接和打通。第一方面是语言应用实训,从低到高开展,由难到易循序渐进。基础阶段强调以语言知识为载体的外语应用技能训练,高级阶段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日语应用能力训练;第二个方面是商务活动能力训练,从点到面,点面结合,由简单到复杂,由模拟到实战演练。在商务日语综合技能训练阶段将二者通过项目或任务的方式衔接起来,以跨领域任务形式搭建通道和桥梁。
二、教学设计模块化
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是实训课开展的有效方法之一。模块化设计的教学在实施中的要素是工具或者说载体。日语语言实训课的实施方式是以语言为载体,创设情境(模块),根据模块设计学习任务,进行情境模拟。通过在做中学的方式实现基础课程所学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训练,是语言技能的拓展和延伸。从完成方式上来看这部分实训依然是以语言操练为主,将日语知识学习成果付诸语言实践,在实训中,运用模块化方式组织活动,教师主要任务是设计模块,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商务活动实训课教学的载体是项目,在模块设计时,可以根据商务活动流程,提炼典型的工作情境(模块)环节进行项目任务设计,并在实训环境方面力争给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情境来完成模拟训练和技能操作,并有意识的创造多形态的立体多维环境。
模块化的教学设计能避免学生将实训课和基础课在学习内容和方式上的混淆,且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在任务呈现时具体的模块则可以让学生对任务和目标更清晰,可操作性强。通过模块化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将实训模块按工作流程进行串联,通过一次综合演练的形式体验工作任务的完整性。
三、教学开展以学生参与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开展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这一观念已经提出很长时间,但由于外部和内部的环境等各种原因,始终难以真正实现。实训课的原则就是基于项目或模块的活动,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或任务来推动教学。实践表明实训课教学不仅要以学生为中心,而更要以学生参与任务为中心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以学生参与为中心的实训课如何让学生参与进来?怎样保障课程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1.任务驱动。任务驱动下的实训课需要在程序上下功夫。首先任务设计要具体合理,输入要明确清晰。任务输入是教学开展和进行下去的关键环节,学生只有清晰明确的接受了任务相关信息,才会产生任务执行的动机,总之,学生只有明白任务的相关信息才能聚焦任务,执行任务和完成任务。因此,任务驱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采取容易引起学生关注的手段,尽量贴近真实情景。任务驱动教学包括制定目标、呈现任务完成的条件和要求、活动方式、素材和成果形式。
2.兴趣驱动。教学任务模块不能以设计者为中心,而应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其知识和能力范围进行任务设计。采取兴趣驱动的方式,教师可以进行事前调查,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并将这些因素结合起来进行任务设计和实施。在任务输入的方式和方法上也要兼顾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学生的聚焦问题,在实训项目完成环境上要贴近现实。总之,模块化的教学任务,总会有一款是他愿意参与的,只有参与进来就能通过完成任务逐步引发内在的学习动机。
3.考核驱动。考核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和反馈的重要方法,如同磨刀和砍柴一般,基于教学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设计合理的考试评价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考试是让人比较头疼的事情,从教师角度来说怎么考才能体现出学生的水平和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从学生角度来说讨厌考试是天性,考试的存在总是会给学生带来压力,或者说可能会引发学习的倦怠感。实训课的考核方式多以任务或项目成果汇报的方式居多。然而压力学习和考试也可以正向的驱动学生更好的完成任务,保证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普遍性的事实。
四、考核以成果呈现为中心:模块和综合考核
一直以来各种关于考核或评价方式的研究和讨论都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其原因就是没有一种考核方式能尽善尽美,尤其是实训课这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问题解决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如何考查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更是一个令很多教师困扰的课题。结合专业实训教学的实践,考核以应成果呈现为中心,将模块考核和综合考核结合起来。
1.模块考核———注重反馈。首先,课程的考核与课程的内容设计和教学方式结合起来。比如模块化任务驱动的教学,其考核方式首先要以成果呈现为依据,注重过程考核中的每个模块和任务的完成度。其次,对学生成果的呈现要有反馈,讨论和分析问题。实训课相对于理论课来讲,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发生改变,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和设计者首要的任务是任务模块设计,呈现任务,明确考核方案。学生作为任务的接受者、完成者要分析任务和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制定脚本和成果呈现。这一过程也是一个系统教学过程。因此,在每个单元模块的成果呈现后除了评价外,还应讨论和分析问题,以期学生自我反思,完成能力的自我延伸。
2.综合考核———多元评价。模块化教学看似零敲碎打,非线性分布,模块即任务,任务即项目,但其实无论是语言运用还是商务活动都可以形成由一个个任务链构成的线性流程。因此,实训课应在考核上加入综合考核这一模式,让学生将各个模块的任务链接起来完成一个大的项目或任务,在综合过程中解决小范畴的问题,提升学生综合设计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这一点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考核类似,只不过更强调考核与教学本身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此外,要进行多元评价。模块化教学与其他学习不同,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思维活动的单元。看似简单实则有复杂的思考活动,因此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通过学生完成任务来考查学生的能力表现,并关注学生完成任务的思维过程。”[1]对思维能力的评价也需要酌情给予考量。
五、存在的问题[本文转自wWw.dYLW.nEt 第—论文网代写高等教育论文]
总的来说,实训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关键能力的重要课程体系,但却较难把握和做出成效。尽管实践教学在理论设计和推进层面,通过各种手段和改革能较好的兼顾到能力的培养,知识和技能的融会贯通。然而由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差异,难免不流于形式和理论建设层面,在人才质量检验的环节上就出现了不适应,如语言表达能力不达标、任务完成时的协调性不够,学生更偏于日语学习而忽略商务方面的学习,融合不够,重视不够等等。此外,实训课不能单兵作战,它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一个环节,需要学生首先具备良好的知识和素质基础。但实训课可以通过分层分段的教学设计,模块化教学以及积极合理的考核方式弥补这些问题。而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做到真正衔接起来还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尝试找到更好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