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党员服务社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服务意识认识不到位、内容单一缺乏可持续性、制度保障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构建大学生党员服务社会的长效机制,必须完善高校组织部门的运行机制,健全大学生党员服务社会的保障机制,探索创新服务的新途径等。本文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介绍其以“五进之进社会”为手段,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构建大学生服务社会长效机制的做法、经验以及成效。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构建;机制
作者:奚少敏(广州工商学院,广东广州510850)
新形势下,传统的、单一的、不连贯的,甚至行政色彩过浓的实践服务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高校必须通过构建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长效机制,使社会实践服务群众化、基地化、制度化、内容意义化,为大学生党员提高党性修养,认识国情,实现全面发展提供平台和活动载体。广州工商学院(以下简称“广工商”)以“五进”(进课室、进图书馆、进实验实训室、进体育场馆、进社会)为载体,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构建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管理体系、健全保障机制、丰富实践内容、以项目创新带动组织创新,以传承红色基因、扶持乡村教育、协同在地服务、营造校园与周边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等项目为依托,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
一、构建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服务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一)构建长效机制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党员服务能力和水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高校通过构建科学有效的机制,鼓励指导大学生党员要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从而达到锻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目的。但实际上,大部分高校在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机制建设、资金与人才保障、服务项目创新等方面显得实际经验不足。因此,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服务需要进一步在理论上沉淀提炼、在实践中创新与转型,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二)构建长效机制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党员全面发展
大学生党员利用专业知识与技能,在闲暇时间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体察民情、关注民生、认识国情、深入了解基层、联系服务群众,既是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经常性教育,培养大学生党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由于目前绝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都是由党组织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直接管理,这种组织动员方式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着行政式命令的色彩,其部分大学生党员以完成作业的心态去参加服务,甚至出现了有的学者提出了其实践存在“作秀、加负、变味、垄断”四个偏差。因此,以提升大学生党员的认识、满足大学生成长需求等为出发点,构建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增强教育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二、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服务的现状
一方面,为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同时满足大学生成长的需求,广工商基本实现了各基层党组织建立大学生党员服务队的全覆盖。经过几年的发展,先后创立了校级示范队伍——青春梦党员实践队、会计系缘梦公益团队、工商系爱启航服务队、外语系蓝精灵实践队、计算机系微光服务队、经贸系心冉梦实践队、物流系扬帆梦之队等,每年寒暑假、小长假以及平时周末,各个队伍都会参与学院内外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服务,服务领域涉及城市文明建设、敬老助残、支教助学、生态环保宣教、红色基因传承保护、政策宣讲、社会考察等。广工商党委通过设立专门的经费预算,成立校级组织部门(大学生党员实践中心)以及基层管理部门(各二级学院学生党务中心),鼓励各队伍以项目化运营的形式开展服务,运用新媒体等媒介,总结巩固实践的成果,形成了大学生党员共建“新丝路行动”“保护红色资源,传承革命记忆”“中国梦·井冈情”“雏鹰展翅”“乡村教育计划”等特色项目,建立了一套规模化、常态化、社会化的服务模式。
另一方面,为全面准确地掌握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的现状,笔者通过与学院内各大学生党员队伍的负责人访谈了解到,目前几个较为成熟的队伍均出现了社会实践服务项目领域不宽,项目设计创新意识不足;有效资源较为缺乏,活动经费支持与物质保障有限;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不够健全,运行效能略低;激励与约束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个别活动流于形式,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管理部门多头,骨干人员流动性较大,缺少延续性管理梯队人员等问题。
三、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服务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意识不够强,行政色彩过浓
由于大学生与社会的“半隔离”状态以及目前90后大学生群体本身的特殊性,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服务很多情况下都免不了政府的参与或者学校党政部门的指导与干预。也就是说,不管是在服务对象资源方面还是项目运作资金方面,大学生党员都会过分依赖学校的支持,造成大学生党员的服务领域和项目类型大多数都围绕着学校安排来开展,导致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服务时出现“要我去”而不是“我要去”的现象,存在敷衍等不良心理,使实践陷入了行政色彩过浓、地位被动等困境。
(二)实践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与可持续性
由于高校没有常态化地对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党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大多数都是以动员讲话、经验分享等方式进行培训,往往基于任务性地、走马观花式地完成培训工作,没有建立有针对性和常态化的培训体系,缺乏专业化、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导致大学生党员没能利用专业特长,结合专业优势,根据被服务者的需求开展活动。大部分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多利用寒暑假短期支教、返乡调研、入户慰问探访、红色基地参观学习等为主,服务内容较为单一,参与面窄,多停留在层次较浅的便民服务或者政策、环保、安全等宣传教育上,项目化程度低、项目设计不够创新且不突出可持续性发展。
(三)服务机制不健全,缺乏制度保障
目前,中央对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出台统一的要求和明确的制度,各级教育部门也只是号召要求学校组织大学生党员开展实践活动,但并没有下发相关的服务机制,仅以活动要求的形式规范其行动保障其效果,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同时,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的激励方式一般由学校领导机构来决定,而大部分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手册、综合测评办法等相关规定中,很少有对其实践活动做出必要的单独的奖励规定,不仅激励机制不健全,还会由于经费来源单一经常出现经费支持与物资保障不足短缺的状况,致使很多服务活动难以实现计划目标,打击其积极性。另外,由于大学生党员在开展活动时,组织部门极少明确服务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大学生很容易被当作免费的劳动力来对待,其权益保障不明确甚至受损。
四、构建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议
(一)完善组织管理机制,建立培训体系
基于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要求,高校要以构建“大思政”格局为契机,联动党群部门、教务部门、思政部门、学生实践部门,以校级党委+二级学院党总支+学生党支部的三级组织,开设社会研究方法、志愿服务项目等选修课程,建立以党政领导与社会导师为顾问团,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思政课教师为指导老师的人力资源师资库。在培训方面,针对学生的培训需求以及专业化的不足问题,理论结合实践、线上结合线下、分散结合集中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知识和技能培训;同时,邀请各类专家作形势报告以及行业分析,加强大学生党员对社会环境的认识。
(二)建立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
高校要整编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相关档案,建立活动效果评价体系,把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次数与时长、活动效果、服务评价、可持续性发展等纳入评价范围,增强服务过程中的激励功能,实施多样激励形式,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党员社会服务考评体系,把其服务成效纳入学生综合测评、各类评奖评优、升学就业推荐等的考核指标,传播优秀事迹,树立榜样的力量,保持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完善学校层面的保障制度,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加大大学生党员实践在各类活动中的保障力度机制,如经费保障、物质保障、权益保障等。
(三)创新服务项目设计,搭建服务实践基地
首先,大学生党员要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加强调研和分析,根据群众需求设计服务内容,把社会需要与大学生成长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对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进行明确的计划,追求新知识的科学创新和实践检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快自身社会化进程。其次,高校要鼓励大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与专业优势,将大学生党员实践活动进行项目化管理进而形成品牌;基层党组织加强对大学生服务内容涉及的指导,了解各项活动和服务情况,及时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提升组织效率,积极总结原有的项目经验,优化老项目,创建新项目,逐步拓宽服务领域。最后,高校还要积极开展对外联络,争取政府、事业单位、名企、NGO组织等外部资源,实现团结合作、资源共享、资金技术物资等支持,同时加强与媒体的联络,建立社会资源共享体系,营造“多赢”的局面,推动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