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技术学论文范文,教育技术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教育技术学创新实践影响论文(共3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12-21
  • 阅读量147次
  • 评分0
  • 0
  • 0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现在非常受欢迎的学科,同时也是很多高校都特别重视的课程之一,知识可视化、网络资源开发都是和教育技术学离不开的,本文就整理了关于教育技术学的论文,来供大家欣赏。


  第1篇:移动互联网对教育技术学的影响


  徐淇钰(武汉市第二中学,武汉430010)


  摘要: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时性、便携性、精准性等显著特点将学习者、学习资源等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深刻影响了人们的学习和生活。移动互联网技术从泛在学习、微课模式、课堂选择、学习模式等四个方面对教育技术学产生了深刻影响,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的深度融合极大促进了学习资源系统化、学习软件多样化、学习人群多层次。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教育技术;影响;展望


  1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1.1终端设备的革新


  十年前,网络终端设备主要是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这两种终端设备携带并不十分方便,进行移动学习的效率不高。当时存在的PDA价格昂贵,在学习中应用代价太大,无法普及。近年来,Android操作系统的出现,带动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发展,基本上所有家庭都拥有装有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这为移动学习带来了便利。现代智能手机可以支持查看多种媒体,如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这些媒体资料存储下来,并进行处理和发布。


  1.2网络带宽的提升


  现代的网络带宽已经可以容纳高质量视频的传输,其他媒体的传输就更加没有问题了。现代的移动网络主要包括WiFi和4G网络。WiFi不仅仅在家庭中得到了普及,在公共场所中基本上也实现了全覆盖。WiFi能够保证访问带宽的前提下,实现多人同时在线,同时满足成百上千人的娱乐和学习所需。移动数据网络从2G到3G,再从3G到4G,每次更新换代都使链接稳定性和传输速度得到质的飞跃。目前的4G网络可以在理论上实现12.5MB/s~18.75MB/s的下行速度,在线学习能够保证资源传输速度和稳定性。未来几年将进入5G时代,那时的移动数据网络将更加高速。


  2移动互联网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2.1实现了泛在学习


  泛在学习是指学习者将学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泛在学习的核心在于资源的提供。只有获得必要的学习资源,学习者才能有效学习。虽然泛在学习理论研究已经开展了几十年,但是具体的实践却非常少,原因就是学习者得不到必要的学习资源支撑。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泛在学习成为可能,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借助无线网络快速访问互联网络,获取学习所需的各种资源。各种APP不仅提供了学习资源,还对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了调控服务。比如,慕课(MOOC)是一种新型的网络学习模式,大部分慕课网站提供了相应的APP。学习者通过注册加入课程学习,可随时打开APP观看微课视频进行学习。慕课APP还提供了学习情况记录、作业批改、评论区讨论等服务,方便了学习者的泛在学习。


  2.2发展了微课模式


  微课是时长较短的教育视频,其针对某一教学内容所设计,包含了文本图片资料呈现、教师讲解、简单有效的互动等内容。虽然微课引入我国已经很长时间了,但是一直应用较少。直到移动互联网发展起来,微课应用才成为常态化。学习者可以借助智能终端设备,通过移动互联网登录微课平台,观看微课视频进行学习,如上面所说的慕课(MOOC)就是以微课为基础的网络教学系统。还有许多教师在具体学科教学中尝试应用了微课,制作微课让学生课外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答疑解惑和问题讨论。这种微课使用方式促使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诞生,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时间,让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得到真正的发展。可以说,移动互联网为微课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比如,江苏省泰州市教育局建设的《泰微课》APP提供了各学科大量的微课视频,学生在课后使用智能手机选择内容学习,可以起到强化巩固的作用。移动互联网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泰微课,为该项目的普及做了铺垫。


  2.3增加了课堂选择


  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讲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技术手段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变革。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选择。第一,增加了资源的收集方式。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的流程都是教师设计好的,学习资源也是教师事先收集并处理好的。而移动互联网络可以让教师在课堂上随时使用网络来支持教学。这种收集方式能够带来原始信息资料,让学生了解信息的挖掘和处理过程,对学生的知识建构十分有好处。第二,增加了信息的交互方式。过去我们片面地强调信息的获取,实质上信息的展示和分享对学习者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移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信息发布和分享的可能性。目前的网络学习平台和学习社区的大量信息是学习者通过移动互联网络发布的,移动互联网让学习成为分布式体系。


  2.4涌现出多种学习模式


  目前,慕课、翻转课堂、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分布式学习等教学/学习模式层出不穷,这些都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些分支内容。移动互联网对这些教学/学习模式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比如,移动学习的概念在几十年前已经提出来了,但是一直没有在教育中占据一定地位,这和移动学习需要支撑条件有关。学习者在移动环境中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收集有用信息是非常有必要的,移动互联网具有持续、移动两大特征,决定了学习者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获取有用信息,进行移动学习。目前,有许多支持移动学习的商业APP已经非常成熟。如用来学习英语的扇贝单词,支持制定学习计划、学习提醒、复习提醒、学习签到、复习检查等功能,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所学习英语单词,扇贝单词还支持学习的大数据监控,帮助学习者了解自己的能力水平。


  3移动互联网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展望


  3.1学习资源系统化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出现,适应了知识价值时代。由于知识的价值被逐渐重视,会吸引更多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进入到学习资源的建设中。目前,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基本上都是呈碎片化分布的,不利于学习者学习。未来,网络学习资源一定会系统化,学习者通过这些学习资源可以系统地了解某门学科的全部知识,促进学习资源系统化。


  3.2学习软件多样化


  移动互联网的带宽越来越大,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获得和桌面终端一样的体验。在移动互联网中将诞生越来越多的学习软件。有些移动学习软件仅仅提供学习资源,有些移动学习软件主要提供学习交互服务,有些学习软件可以综合地提供完整课程。移动互联网促进学习软件多样化,为学习者提供了选择空间。


  3.3学习人群多层次


  在不久的将来,移动互联网接入成本肯定会趋近于零。由于价格低廉,链接方便,学习者更愿意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交流信息。通过移动互联网学习的人群将是多层次的,可以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也可以是已经工作的成年人,甚至是退休的老人。学习人群多层次化,也会促进移动学习提供商的发展和成长,其在获得较大利润的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综上,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时性、便携性、精准性等显著特点将学习者、学习资源等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方便了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教育技术领域的学习方式、教学模式、教育理念等都和移动互联网有密切的联系。可以预见,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将会使教育技术发生多元化的变革。


  第2篇:协同培养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探究


  戴心来,王婷婷(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81)


  摘要: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基于协同理论构建了高等院校、中小学和企业在内的实践创新能力多元协同培养体系,并结合实践能力结构特点,提出了“分层渐进”的能力培养方案,以期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绩效。


  关键词:创新能力;协同培养;教育技术学


  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及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等发展战略的提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实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教育部相关文件明确提出要“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转变”,要“组织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1]。教育技术学是建立在实践应用基础上的学科,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应成为其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为此近年来许多学校从课程体系建设、实验教学、教育实习、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2-3]。然而,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仍是困扰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我们认为,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高等学校须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来构建高校、企业与学生间的互动系统,充分发挥协同培养的纽带作用,使教学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学校与企业、创新与创业密切关联,形成良性循环。本文基于协同的理念,以人才成长和就业需求为导向,探究如何构建包括高校、中小学、企业等在内的协同体系,以共助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


  1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与协同理论


  1.1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实践创新能力”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研究热点,对于它的认识不尽相同,但实践能力是其基本出发点。通常实践能力被界定为“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4],其形成是一个涉及生理成熟、经验获得等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且与个体的实践知识、内隐知识、个人价值向度和文化背景有较大的联系[5]。对于“实践创新能力”的认识,一种声音认为它是实践能力的纵向发展与提升,将实践能力划分为基本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3个由低到高的层次,其中实践创新能力是实践能力达到高级阶段的集中表现,是“大学生运用已经积累的丰富知识,通过自己不断地探索研究,在头脑中形成独创性的思维,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它是实践能力的横向扩展与融合,将实践创新能力视为能力与素质、创新与创造、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多个概念的重构,由实践创新品质、实践创新技能和实践创新环境3个部分构成[7]。针对当今社会人才的需求特征,我们认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综合考虑2个方面:既要将实践创新能力作为实践能力在高级阶段的集中体现,同时也要将实践兴趣、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等纳入培养范畴。本研究将实践创新能力界定为大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个体有意识的不断实践探究,在头脑中形成独创性的思维,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涉及心理与行为2个层面。


  1.2协同理论及其对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启示


  协同理论(cooperationstatement)也称“协同论”或“协同学”,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创立的一种系统科学原理。主要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己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描述了各种系统和现象中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共同规律[8]。其中协同的概念即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结果是产生了1+1>2的协同效应。该理论强调有序结构出现的关键在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要素)之间能否协同,这种系统思维、协同效应的思想可为解决大学生实践创新培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思路。


  目前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普遍存在着培养内容结构松散、缺乏递进等问题,造成学生能力培养呈现断点式。一些学校将实践能力的培养寄托于课程自身的实验教学,但这类课程大多实践性偏弱,创新性不足,综合实践课程的戛然而止必然造成相关能力培养出现断点。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合理规划、渐进展开,为此有必要构筑其能力培养的内部有序结构,以确保能力养成的连续性[9-10]。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在基本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且以实践创新品质培养为基石并贯穿始终,形成基本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层级培养结构。


  协同理论对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体系建立亦具有重要启示。作为省属综合性大学,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定位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以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以往多以政策为导向制定培养目标,缺乏对市场需求、行业标准等价值元素的认知,必然导致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不足。而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就需要高校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对能力培养各要素间的关系开展研究,以促进各要素的全方位协同,产生“协同效应”。即基于市场导向,建立起涵盖教学(包括课程目标、课程体系、师生和资源等)、科研的内部协同以及高校与企业、中小学等外部协同的完善协同体系,多方联合共同致力于提升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2多元协同培养体系的构建


  基于协同培养的理念,充分挖掘学校内部协同与外部协同的优势,构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元协同体系,如图1所示。学校内部协同包括实验教学体系内部的协同、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外部协同主要包括高校与基础教育的协同、高校与企业的协同。


  2.1实验教学体系内部协同,构筑实践能力培养基础平台


  实验教学体系即指本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其内部协同包括目标协同、课程协同、师生协同和资源协同。


  (1)目标协同。即指实验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与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相一致。教育技术学是在长期的教育积淀中,不断吸收现代教育与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并受到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推动和影响,在实践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门新兴的应用型交叉学科[11]。其专业在社会岗位分布较为广泛,包括基础教育领域、高等教育领域、企业培训、教育产品研发等,这对学生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能力要求,实验教学目标即要面向相关行业人才评价标准及岗位需求而制定。


  (2)课程协同。教育技术学的交叉性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实验课程的设置既要体现科学的知识体系和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也要注重课程间的内部关联,强化专业课程之间实践知识的整合,形成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并通过模块课程组合来契合不同企业、不同岗位对专业化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3)师生协同。即将教师素质的提高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效结合,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有赖于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高低,应着重培养和提升教师的学术经历和企业经历双重素养,为开展创新教学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在观念和实践上实现“重教”到“重学”的转变,即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建立良好师生的协作关系,平等交流、彼此信任,在和谐氛围中助力学生的发展。


  (4)资源协同。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养成还有赖于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通过创新实验室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将各种教学资源协同利用。2008年学院获辽宁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依托于“中心”的五大教学实验室(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教育视频与多媒体作品制作、教育网络技术和校企联合实训实验室),使实验教学资源对本科生全面开放,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


  2.2教学与科研协同,促进实践能力的高阶发展


  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单纯依赖于课堂教学,也需要倚重科研来助力,作为教学的“源头活水”,科研有助于为教学注入“灵魂”,并将学生的能力提升到更高层级,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思维亦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发挥教师的科研优势,鼓励其将新技术、新成果引进实验室,开发研制和更新改造实验项目,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教育技术实验实践教学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实践密切联系。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训练、开放实验室项目和各种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活动中。在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中,通过论文选题、文献查阅与综述、课题设计、论文撰写与答辩等系列环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形成良好的科研素养。开放实验室项目具有实用性与综合性特点,强调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12]。参加各级竞赛是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锻炼与检验的良好机会,如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即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通过作品制作、评委答辩等参赛体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


  2.3高校与中小学协同,提升信息技术学专业任职教师上岗能力


  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一是面向中小学培养信息技术教育人才,包括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人员与研究人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与技术支持人员。与基础教育学校合作建立教育实践基地,一方面高校专业教师主动参与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研究,为一线教师提供指导,为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提供支持;另一方面本科生通过到当地教育部门、中小学进行实习观察,跟岗实践等活动,不仅使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而且使学生在校期间即获得一定的教育实践体验,提高了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上岗能力,缩短了入职适应期。此外,应加强与各级地方政府教育职能部门密切合作,如电化教育馆、区县信息化中心、教育技术中心等,扩展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平台。


  2.4高校与企业协同,培养契合企业需求的创新人才


  高校与企业协作可以实现互为双赢的发展战略,一方面信息技术企业、教育电视台等行业名企具有技术、师资、设备、项目和资金等优势,并为大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情境,培养了学生的媒体制作技术能力,有效保障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符合行业要求;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开放实验室帮助企业运作商业项目,在增加企业效益的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不出校门即可接触先进信息设备、参与真实项目的机会,成为了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如香港科讯交流有限公司“科讯人才培训基地”、大连元众创意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元众影视广告制作基地”进驻校园合作项目的开展,为在校内实施创新人才培养与技术培训基地建设提供了新模式,它突破传统的只在校外专业实习的方式。多样化协同培养平台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支撑,建构校内外实践双基地,既重视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也强化校内实践基地的功能,并通过双方协同培养机制的建立实现互利共赢。


  3多元协同体系下“分层渐进”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实践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且须遵循能力结构特点。以多元协同体系为支撑,依据实践能力的结构层级,将大学学习划分为3个阶段:1—3学期为第一阶段,4—6学期为第二阶段,7—8学期为第三阶段,实现了“分层渐进”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如图2所示。


  第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实践创新品质的培养。初期多以课堂理论教学和课程的验证性实验为主,包括教学资源的分类和搜索、常规教学媒体的使用、软件系统的操作等,在增进基本理论认知的同时侧重基本实验技能与数据处理能力的训练,并形成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在此基础上开展专项技能实践,通过某种技能课程学习如平面设计、flash动画制作、摄影技术、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非线性编辑等,主要掌握此种媒体的特定专题资源设计与制作技能。对实践创新品质的培养是这一时期另一重要任务,实践创新品质包括实践兴趣、实践动机、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等,是实践活动开展的强大动力。如针对实践的兴趣培养,由于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型交叉学科,初学者对其认知度不高,通过设计参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观看高年级获奖作品展以及聆听专业教师精彩的信息化教学方法等体验式学习活动,使学生切身感悟到教育技术学科的魅力,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兴趣明显提高。值得说明的是,在人才的成长与培养过程中,实践创新品质是实践创新能力的主要组成,其培养应渗透于整个大学阶段。


  第二阶段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主要面向开放设计性项目,以多门课程的综合知识为背景,体现了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设计方案、试行调整,最终创造性地完成实践项目,该过程增强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也强化了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这一阶段通常需要教学与科研协同平台的支持,如通过动态网站制作、影视作品创作等综合性课程夯实实验技能,同时创造机会让学生广泛参与一些课外科研、实训项目、技能大赛等活动,助力其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近3年来,教师指导本科生在省级以上计算机设计大赛中获奖32人次,其中12人获国家级的大学生设计竞赛奖,作品“汉字文化”获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一等奖。


  第三阶段主要面向就业岗位需求,培养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利用高校与地方中小学校、企业的协同创新平台,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接受历练,在解决具体行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强化了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及处理较复杂的具体问题的能力。由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社会岗位分布广泛,需要灵活处理各种能力培养相对接问题,如在教育实习中,需注重教育技术专业师范生职前培养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要求的有效衔接,而在企业实践中,校企间的协作机制成为毕业生实践能力符合行业要求的有效保障。这种情境的真实性、问题的具体性有利于学习者激发学习动机与保持探究状态,并逐步在头脑中形成独创性的思维,促进了实践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对这一阶段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形成重要支撑,提升了毕业论文质量。


  4结束语


  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合理规划与设计。以协同理念为指导,突破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机制壁垒,实现了校内外资源的有机融合,多方协同共同致力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依照社会发展对教育技术学人才需求及本专业应用型交叉学科的性质,结合实践能力的结构层级以及课程教学与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时期与阶段,提出了“分层渐进”的协同培养方案。实践表明,这是一条由课堂教学到项目开放再到岗位就业的人才推送路径,助推了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最终毕业生与社会的有机融合。


  第3篇:教育技术学专业“诊断式”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李琼1,赵东晋1,梁伟2(1.红河学院工学院;2.红河学院学生处,云南蒙自661100)


  摘要:通过对红河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教学实践的现状分析,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要求为契机,以“做中学”的教育思想为指导,通过“诊断式”实践体系构建的试点研究,提出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体系的构建方式,以期优化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诊断式;实践体系;实践方案


  0引言


  实践教学是本科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教高[2001]4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和教高[2005]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都将大力加强实践教学作为重点内容来阐述。党的十八大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对于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而言,实践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就业能力。教育技术学专业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类课程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但还未饱和的该专业就业岗位却承载着极大的竞争压力,笔者通过对用人单位和地方本科院校历届毕业生的回访调查,提出“诊断式”实践体系构建的方式,着力于改革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体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优化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1现状分析


  红河学院地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东郊,现有62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史、法、理、工、农、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10大学科门类,已经形成多科性的本科专业体系。2000年教育技术学专业成立并招收了第一届三年制专科学生,2004年迎来了第一批四年制本科生,至今已有9届本科毕业生,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和对毕业生的回访调查,我们发现,教育技术学的本科毕业生就业面非常广,而在各个就业领域,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学校教育技术中心技术人员,电视台摄录编人员或是广告公司设计师而言,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亟需提高,对于这样一个年轻的交叉学科来说,满足社会需求是人才培养效果考评的重中之重。


  在《红河学院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体系分五大块,分别是:课程实践、项目实践Ⅰ-Ⅳ、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课程实践主要指专业课和平台课中的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项目实践Ⅰ-Ⅳ是针对社会需求,动态地对学生进行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和广告创意等方面的专项训练,从第3-6学期依次开展;专业见习包括小方向分散见习和集中见习两个环节,一般在第7学期完成;第8学期安排专业实习6周;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在第7学期初开题,第8学期中期进行答辩。经过几轮的教学试验,我们发现,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体系弥补了大学课程理论和实践脱节的不足,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但在实践管理、实践内容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1.1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实践的场所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实习”时间安排为6周。在美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之后,将原来的单一集中实习方式调整为连续性、阶段性实习方式,使实习的时间得到提前和延长;在英国,要求不少于20周的见习和实习;法国也不例外,自80年代中期实行连续性实习,共86学时,占两年培训总学时的25%[1]。对比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我国院校的实习时间明显少了很多。


  究其原因,大多数地方院校都存在实践过程中管理难度大和经费不足的共同问题。目前完全开放式的个人自主实习,实习鉴定的真实性只能凭借学生的诚信度来考量;而学校安排的集中实习,因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实践过程的经费投入有限,加之很多地方院校所处的城市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实习基地承载的学生人数有限,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1.2实践内容和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生本科学习过程中的《项目实践》Ⅰ-Ⅳ。通常,这些项目实践都是以虚拟任务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任务进行过程中,教师常采用周进度检查制督促学生,学生的学习时间较为灵活。但有一个弊端,那就是教师很难判断作品是否系学生独立完成。除此之外,学生中不乏有为学软件而学软件之人,不重视任务的需求分析,照搬照套,学以致用的理念很难发挥,导致实践技能的可移植性较差。


  (2)专业见习。通常,专业见习采用小方向分散见习和集中见习相结合的方式,小方向分散见习是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兴趣爱好安排到学校签约的中小学校和电视台等传媒机构实习基地跟班学习;集中见习则是由专职教师带队到实习基地参观、参赛、交流学习,了解各领域的工作流程和社会需求等;理论上,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见习方式为学生的职业体验提供了平台和保障,但具体实施下来大家发现,只有部分学生能融入实习基地的工作、环境中去,其他学生或因不重视或找不准自己的位置慢慢成了“旁观者”,不愿和指导教师交流,更不会主动争取实践的机会,和专业见习的初衷相去甚远。


  (3)专业实习。近两年来,专业实习也由原来的统一集中实习调整为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或参加学院安排的集中实习。选择自主实习的学生大多是到有就业意向的单位和部门去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每周至少和系主任、指导教师汇报一次实习情况,作为实习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而学院集中实习是到校内外实习基地进行师徒“传帮带式”的专业实习,实行双导师制,即每个学生有教育技术系和实习基地指派的指导教师各一名,对学生的实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指导和评价。无论是学生的自主实习还是学院集中实习,实习时间均为6周(如将第7学期和第8学期间的寒假计算在内的话,自主实习的时间为10周左右,集中实习时间仍为6周)。在对往届学生的专业实习成果进行评价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到电视台等传媒机构实习的学生参与实践的频率较高,单独完成任务的机会也较多,而到中小学校实习的学生,实习内容以听课和试讲为主,学生除了课堂教学技能得到锻炼外,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特色难以完全体现。


  2“诊断式”实践体系的构建方式


  2.1“诊断式”的内涵


  辞海对“诊断”进行了如下定义:诊断是诊视而判断病情及其发展情况。大致分为3步:①收集资料;②评价资料;③分析推理判断。在本文中,“诊断式”是指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实践要素“把脉”,包括“诊断”实习基地的需求即社会需求;“诊断”实习基地对学生能力的满意度即社会对本专业学生的认可度;“诊断”现有的实践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的适应性等3个方面。


  2.2构建的方法及步骤


  在实践体系的构建中,依据“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化“实践”为“服务”,先以实习基地为对象实施“诊断式”服务计划,通过对实习基地的深入调研,结合教育技术学的专业特色,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制定科学可行的传媒机构实习基地、教育实习基地“诊断式”服务方案,并设计制作学生实践能力评价表,由用人单位和实习带队教师分别评价再对比分析,最后根据诊断结果完善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方案,对教育技术学现有的课程实践、项目实践、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等进行有机的整合,构建联动一体的基于“诊断式”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性实践体系,如图1所示。


  (1)方案设计阶段。前期调研,深入了解实习基地现状和需求,设计基于“诊断式”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体系方案;传媒机构实习基地“诊断式”服务方案、教育实习基地“诊断式”服务方案;设计学生能力评价表。


  (2)方案实施阶段。到实习基地开展“诊断式”服务,修改完善服务方案。试行实践体系,采用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实践体系和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评价,提出实践方案整改意见。深入研究方案试行阶段存在的问题,根据整改意见改进和完善实践计划。在实习基地再次试行实践计划,并收集整理试行资料和数据。


  (3)成果整理阶段。进一步修订实践计划,完善实习基地“诊断式”服务方案和学生实践能力评价表,形成“教育技术学专业‘诊断式’实践体系”、“教育技术系传媒机构实习基地‘诊断式’服务方案”、“教育技术系教育实习基地‘诊断式’服务方案”和“教育技术系学生实践能力评价表”等。


  3评价及总结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提出高校必须服务社会的要求,而加强和改进高校实践性教学,将教学实践和服务社会相结合,既响应了国家发展纲要中服务社会的号召,同时,“做中学”的教学思想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映射出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调查研究,本文提出“诊断式”的理念,通过全面改革实践方式达到理想的多赢状态,即:①学生变客为主,真正成为实践的主角,在实习中成长,学会运用系统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②实习基地解决了过去理论与实践脱节和请专家难,专家不了解本地情况等问题,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的职能,因地制宜,在诊断中帮助发现不足,找到症结所在,并协助改进;③高校在学生实习中践行服务社会的使命,同时在实习中“诊断”学生能力(即教学效果),“诊断”社会需求,“诊断”可服务实习基地的项目,“诊断”现有的实践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体系,进而完善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方案,用发展的眼光和具有前瞻性的培养思路,为社会输送有用之才。


  “诊断式”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体系以优化实践为目的,秉承服务社会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学以致用的理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实习基地开展专业实践,是一种新型的实践思想、实践体系和实践方式的统一;同时,又是现行专业实践体系的改革和深化。通过“诊断式”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性实践体系的构建,完善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体系,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事实证明,该实践体系采用“诊断式”在实践中服务社会,在服务社会中调整实践体系,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专业应用型人才,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