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继东 宋晓燕
[摘要]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对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教育不仅应关注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培养,更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作者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学生教育管理、校企合作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职业素养现状发展对策
[作者简介]宋继东(1976-),男,山东兖州人,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支部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宋晓燕(1977-),女,山东威海人,山东旅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山东 济南2502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压力干预与心理资本提升研究”(项目编号:J14WH66)和2014年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青少年教育科学专项课题“我国高职院校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4-ZX-22-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2-0115-03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众多高职院校为社会各行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但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加快,经济结构的不断深化,各行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高职教育正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已不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而应是全面提升其职业素养。
一、职业素养的概念
被称为世界“职业素养鼻祖”的San Francisco在其著作《职业素养》一书中这样定义:“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内在的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对现代企业来讲,职业素养就是员工在从事专业工作的过程中尽心尽力地追求自身目标与团队目标而需要的素质与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员工职业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与简单的工作量考核不同,职业素养不是以所做工作对个人带来的收益和影响作为衡量标准,而是以该工作对实现团队既定目标的影响程度作为衡量标准。
结合现代企业的岗位要求与考核标准,职业素养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职业知识与技能,表现为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掌握;二是职业意识与态度,是指员工心理上对专业和岗位的认识与关注;三是职业道德与精神,表现为员工价值观层面上,是内化了的,对岗位和企业的热爱与奉献。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在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建设、学生教育管理、校企合作等方面均体现着职业教育的特色。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更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关注普遍较少,在职业素养教育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关注不够。高职院校往往把人才培养定位于“关注市场需求,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学校的培养目标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而定,主要参照的是岗位对员工职业技能水平的要求。按此思路,高职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模式时自然将重点放在学生技能水平、应用能力的培养上,于是就忽视了学生整体素质、职业素养的提升。从2013年对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的统计与分析来看,高职院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普遍较高,但进入企业后流失率也较高,很多学生不能做到敬岗爱业,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与热情,所以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这正说明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仅重视学生职业技能,而对其职业意识与态度、职业道德与精神的关注不够。
2.课程设置偏重专业课,德育教育止于表面。目前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课程设置的依据多是学生应学习的专业知识与应提高的技能。高职学生人才培养一般为“2+1”模式,在校时间只有两年,总课时量有限。除按照国家规定必须开设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外,高职院校往往将有限的课时量偏重于开设专业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较多,进行的专业实训较多,但人文修养类课程接触较少。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思想政治类基础课、职业道德类专业基础课,但理论性较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照本宣科,课堂上的德育教育效果有限。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难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于专业的实践,也就很难对其职业素养的提升发挥作用。
3.师资建设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对教师职业素养缺少评价。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普遍强调专业知识的讲授与职业技能的训练,在师资建设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着力构建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又有较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师选聘与考核时,多关注其专业背景、从业经历,而对其职业态度、职业精神等关注较少,对其职业素养缺少有效评价。高职院校的很多教师来自企业,专业知识丰富,专业技能水平较高,但部分教师的文化基础薄弱,人文修养不高,授课过程中不去关注学生职业态度的养成,不去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教师对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作用有限。有些教师虽然来自本行业,却并不热爱自己的专业,甚至在授课过程中流露出对本专业的负面情绪,反而给学生的专业认知与职业态度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4.学生管理以严为纲,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职院校多起步于中等专业学校或职业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多沿用中专时期的模式,针对学生的纪律、卫生、H{勤等方面制定了规范标准,并严格贯彻执行。由于高职学生高考分数相对较低,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而在校学习时间又较短,这种以严为纲的管理模式成为维护校园秩序、快速提升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有力保障。但我们应该看到,高职学生正处于身体与心理趋于成熟的时期,他们充满活力与激情,个性张扬,独立自主,正是其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学生过于严格的管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过分限制或约束,会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其良好的职业态度与职业精神等的养成。
5.校企合作限于技能层面,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有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校企合作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上岗实训,时间一般较短;二是学生完成在校的理论学习后,进入企业集中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工作;三是学生与企业签订相关协议,在校内就开始接受企业培养,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专业岗位工作。虽然合作的形式不同,但均是以学生承担具体的专业工作为基础。学院采取这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其专业技能水平;企业的目的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简单有效的实操培训,有效解决部分岗位劳动力不足的现实问题。
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合作思路多限于技能层面,忽视了对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精神的培养。有些学生走上岗位后发现自己所做的工作与最初的理想相差甚远,身边又缺乏正确的引导,于是出现彷徨无助的状况;有些学生因每天从事简单而重复的工作,看不到未来与希望而对本专业心生退意。这也正是很多高职院校学生本专业内就业率不高,专业领域内发展缺乏动力的重要原因。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发展,各企业各岗位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基础上,更应关注其职业素养、综合素质的提升,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关注市场需求,以职业素养提升为人才培养导向。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满足企业需求的各行业领域内高素质、高技能型专业人才。关注市场需求,不应只着眼于有多少企业提出用人需求,学生的一次就业率有多高水平,而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所学专业内的就业率,并做好就业跟踪工作,全面、深入地调研学生在其专业领域内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调整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如果片面地以就业为导向,而不关心学生的职业发展,很难真正地满足企业不断提高的用人要求。高职教育的目标绝不仅仅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的企业劳动力,而是培养具有职业意识与职业态度,具备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高职阶段努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尤为重要。
2.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高职院校应以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为目标,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邀请行业专家、企业高管,与校内专业教师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针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从企业需求出发,从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论证,结合专业实际增加职业精神养成、人文修养提升等必修或选修课程,如职业形象塑造、服务心理学、行业发展史、历史文学赏析、音乐欣赏等课程。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思政课等德育课程作用,创新其教育模式,将德育教育丁作落到实处。按照国家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开设一定数量的思政类基础课与职业道德等专业基础课,但这类课的教学方式往往很僵化,教学效果不明显。高职院校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新德育课程教学模式。例如,将思政课课堂讲授与学生的公益活动实践相结合,把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表现记入其思政课成绩;将职业道德课理论与学生本专业的案例分析相结合,让学生在专业背景下探讨职业态度的养成与职业精神的塑造等。
3.加强师资建设,关注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师资建设是高职院校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各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工作,但不应只注重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专业教师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方面,教师选聘要增加对其人文修养、职业态度等项目的考察。高职院校教师选聘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各高校符合专业要求的优秀毕业生,二是社会上本行业领域内具有专业水平的管理或工作人员。不论哪条渠道,选聘时除了考察应聘者的专业背景、技能水平外,还应对其专业认知、服务意识、团队精神、职业成熟度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与分析。另一方面,教师的任职考核应增加职业素养评价因素,引导教师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对教师进行测评与考核时,应设立专门的人文修养、职业精神等考核项目,如教师道德行为规范、敬岗爱业表现、专业指导情况等,构建完善的学生评教系统,形成更加科学严谨的教师考核机制,引导教师职业素养的不断提升。
4.学生管理“以人为本”,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应“以人为本”,不仅要有规范的管理制度,更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一是努力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学校应有基于育人理念的精神与文化,各院系也应有符合各专业规范要求的特色理念与文化,共同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形成优秀的品质。二是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如成立“社团联合会”,引导学生自主创建各具特色的社团组织,并鼓励广大学生根据个人爱好,结合专业需求有选择地加入各大社团。学生在不同的社团中各负其责而又相互协作,不断增长知识,塑造自我个性,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三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有意义的校外实践活动,如贫困小学的支教活动、保护环境的公益宣传活动等。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认识社会,感悟人生,有利于学生情商水平的提高与责任感的养成。
5.以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为目标,深化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来讲,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直接效果是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但其根本目标应是学生职业素养、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表现为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对专业岗位从了解到适应,对所在企业从陌生到信赖,对所学专业从认知到热爱。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不仅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取得进步,更要在思想上、心理上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因此,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应转变观念,争取质的突破。一是合作企业的选择应谨慎,不仅要考察其专业技能水平,更应关注专业发展背景、专业环境、专业团队建设等情况。二是合作的过程中要注重企业先进文化的导入,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可以带着先进理念与文化走进课堂,学生也可在教师带领下深入企业开展交流。三是健全校企合作的监督与考核机制,增加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效果的评价。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校企双方应共同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共同对学生职业态度、职业精神的养成负责。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应作为考核校企合作效果的重要指标,指引着校企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方向。
四、结论
中国的国民素质在提高,劳动者的人文修养与道德品质在提升。高职教育需要快速发展,但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自我沉淀,不断总结与创新。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是新时代的专业人才,不仅要求专业知识与技能过硬,更应具有符合本专业要求的、优秀的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努力做好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工作,是各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也是其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