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价值多元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思考

  • 投稿Lanc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446次
  • 评分4
  • 59
  • 0

张桂叶 易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32)

摘要:在当今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的价值观选择易出现多元化倾向甚至出现偏位,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形势越来越严峻。全面了解高职学生价值观选择现状,科学分析其成因,积极探索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既是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价值多元;高职院校;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2-0153-03

当今社会是一个价值多元和价值共生的时代。在此背景下,高职学生价值观也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高职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与此同时,职场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取向代替学历取向成为职场的首选职业价值观和态度,并成为职业评价的首要目标。正确的价值观不仅是高尚职业道德的基础,也是制约个人未来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企业、社会、乃至国家凝聚人心、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全面了解高职学生价值观选择的现状,科学分析其成因,积极探索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既是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价值多元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

价值观选择的现状及不良影响

当前,高职大学生的价值观在总体上是好的,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总体上符合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但部分学生在价值观选择方面陷入了误区,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和挑战,价值观选择趋向多样化 社会环境是影响价值观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向世界敞开了大门,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传入中国,中国长期以来比较封闭、单一的传统价值观被多元价值观所代替。价值多元背景下,中国传统价值观,如谦让、奉献、勤劳、节俭、团结、助人、重义、轻利、利他、诚信等观点受到冲击和挑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集体主义”受到质疑和漠视。享乐、利己、自保、奢侈、重利、个人意识、追求权利等价值取向在学生中出现。大部分高职学生集体观念较强,热爱集体,关心集体荣誉,但部分学生集体观念淡漠,不遵守校规校纪,不参加集体活动。在公共场合,大部分高职学生能够做到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尊老爱幼,表现出了较高的修养和素质,但也有部分学生无视社会公德。多元价值背景下,传统核心价值观受到质疑和挑战,符合时代精神的新的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势必造成个人内心价值观选择的困惑和迷茫,理想目标定位的失误和不当,会影响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影响我国社会凝聚力和国际竞争力。

个人本位盛行,社会责任感淡漠 与集体意识淡漠、公德意识不强相应,当代高职学生在价值观选择方面更多奉行个人本位主义。虽然在总体上能够尊重和服从集体或国家利益,但其更多关注的是与自己实际利益关系密切的理想目标的实现,并不希望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当他人或社会需要其提供帮助或服务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是否能从中获得实惠,能获得多少实惠。部分学生在其个人利益与他人或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强调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来决定其价值取向与价值目标,不考虑或很少考虑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在个人理想的追求上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其理想追求也更趋现实化和功利化,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缺乏,甚至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如考试作弊、简历造假。因以自我为本位的价值选择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部分高职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以后只会考虑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不会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很难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也不会有真正的成就感。对用人单位来讲,不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难以形成真正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

职业价值观趋向功利主义 西方价值观的传播和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使得追求经济效益日益成为人们价值追求的主要目标。在这种注重实利、实惠的社会背景下,高职学生的价值观亦不可避免地受功利原则的强力冲击,在职业选择方面以个人需要为中心,在职业追求方面更注重职业所带来的实际利益和目标职业赋予自己的发展空间,把轻松的工作环境和丰厚的工作待遇作为择业的首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倾向强烈。在校学习期间,只重视专业课,而对人文素质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尤其是思政课重视不足。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固然必要,但社会最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现代高技能人才,高尚的情趣、健康的人格、高超的情商等人文素养是现代高技能人才最具竞争力的软实力,忽视人文素质的有意识的培养,可能造就的是一个知识结构欠缺、意志毅力不强、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发展空间狭小的学生。

价值多元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成因

高职学生身心特殊期的必然反映 高职学生大部分刚刚迈进成年,在生理上虽然进入了成熟期,但在心理上还不成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个性张扬,追求个性独立。他们虽然具备了基本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但还不定性,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且逆反心理较强,喜欢标新立异,比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但受阅历和经验所限,看问题比较肤浅,是非辨别能力不强,亟须加强教育和引导。

家庭教育的不当甚至缺失 家庭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也是唯一的终生教育场所。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价值观对孩子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先入为主和持续强化的作用。然而,不容乐观的是,价值多元背景下,已经高度社会化了的、总体取向功利化了的父母难免会把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灌输给子女。更有一些空巢家庭的孩子,长期与父母分居两地,造成了家庭思想教育的缺失,其价值观的形成难免会受到不良影响。

学校教育的空洞 纠正家庭早期教育的不当,弥补早期家庭教育的缺失,随后的学校教育应该是责无旁贷。但实际情况是,对于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大多采用的是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方式,空洞的说教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果,陈旧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无助于解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具体情况,更无法应对学生的疑惑和质疑。学生要么是知而不信,要么是知而不行,大大降低了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价值多元背景下,传统核心价值观“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经历的人,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包括利己、奢侈、享乐等一些之前备受谴责的价值观受到公开追捧,适应时代精神的主流价值观尚未建立。反映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道德的滑坡,诚信的缺失,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高职学生在网络、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耳濡目染这些现实,无疑会对之前已经接受和正在接受的价值观教育产生怀疑,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的效果。

价值多元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教育对策

尊重价值多元的事实和学生的多元价值选择 当今社会是一个价值多元和价值共生的时代,在价值多元的背景下,学生的多元价值观取向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尊重价值多元的事实和学生的多元价值选择是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时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价值多元背景下,教育者要正视多元价值存在的合理性,教育者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标准,帮助学生辨明多元价值的高低优劣,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选择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把自己的价值观或教科书的价值观生硬的强加给学生。

重视家庭教育在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 在一个人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以父母为首的家庭成员的影响和教育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如一张白纸一般、头脑中无任何是非观和荣辱观的孩子,助其形成其价值观的第一种力量就是家人的言行举止、是非取舍。因此,在早期的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首先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和荣辱观,并言行一致,切实践行,以榜样的力量和父母在子女心目中的自然权威严格要求,帮助子女建立正确的是非观,绝不无原则地溺爱、姑息、甚至纵容孩子。

发挥学校教育的核心作用 学校教育是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力量。因此,注重发挥学校教育的核心作用,尤其是发挥思政课在高职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思政课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在对高职院校学生政治思想课教学过程中,应力争避免把思政课当做一种单纯的政治传声筒或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课,思政课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应付考试,会答题,能拿高分,思政课说到底就是既要教会学生“做事”,更要教会学生“做人”,而这两方面绝不是学生考个好成绩就能达到目的的。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基础价值观教育。为此,首先,教师必须转换自己的角色,当学生价值取向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应帮助学生辨认其已有的价值观,辨别社会多元价值观的社会基础和其优缺点,帮学生确立恰当的价值标准。其次,教师必须要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更新教学内容,选择密切关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教学案例,真正帮助学生厘清在实际生活中有关价值选择的疑难和困惑。再次,改变传统的你说我听的教育方式,采取商榷、讨论、质疑、辩论、等方式,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协商的氛围。通过对话、交流等方式,相信学生会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注重教师的价值观教育。教师是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教育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人对教育内容是否真正相信,能否真正践行。在价值观教育方面,“身教”的教育效果比“言传”更重要、更有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考虑教师的在学识方面的优势,教师的言行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示范性,不管教师本人是否意识到,教师的言行、观念、思维方式、思想品质、知识结构甚至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等,无形中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教师的价值观成为影响学生价值观选择的重要因素。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学生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习得的价值观必然要经过社会的检验和重塑,如果学生先前接受的价值观得到了社会大多人的肯定,这种价值观才会最终为学生接受并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取舍的准则。反之,如果学生习得的价值观在社会上没有多少人奉行甚至受到大家的反对,这种价值观也会受到学生的质疑并最终被抛弃。可以说,社会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最后的但却是最重要的塑造作用。因此,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尤其应该注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积极培育和践行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抓好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增强社会认同感,把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和精神在人们心里播下种子并持续浇灌,使其能生根、开花、结果,并转化为崇德向善的实际行动。在此基础上着力加强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方面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同时,利用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积极宣传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孝道爱亲典型事例,在全社会宣传正能量、传递正能量、创造正能量。

结语

当前,职场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取向已代替学历取向成为职场的首选目标,职业价值观和态度成为职业评价的首要目标。因此,高职教育在着力培养未来高素质劳动者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更要把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态度放在首位。价值观教育既是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价值观教育应成为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曾辉.价值多样化背景下的学校德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1).

[2]宇文利.中国人的价值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1).

[3]曹福春.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8).

[4]欧阳华勇.高职学生价值观特点及教育路径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9(12).

(责任编辑:付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