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云南哈尼族箐口村水资源利用的启示

  • 投稿沐子
  • 更新时间2017-04-24
  • 阅读量617次
  • 评分4
  • 69
  • 0
管仲:“水者,何物?万物之本源也”[1]。水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但过多的雨水也会给人类带来灾害。每年入汛以来,连续强降雨天气导致全国多个省市遭受洪涝灾害,多地发生决堤、城市内涝及次生灾害,如山体滑坡、河流污染、交通运输中断、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洪涝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因此寻找一个有效的雨水管理策略,重构雨水循环系统成为当前城市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内在借鉴国外先进国家对雨水管理的经验之上,大力推广海绵城市试点建设。除了国外先进的雨水管理技术之外,中国诸多古村落中对于雨水巧妙利用的案例也是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典范。这些案例不仅是其民族智慧的反映,也对当代的城市建设以及雨水管理具有极大的启示。本文以云南哈尼族箐口村为例,通过对该村落的选址、布局及雨水管理利用手段进行分析,助力美丽乡村及海绵城市建设。

一、云南元阳哈尼族箐口村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箐口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东经1020 27´ -1030 13’,北纬220 49´-230 19´[2]。村寨坐落于半山腰,海拔1 500米,占地约5公顷,现有耕地总面积857.8亩,其中水田453.3亩,主要种植梯田水稻、玉米。全村有203户人家,900多人,98%以上村民都是哈尼族。丰富的自然环境,典型的哈尼民居,悠久的哈尼文化,使箐口村成为一座活的“哈尼文化博物馆”。

(二)自然环境

“哈尼”其义为“山居之民”,元阳箐口村地处哀牢山山脉,受红河、藤条江水系的深度切割,山高谷深。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雨湿润,年平均气温16.40C,最高气温32.40C,平均降雨量1397.6毫米,雨季5-6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以上[3]。土壤多为棕壤、红壤、紫色土等粘性较大、保水保肥能力较好的宜稻宜茶土壤。由于海拔相差较大,地形、气候、植被呈现立体性分布特征。多种地形、气候、土壤优势造就了箐口村得天独厚的生长繁殖条件。

二、箐口村的选址布局及水资源利用

正如《园冶》中所述:“园地为山林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山地环境变化多样,不仅是园林基址的首选,也成为择居的绝妙之地。元阳箐口村的选址与布局充分顺应了山地自然地形的特点,利用地形及气候的立体性分布特征,依山就势布置房屋、植被、给排水工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

(一)选址和布局

哈尼族村落在选址与布局时,大致将山体分为高山地带、上半山的“凹塘”以及中下半山三个部分,择优建寨。箐口村村寨建于半坡“凹塘”的向阳坡地,属于典型的哈尼族村寨选址(图1-图3)。正如哈尼族代代传唱的:“山头的地有一块,山腰的地有一块,山脚的地有一块,盖新房要找个好地方;山头爬坡太累气,山脚雨来水淹人,哈尼从肚皮中间生,就在山腰盖新房。再瞧寨头的山坡上,有没有十分密的神林;又瞧寨子的山坡上,有没有姑娘眼睛一样的龙潭水,滑亮的石头底下,是压着泉眼的地方。再瞧寨子的坡脚,有没有高大的万年青树。”[4]由此可见,哈尼族对村寨的选址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是哈尼族顺应自然的良好写照。在较为阴冷的高山区,箐口村保持着茂密的原始森林,这里云遮雾罩,降雨充沛,在林中汇成无数水潭和溪流,低山河谷的江河湖泊均孕育于此,是天然的绿色水库,因此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点[5]。但是高山区海拔较高、寒冷潮湿,猛兽较多,故不适宜居住。而中半山的“凹塘”,气候温和,地形相对平坦,是理想的居住地,高山森林流淌下来的源泉贯穿整个村庄,供居民日常生产生活。在低海拔河谷地带较为炎热潮湿,蚊虫猖狂,也不适宜居住。但正因为下半山湿度较大、温度较高的独特条件,却为稻谷生长创造了一个绝佳的环境,哈尼族人民便依山就势修筑层层梯田,构筑了闻名中外的大地景观,也是他们顺应自然合理改造自然的展现。箐口村完美地展示了哈尼族村寨森林——水系——村庄—梯田四位一体的有序布局,四者互相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居环境体系。

(二)箐口村水文化

2009年-2012年,我国西南多省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其中尤以云南旱情最为严重,干旱范围之广、时间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均为云南省历史少有,出现多条河流断流,水库干涸,粮食作物减产。然而,大旱似乎丝毫没有“眷顾”箐口村,清澈的流水一如往常地从森林中流淌下来,梯田里的稻谷、玉米依然充满生气,生态保护的价值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展现,这样的成绩要得益于箐口村独特的水文化。

水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环境的认知和调适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包括对水的信仰和认识、水资源的利用技术和水资源的管理制度三方面[6]。箐口村水文化包括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的利用及管理三个部分。

1.水资源的保护

哈尼古歌唱道:“有好山就有好树,有好树就有好水,有好水就开得出好田,有好田就养得出好儿孙。”[7]哈尼人深知水是湿地的血脉,也是梯田的血脉,而森林则是维护这一血脉的关键所在,于是哈尼族主要的祭仪“艾玛突”(祭寨神),实际是祭祀神林神树。哈尼族对森林进行明确分区:把高山森林划为水源林,村寨正前后的划为寨神林,村寨周围的划为防护林[8]。平时人们不得私自进入砍伐树林。同时,村寨会集中选举一到两名德高望重的村民做护林员,管理森林资源。除此之外,村民还形成了一套村民互相监督、村民对护林员的监督以及村民对破坏森林的行为举报三者合成的监督体系。哈尼村民对神林神树的崇拜源自于内心长久以来对自然的敬畏,限于村民的认识水平,其甲难免显漏出一些愚钝,但更多的是符合科学的生态理念。

2.水资源的利用

水是哈尼族最活跃的要素,潺潺流水从“龙林”中顺山而下,途经每一户人家,形成大大小小的蓄水池,再通过流水动力,带动和激活了水E、水磨、水碾等生产工具。最终将带有肥力的雨水及生活用水排放至下半山的梯田进行灌溉。箐口村水资源采用分级管理,根据水质和用途不同,共分为三个部分:储备水、生活用水、外排和灌溉水。

储备水是在泉水较多的泉眼上修筑水窖,水满自缢,保持活力,通常只有以下两种情况才会取用储备水:一是用于火灾救火;二是在旱季用作生活用水。另外一些泉眼上则修筑水客供居民日常饮用和清洗,通常这样的水窖都会以两井相连的形式出现,一高一低,位于上方的水窖用于饮用,下方的水窖用于浣洗,可以保证饮用水的干净卫生。除此之外,村民还利用地势产生的水能带动水碾、水磨等生产工具。最后,经过初级利用的水以及地表径流再通过沟渠运达梯田进行灌溉,形成一系列水资源利用链。梯田灌溉所用之水自山顶的森林之中,经过狭长的水渠最终进入梯田,运输过程中难免掺杂一些地表径流所携带的泥土和杂质,智慧的哈尼人民在梯田引水沟水源入口处设置3-5平方米的泥沙塘,用于泥沙的沉淀。回顾当下正在开展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管理模式,梯田系统、泥沙池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管理模式中的生物滞留池、沉淀池的理念如出一辙,都是通过微地形的营造,在源头分散调蓄雨水、控制径流,延长汇流时间,从而削减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3.资源的管理制度:木刻分水

虽然梯田之间阡陌交通,水沟纵横交错,但是由于梯田的面积不等,需水量也就不一。针对这一问题,哈尼民族开创性的提出了“木刻分水”制度,形成了从灌溉系统到水资源分配的一整套完整的社会规范。所谓木刻分水就是分量灌溉的水资源分配方式,利用木槽刻上刻度,每一刻度约四指宽,称为一“口”,将刻有不同大小口子的木槽放置在分水处,这样就实现了对水流量的控制。最后再根据每刻口所需缴纳的谷子数量,收取沟谷。木刻分水制度不仅有效的实现分流灌溉,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方式,使每一块田恰如其分的得到滋养,不多余,不浪费。

三、启示

(一)重视水资源利用,培植和弘扬水文化

哈尼族认为万物有灵,大地、雷雨、山川、水潭、森林等都有专神专管,尤其是水,哈尼族认为水对于本民族具有化育之恩,将其视为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由此衍生出来的各种节日、祭祀以及古歌代代相传。正是由于对神的敬畏约束了人的行为,形成保护自然的习俗。哈尼族经过长时间探索,在其他多民族水稻种植技术及管理制度的经验上,根据哀牢山特殊条件,融合本民族特色,最终形成别具风格的哈尼梯田水文化,使得水资源的保护利用不仅仅是一种制度的体现,更是一种民族意识、民族文化。因此,在今天的人居环境建设中,我们应该像哈尼人民一样,敬畏地对待自然,珍惜地利用水资源,倡导水资源保护的理念,研究水资源利用技术,并利用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尊重自然,创造可持续的人居环境

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共同作用形成某一特定的人居环境。箐口村四位一体的布局正是协调山地特殊环境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这两者关系的成果,成为一项杰出的大地景观艺术,屹立在哀牢山1300多年。高山源源不断的泉水、梯田丰产的粮食养育了代代哈尼人民。本着敬畏之心,哈尼族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了从矛盾到逐渐协调,最后相适应的转变,成为山地环境中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范式。

(三)因地制宜,实现低影响开发

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实践经验上,江南水乡圩田景观是将原有的自然湿地转变为人工湿地,降低了湿地的生态效益,随着圩田改造的肆意发展,出现了各种环境问题。与之不同,箐口村是将原本脆弱的山地环境,转变为生态效益较高的人工湿地。为了适应生活及农业生产需要,哈尼族在哀牢山原始森林开辟村庄及农田,开发后的哀牢山山顶仍保留大片原始森林,涵养和净化雨水。而低山区开辟梯田,在环境险恶的山地创造人工湿地,满足生活所需粮食的同时,还大大减少坡地的水土流失,减少场地开发带来的不良影响,可谓是最大限度地借助于自然力量的最少设计,达到与自然的合作共生。由于社会、自然条件的变化,现代的场地开发更复杂,矛盾更突出。因此需要对开发区域气候、土壤、下垫面、植物等进行详细深入的了解后,因地制宜地建立灵活的、地方性的低影响开发策略。

(四)多目标、多途径的雨水管理

将村庄布局在森林密布的山腰,农田布局在山脚,利用森林涵养水源,利用山谷汇聚地表径流,利用水的势能带动水磨等满足食物加工需要,利用蓄水池调蓄水量满足不时之需,利用梯田截留地表水,并最终让水回归自然。森林、水系、村落、梯田四位一体的布局不仅满足了生产、生活、娱乐等的多种需要,更维护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形成源头控制、中途转输、末端调蓄的雨水资源利用链,这种多目标、多途径、综合的雨水管理体系,为我们今天的环境建设尤其是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样板。

四、总结

人类的活动必然不同程度地干扰自然环境。哈尼族森林、水系、村落、梯田四位一体的布局,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在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同时,最低程度地干扰和改造自然,维护了自然水环境的良性循环。哈尼族对待自然环境所展现的智慧,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利借鉴。对箐口村择居和水文化的研究整理,有利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构建,对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水文化也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徐光有元阳箐口哈尼族村寨和环境的共生互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1

[3]王龙,王琳,李靖.元阳哈尼梯田保护与开发模式初探[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4

[4]白云昌试论哈尼族先民的生态观[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5]马建武云南少数民族园林景观[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6]郭家骥西双版纳傣族的水文化:传统与变迁一景洪市勐罕镇曼远村案例研究[J],民族研究,2006:2

[7]史军超.中国湿地经典——红河哈尼梯田[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8]张莉,童绍玉.云南省元阳哈尼族梯田水文化:传统与变迁[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4

作者简介:杨艳,苏州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马建武,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雨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