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国学教育论文范文,国学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国学经典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07-25
  • 阅读量190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其中包含积极的德育和美育营养,如宽和中庸的处世态度、仁义礼信的道德约束和胸怀天下的人格魅力等,是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有益材料。“国学经典导读”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精心优化学习内容,恰当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在经典研读和审美教育两个维度有收获。


  关键词:国学国学经典审美教育


  近年来,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国学热,比如各地中小学提倡国学教育,多家大学纷纷举办国学院及国学班,各种国学培训机构如“孟母堂”等全面开花,多家媒体还举办评选“国学大师”等比赛,甚至企业界用《周易》等儒家经典思想进行管理。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同时是学科规律使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中文学院开设了“国学经典导读”这门专业选修课,由笔者主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国学经典中的美育内容


  教育史上,德国哲学家席勒最早提出了审美教育(Aestheticedueation)这一概念。他从教育的根本目标出发,认为“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使人在其纯粹自然状态的生活中受到形式的支配,使其在美的王国所涉及的领域里成为审美的人。因为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不能由自然状态中产生”[1]。席勒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和儒家重视教化有许多共通之处。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本身就是伟大的教育家,儒家经典中包含了丰富的德育和美育材料,其中许多内容至今仍然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以仁义礼智信修身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人格之美。《礼记·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注:“此八者(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明德天下),大学之条目也。”[2]在儒家看来,修身是出仕的基础。修身的条目很多,仁义礼智信是基础内容。


  对于仁的道德内涵,孔子在《论语》中多有论述。他认为,“仁”首先是一种高尚的内在品德。如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又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其次,仁还是一种相处之道。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也许孟子的话最得孔子之旨。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尽心下》)许慎的《说文解字》说:“仁,人也,从二人。”孟子和许慎的观点是一样的。所谓仁,意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宽容和谐,是一种社会人际关系学,其本义实则具备人文主义的初步萌芽。孔孟的这一觀点对于我们今天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无疑具有不可回避的积极意义。


  所谓“义”,是和“利”相对立的概念,即抛弃个人的私利而追求个人价值或者社会价值。中国古代求义的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随处可见,如刘向的《列女传》专门辟有《节义传》一篇,用以表彰具有大义之行的古代杰出妇女。在儒家经典著作中,类似的记载屡见不鲜,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左传》中讲的“大义灭亲”的故事,也是这个成语的出处。《左传》隐公四年记载,卫庄公过于溺爱小儿子州吁,卫国有个大臣叫石碏,劝谏庄公不要这么做,否则会有祸害,但卫庄公不听。州吁从此更加骄奢淫逸,最后竟然杀死了哥哥卫桓公(即卫庄公死后传位给卫桓公),自己篡位。石碏看不过眼,又精心组织杀死了州吁,维护了卫国的君臣大义。他因为自己的儿子与州吁为友,也一并去掉。《左传》的作者借君子之口赞美道:“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至于信、礼、智诸观念更是中国传统美德。《论语》记载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载:“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車兒,小车无車兀,其何以行之哉!”(《为政》)言信之文,儒家诸篇多有描述。如《春秋》三传都记载了鲁宣公十五年宋华元和楚国将领司马子反结信而盟的故事。相反,对于那些无信、无礼及非明智之举的行为,古人则予以谴责。如《左传》记载郑武公、郑庄公为周平王卿士,后受到周王的不信任,于是隐公三年“周、郑交质(交换人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平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双方在交换人质的情况下尚且如此不信任,其背信弃义到何种程度。《左传》作者同样借君子之口批评道:“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礼仪制度更是儒家必修的功课,也是古人日常行为的规范准则。对于诸侯国交往中或者个人的失礼行为,《春秋》三传屡言“非礼也”,可见其重视程度。


  (二)中庸与特立精神的人格之美


  儒家要人“温良恭俭让”,讲究做个谦谦君子。《论语》载孔子“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即凡事不走极端,性格不倔强,孔子在弟子的心目中“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这些都很好地示范了儒家的中庸态度。但古代经典中集中阐述中庸思想的是《礼记·中庸》篇。


  关于此篇的宗旨与作者,郑玄的《礼记目录》说:“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3]按照郑玄的解释就是用中和的态度处世。后来宋代的朱熹和程时对其内涵又进一步进行了阐发。朱熹在《中庸章句》中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他又引用北宋理学家程时的话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4]北宋理学家的观点认为中庸乃是人间常道,反对异端,此说法或许不利于思想解放,但客观上也提出修身的中和之美。这和《中庸》篇本身的思想是一致的。《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谓“致中和”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就是提倡社会道德的主流回归,个人品德的正气彰显,从而形成一种雍容大度、谦让有礼的君子风度。提倡中庸之道绝不是是非不分,不讲原则,做个好好先生。其实孔子本人也很反对这种墙头草式的好好先生。他说:“乡愿(好好先生),德之贼也(是对道德的伤害)。”(《论语·季氏》)“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季氏》)对于有人认为要“以德报怨,何如”?他回答:“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明确表示不能对怨恶妥协。后人往往在这一点上误解乃至曲解孔子的本意,这是很不应该的。


  (三)以心怀天下处世


  儒家提倡内圣外王,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心有天下、治国安邦才是士人的大爱大美。除去愚忠效君的糟粕思想外,儒家治平天下的思想包含爱国主义的伟大情怀,忧国忧民是其中的核心理念。对于那些不爱民、大兴土工、好战亡国的昏君,古代典籍毫不客气地予以揭露。如《春秋》僖公十九年记载梁国亡。《左传》记载了其亡国的来龙去脉:


  梁亡,不书其主,自取之也。初,梁伯好土功,亟城而弗处,民罢而弗堪,则曰:“某寇将至。”乃沟公宫,曰:“秦将袭我。”民惧而溃,秦遂取梁[5]。


  从《左传》的记叙看,梁国之亡完全是其国君不爱惜民力的自作自受,所以《左传》开头就说“自取之也”。《公羊传》和《穀梁传》更是批评的厉害。《公羊传》认为“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可以说是从骨子里烂掉了。《穀梁传》直接批评梁国执政者“湎于酒,淫于色,心昏耳目塞,上无正长之治,大臣背叛,民为寇盗”,所以“梁亡,自亡也”。


  孔子说“仁者爱人”(《颜渊》)。主张在不破坏等级名分的前提下对包括一般劳动者在内的众人给予尊重、同情和爱护。他极为推崇“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要求弟子“泛爱众”(《学而》),他从仁的原则出发,他要求统治者“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反对过度剥削。这些都是儒家忧民的表现。


  审美与审丑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儒家典籍中记载了不少丑陋行为,若以彼为镜,则可以照出许多人的灵魂,具有独特的审美效应。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和楚国将要开战,宋国主帅华元杀羊犒劳将士,不知什么原因却忽略了他的车驾羊斟。这本来是一件小事,谁知羊斟居然怀恨在心,等到正式战斗时,居然有意将华元的战车赶到敌方的阵营了,致使宋国战败,主帅被擒。为些许饮食小事,居然置国家利益与不顾,难怪《左传》作者借当时贤人之口骂道:“羊斟非人也,以其私憾,败国殄民。于是刑孰大焉。《诗》所谓‘人之无良’者,其羊斟之谓乎,残民以逞。”可谓一针见血。


  二、国学经典教学中的美育方法


  国学经典中的美育素材是十分丰富的,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素养提升有多方面指导意义。但国学经典的学习任务绝不仅仅是美育的一种,相反,美育只是经典滋养的一个方面,是教学目标中的一个维度。因此,要在国学经典的教学中贯彻美育就要巧妙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


  (一)科学设计国学经典教学中的美育内容


  要有效贯彻美育目标,首先必须进行学生美育内容的设计。具体而言,本课程所要培养的审美能力大体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审美感受和欣赏;二是审美批评。对国学经典的审美感受和欣赏主要包含学会体悟古代经典中的先进思想,感受其中的人格美和道德美,即接受经典的精华熏陶。审美批评就是要在学会辨别美丑的基础上,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学会自我审美。


  其次,在确定美育目标的基础上,要精心挑选学习内容。中国封建社会时间长,传统典籍往往精华与糟粕并存。同时国学经典涉及面比较广,教学侧重点不太好把握。教师要密切联系美育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主要考慮社会现实、学生发展及传统经典的精华三个因素进行备课。


  比如在进行《论语》导读教学时,针对当前社会上的诈骗现象,我重点挑选了孔子及其弟子关于“信”的论述。另外结合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及时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增强课程的实用性。考虑到大学生的将来发展如就业、考研等实际问题,我引导学生学习《老子》中水的智慧:坚持和点滴。实践证明,这些精心优化的内容使学生受益匪浅,受到了他们的欢迎。


  (二)优化教学方法


  有好的材料和内容,也要有恰当的教学组织方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运用三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是案例教学。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主要是因为它们包含许多可以超越时空的永恒真理。案例教学法就是向学生展现这些真理的现实意义,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周易》这部深奥的经典时,我就用典型案例导学:大学生身陷校园贷陷阱,无力偿还。这个案例用《周易》的爻位说来解释,就是《易经》中屡次出现的所谓“位不当也”:大学生的身份是学生,主业是学习,按理说,大学生应该明白这样浅显的道理。可是他们没有看清自己的学生身份,从贷款平台借贷用以经商,导致无力偿还。这样的悲剧对于同样是大学生的听课者来说,无疑是具有震撼性的,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周易》的博大精深。


  二是精研文本。国学经典导读的主体是经典文本本身的研读,脱离文本的游谈只能将这门课滑向心灵鸡汤式的调侃,课程的性质甚至也会有所改变:或者是思想品德修养课,或者是单独的古典美育课。美育的目的达到了,但是中文专业的特色却淡化了。因此,在授课时,我坚持以经典研读为根本,在阅读过程中展示、品悦道德的力量、美的力量。比如在讲授儒家的修身时,我组织学生研读经典中关于修德的言论,尤其是孔子的言行。孔子不但对修德有专门论述还有身体力行,《论语》中多次描述了孔子的日常行为,具有强烈的示范意义。如《论语·乡党》篇言孔子“立不中门,行不履阈”,与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子罕》:“子见齐衰者(戴重孝者)、冕衣裳者(官服者)与瞽者(盲人),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至牖执其手,曰:‘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孔子的重礼、敬老、尊贵、仁德、尊师和发自内心的仁慈,这些高贵的品德跃然纸上,从中自然体会到他的人格之美。


  三是引导与体悟。限于知识水平的关系,大学生对经典的学习当然离不开老师的有效引导。比如在进行《周易》导读时,由于受社会浅薄学风的影响,一些学生往往认为该课的目的就是学习如何算卦。刚开始积极性很高,随着内容的加深,学生的注意力不可避免地下降,慢慢忽略体会《周易》的智慧,背离课程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我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目标,及时引导学生将重点放在《周易》对宇宙天地万事万物的抽象表达上,用心体会《易经》的结构美和形而上的哲学美。


  当然,良好的学习效果是课程的目的与归宿。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进行恰当的教学设计。在课程教学中,我采取师生互动、小组讨论、个人演示的方法有效培养大学生对经典的体悟。在师生互动环节,我一般以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巧妙提升学生思考的兴奋点,如孔子的养生术、孟子面试中的技巧等,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就集中的话题进行互动讨论,形式上既有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又有同学之间的切磋等。在学生有一定感悟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自主选择某个专题,自行查找资料,在课堂上阐述观点,其他同学予以补充、讨论,从而达到自我体悟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