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彤珊
摘 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中,教师的职能不再是单一的“教”,而向着管理者的职能方向发展。学习借鉴管理知识,有助于转变教师职能,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教师 管理 职能
所谓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管理通过对组织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协调,来追求工作的效果与效率。19世纪,随着教育和教学内容的丰富,学校教育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日益复杂,管理逐渐渗透入教育领域,诞生了以研究学校管理过程和规律为主的学校管理学。同样班级、课堂教学当中也存在着管理。首先班级是一个组织,具有明确目的,由人组成,有用以规范和限制行为的系统结构的这些组织的基本特征。其次,教师的工作正是与学生在一起,使课程、专业的目标能够顺利、高效地实现。因此,教师所进行的活动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管理的范畴,就此意义而言,教师就是学校中最基层的管理者。
一、教师与领导者的类比
领导是指管理者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施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领导的作用是指挥、协调和激励下属。对于教师,似乎很少人会考虑到工作中的领导角色,但实际上,在每节课上,教师都是在指挥和影响学生,使其努力学习以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就是课堂中教学活动的领导者。领导者的工作就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这提醒我们,教师的目的和学生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要完成的目标是学生学了多少,而不是教师教了多少。其次,教师的目标要靠学生来实现,学生是主体,教师的工作是帮助,是激励学生“要学”提供指导和支持,使学生“会学”,最终达到“学会”的目的。
二、教师作为管理者需要的技能
基层领导者应该具备技术技能和人际技能。技术技能是指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而人际技能则是指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包括理解、激励他人、与他人共事的能力。对于教师来说,专业技能,包括该课程的专业知识,教育基本理论、心理学的知识肯定是应该具备的,但是,仅有这些又是远远不够的。技术技能可以使我们成为好的学者,但未必能成为好的管理者、好的教师。要成为好的管理者,不仅需要专业技术知识与能力,还要求具有人际沟通技能:是否掌握组织行为学、组织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是否能很好地分析、判断、概括问题,并进行正确决策;是否能有效地沟通他人,协调组织;是否能进行不断地探索与创新。
三、领导者使用权力,发挥才能的过程
领导者指挥和影响下属,依靠的是组织賦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力。组织赋予的权利包括对组织活动的决定权、指挥权和奖惩权。而领导者的自身能力包括了专长权和个人的影响权。这取决于领导者本身的能力,或说是领导者自身的魅力。事实上,领导者具备出众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或高尚的人格魅力都会对下属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使得下属去服从、追随、学习。千人一面的教师只能培养出千人一面的学生。教师只有在专业知识、个人意志品质,以及爱好兴趣等某一方面令学生“服气”,才能去影响、感召学生,才能发挥教师的领导作用。
在引导和影响组织成员的过程中,领导者对获得权力的运思方式称为领导方式和领导风格。组织成员对领导者的追随往往是以领导方式为基础的。管理学中把领导风格概括为以关心工作为中心的“工作型”,关心下属人际关系、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系型”。领导风格除领导者自身因素外,很明显还要取决于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组织环境的情景变化。在教育中,有“严父型”“严母型”“朋友型”不同的教育风格,或者也可以说是领导风格。这些风格各有利弊,但并不需要从一而终,而是要选择不同的风格使之适应不同的学生和情景。刚入学的学生,不熟悉新的环境,也不适应与初中不同的教学方法与要求,这时候釆取的领导风格应该是“高工作高关系”的“严父型”,而随着学生的不断成长、成熟、对学习的适应,教师应该改变风格为“低工作低关系”的“朋友型”。个人成长在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指导与帮助,我们的领导风格也应该随之发生变化。教师既可以成为严父,也可以成为慈母,还可以成为朋友。
管理绝不是万能的,它受到社会传统、国情条件、文化环境以及管理者素质等诸方面的影响。教育也不等同于其他领域,有着自身的特点和性质。但教育者多学习一些管理知识,吸收借鉴相关内容,运用于教育之中,对改变教育观念,推动教育改革是会有很大帮助的。
(作者单位:河南医药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