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艳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学务处,河南巩义451200)
摘要:通过开展独立学院大学生网络社交现状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网络社交对大学生具有积极影响,如扩大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有利于学生宣泄不良情绪,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同时,网络社交也对大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如导致学生产生网络依赖,学习成绩下降,出现网络诚信危机等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独立学院;大学生;网络社交;心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1—0019—02
一、网络社交的概念及特征
对于网络社交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界定。笔者认为,网络交往是指个体为了一定的目的,以电脑和网络为媒介,与其他人之间形成互相联系、彼此作用、互相影响、共同发展的关系。
网络社交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间接性。网络社交的间接性,是指网络社交不是面对面的直接交往,而是一种以电脑和网络为媒介,以文字为载体,人—机—人形式的间接交往。
(二)虚拟性。网络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间接交往,每个人在网络上都是以符号或数字形式出现的,性别、职业、年龄、身份均可以隐藏起来,这种虚拟的交往方式给大学生带来了随心所欲的自由和满足,但也导致了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产生,一些人在网络交往中自律意识不强,出现随意撒谎、欺诈甚至犯罪行为。
(三)相对于现实社会交往,网络交往具有自由的特性。在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中,需要遵循相应的伦理和道德规范,而网络交往没有繁琐的规章制度和森严的等级关系,更加自由,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极大地满足了其精神需求。
(四)平等性。网络交往的平等性,是指网络交往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网络交往中,每个人都具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二、网络社交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影响调查研究
为了使本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笔者从郑州成功财经学院随机抽取了500名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当代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习惯,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5份。
(一)网络社交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网络社交扩大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提高了其社交水平
在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局限在狭小的实际生活圈子之内,多数大学生只能接触到同宿舍、同班级的学生,很多学生强烈的人际交往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而网络交往打破了空间、地点、身份等限制,55%的学生认为,通过网络扩大了社交圈,认识了一些新朋友,内心的孤独感有所降低;32%的学生认为,通过网络,自己的人际交往水平和质量有所提高。
调查前我们曾担心,网络社交的普及会降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交往。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因为参与网络社交而减少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其中,36%的学生表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59%的学生表示,在网络中的好友大多数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和同学,只有少数朋友是通过网络认识的;41%的学生表示,网络中的好友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
2.网络交往有利于学生宣泄不良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调查显示,很多学生热衷于利用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分享喜怒哀乐,宣泄情绪,从而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59%的学生表示,喜爱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情绪,其中,32%的学生喜欢表达开心的情绪或事情;而另外27%的学生表示,不论喜怒哀乐,都喜欢随时发布到网上,更改状态的频率较高。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人际交往问题、感情困扰、学习与就业压力、经济压力等。如果学生心理调试能力不佳,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或障碍。调节心理矛盾的方法之一就是宣泄法,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宣泄和交流沟通平台,在网络上,学生可以通过更新状态、发表日志、聊天等途径无拘无束地倾吐自己的郁闷情绪,发泄自己的不满。
3.网络社交有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提高自我认知水平
调查中,73%的学生表示,通过网络社交获得了有用的信息资源。其中,14%的学生表示获得了非常多而且有用的信息;59%的学生表示,网络中好友的言论对自己认知事物的看法有比较大的影响,其中18%的学生认为,好友正确的言论会引起自己的思考和认可。综合网络社交对大学生的利弊,87%的学生表示,网络社交对自己是利大于弊。网络社交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提高自我认知水平的观察和评估视角,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网友对自己空间的访问次数、留言、评价等来评估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以便更好地进行自我修正;也可以通过好友的网络空间信息,了解其对社会的看法以及待人接物的态度,进而反观自身,提高自我认知水平。
(二)网络社交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交往,出现网络依赖,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调查中,96%的学生表示,在上课时曾用手机登录过社交网站,其中,23%的学生表示,自己上课时经常用手机登录网站;只有4%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在上课时登录过社交网站。而对于一些网络游戏,59%的学生表示,经常玩网络游戏。关于多长时间不上网会感到不适的问题,5%的学生认为,自己一天不上网就会感到不适;55%的学生表示,2~7天不上网会感到不适。
由此可见,大学生已经对网络社交产生了心理依赖。对网络社交产生严重心理依赖的学生,上课无精打采、哈欠连连,下课精神抖擞,奋战到深夜,终日沉迷于网络社交或网络游戏,导致视力下降、睡眠缺乏、免疫功能降低、学习成绩下滑、挂科现象严重,甚至有的学生最后不得不休学或退学。近年来,各高校因沉迷网络而退学的学生日益增多,可见,网络依赖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2.网络社交中的不良信息扭曲了大学生的价值观
调查中,77%的学生认为,网络好友的言行对自己的言行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完全定型的重要时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分辨能力不足,很容易受网上一些“灰色信息”的影响,导致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扭曲。
3.导致学生出现网络诚信缺失
由于网络社交的虚拟性、隐蔽性和匿名性,以及国家在网络诚信文明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学生在网络社交中缺乏诚信,出现网络道德失范甚至网络犯罪现象,严重损害了学生正常健康的网络交往。
三、总结和启示
综上所述,网络社交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并为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但同时,它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网络依赖、价值观扭曲和诚信缺失等。总之,在网络交往过程中,出现问题是难免的,这也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我们应该更加客观地看待网络社交这把双刃剑,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规避其消极影响,引导学生合理地利用网络社交,促进其人际交往水平的提高,努力构建网络交往文明,共同营造网络和谐社会,减少网络交往问题的发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黄少华.论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J].社会科学研究,2002(4).
[2]汪阳.大学生校内网上交友状况调查——以兰州地区为例[J].青年记者,2009(11).
[3]王艳红.民办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1).
[4]姜涛.对口单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华章,2011(18).
[5]程浩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其调适措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