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分析

  • 投稿Hunt
  • 更新时间2016-02-25
  • 阅读量273次
  • 评分4
  • 49
  • 0
 〔摘要〕由于儿童言语功能和思维等各方面都处于发展的初期,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以行为问题为主,而攻击性行为表现得尤为突出。对于不同的儿童,或者在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攻击性行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需要结合儿童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考量,及时而准确地发现儿童攻击性行为背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旨在引起家庭、教育部门和全社会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重视,在减少儿童攻击性行为方面作出努力。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儿童心理;亲社会行为;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6)04-0008-03 
  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言语、思维、情绪情感等都处于发展形成中,对于很多事件的发生,在他们的认知解读过程中,都会具有不同于成人的显著特点。认知在个体对事件的理解方面具有扩大或者消减的作用,儿童也是如此。同时,他们在情绪情感控制方面,不会像成人那样运用更多的策略,所以,当儿童对或大或小的事件进行认知的时候,就会通过他们的情绪情感直接表现出来,情绪情感的外在表现就是各种各样的动作行为,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行为过程等。 
  儿童的行为表现大体可分为两种: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由于儿童的道德性发展还处于道德他律阶段,不适合使用“反社会行为”这个概念)。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是我们所推崇和认可的,但是不可避免地,在少数儿童身上会发生经常性的攻击性行为,或者在大多数儿童身上会偶尔发生攻击性行为,对于这些攻击性行为的解读和分析,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变化,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在理论和实践中共同促进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健康发展,使得每一位儿童都能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成长为人格完善的社会人。 
  一、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概念及分类 
  儿童攻击性行为主要是指儿童受到挫折或者是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以愤怒情绪为基础的,以言语和行为为表现方式的,具有固定倾向性的行为。本文将儿童攻击性行为分为以下四类。 
  (一)直接言语攻击 
  直接言语攻击是指对造成儿童挫折或儿童心理上感受到的使其受挫折的对象(包括人或物)用言语进行的软攻击。这种攻击性行为方式一般多为女性儿童采用,或者是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弱小的一方采用。 
  (二)直接的行为攻击 
  直接的行为攻击是指对造成儿童挫折或儿童心理上感受到的使其受挫折的对象(包括人或物)用直接的、激烈的行为进行的暴力攻击。这种攻击性行为方式一般为男性儿童使用。 
  (三)转向攻击 
  转向攻击是指言语或行为攻击的对象并非造成儿童挫折或儿童心理上感受到的使其受挫折的对象,而是转移注意力,对其他无关的对象进行攻击。主要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况下:(1)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弱小的一方可采用的除了直接言语攻击以外的另一种方式;(2)儿童碍于自己的身体不便进行直接攻击;(3)挫折的来源不明,如莫名的烦恼或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引起的情绪冲动,将怒气发泄在无关对象上。 
  (四)对自己身体的攻击 
  这是一种严重的向内发泄倾向,这类儿童往往具有明显的内归因倾向和社会退缩等症状,需要予以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潜在诱因 
  (一)儿童的生理、心理症状反应 
  儿童大部分的攻击性行为都有其情绪情感基础,他们碍于言语和思维发展状况,只能以攻击性的行为方式表达自己。 
  1.儿童潜藏的身体残疾,如耳聋、视力障碍等 
  对于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家长和教师未及时发现的致残现象,儿童会表现得特别愤怒,一方面是由于儿童相关知识的缺乏造成的困惑和恐惧引起的愤怒;另一方面,是对于家长和教师的未予以特别关注的态度的愤怒。这些儿童通常通过攻击性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愤怒,目的是引起家长和教师的关注。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在日常的教育中,不断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想法,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家长或教师求助等。 
  2.某种欲望未能达成,可能会让年幼的孩子产生挫折或愤怒 
  由于言语功能和思维功能的限制,儿童在自身的生理欲望和社会欲望受阻时,会不知所措,导致愤怒的产生,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以攻击性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 
  3.对家长或教师对待自己的方式不满意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特点,有时候希望被保护,有时候又希望能够被同等对待,那么,在和儿童相处及教育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要把握好度,以适合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方式来对待他们,以使他们能够感受到作为未成年人应有的安全感和作为独立个体的被认同感。 
  4.极度恐惧状态 
  在极度恐惧的状态下,儿童会变得更具有攻击性,而且攻击的对象也会泛化。 
  (二)家庭中的父母关系状况 
  精神分析学认为,儿童时期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对个体整个人生都会发生巨大的影响。原生态家庭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发生作用的机制主要是潜意识和习惯的作用。一方面是原生态家庭中的关系的影响,主要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子女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原生态家庭对儿童的示范性影响、指导性影响和陪伴性影响等。 
  夫妻关系和示范性影响是原生态家庭对儿童发生影响的主要方式。夫妻间经常性的暴力相对、恶语相加,及暴力性地处理生活关系和事件,都会成为儿童模仿的对象,并通过认知的加工,进入到潜意识,成为应对生活中各种关系和事件的行为方式和习惯。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类似的事件,儿童就会习惯性地运用攻击性的行为来解决。因此,只有在家庭中首先形成和谐愉快的夫妻关系,才能形成融洽的亲子关系和子女间关系,进而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产生积极影响。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由于自身力量的弱小,具有很强的不安全感和依赖感,这就需要从父母及主要抚养者那里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依赖感,在安全和依赖的亲子关系中,逐渐形成自身良好的心理品质,这是儿童进一步成长和学习的基础。 
  (三)是否被深度陪伴 
  深度陪伴是最近几年心理学界才提出的概念,主要是指对于存在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儿童,家长和教师应该增加更多的陪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要和儿童进行充分的共情,给予他们关怀、尊重和积极关注。对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家长和教师的深度陪伴能使儿童感受到被关怀、被重视、温暖等,体验到自己并不孤独,家长和教师可以和自己在同一个心理环境里看待问题,那么他们的认知将发生改变,愤怒情绪会得到缓解和化解。通过深度陪伴,一方面,能帮助儿童缓解和化解攻击性行为;另一方面,能帮助他们建立起对于各种问题的正确认知、正确思维方式以及正确的处理情绪的方式,对于他们以后的成长乃至成人以后的心理、行为产生长远的影响。 
  (四)表达情绪时的反向倾向 
  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或者人,儿童有时候不知道如何来表达自己喜欢的情绪,如果联想到错误的知识和认知,就会以错误的方式,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方式表达出来,最直接的就是各种含有攻击性的行为。比如一个小男孩喜欢一个小女孩,他会通过不停地揪她的头发等含有攻击性的行为来吸引对方的注意,表达自己的喜欢。这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儿童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并不知道这样的行为会给对方带来什么样的体验,或者错误地以为对方也会喜欢这样的行为。对于这种在表达情绪情感时候的反向倾向,家长和教师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输入正确的知识,帮助儿童形成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正确方式。 
  (五)儿童的同伴关系 
  当儿童进入学龄阶段,同伴关系将会超越亲子关系,成为和师生关系并列的两大关系。同伴关系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可以从两大方面来讲。第一是从众心理和从众行为。表现为儿童会根据同伴对某事件的攻击性反应来进行判断,认为自己也应该如此,否则,就会被同伴嘲笑等。对此,教师和家长应该及时地进行教育和引导,让他们正确认识行为的性质及后果,教给他们正确的处理方式。第二是旁观者效应。这里主要是指在有同伴在场的时候,儿童为了表现自己的“勇敢”等,而采取的攻击性行为。这里的“同伴在场”可以是实际存在的,也可以是儿童假想的。 
  (六)学校生活的影响 
  在儿童的成长中,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学校及教师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学校内存在多种隐性的文化,在这些隐性文化的作用下,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小团体,这些小团体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些小团体会进行各种竞争和比拼,而儿童的情绪控制能力又比较弱,这必然会引起和增加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对于学校内的隐性文化,学校应该积极地进行规范和引导,而不是一味地强行镇压。 
  综上所述,成长初级阶段的儿童,正处于各种社会道德规范、世界观和价值观等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往往具有比成年人更强的道德感、责任心,他们所缺乏的是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予以积极、正性的引导,来共同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增加以及攻击性行为的减少。 
  参考文献 
  [1] 左筱静.做自己的心理医生[M].2013.189 
  [2] 梁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2(6). 
  [3] 赵欣.儿童攻击行为家庭影响因素分析及教育建议[J].绥化学院学报.2003(33). 
  [4] 刘佳.基于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的儿童攻击行为及教育策略[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23). 
  [5] 韩斌.童年晚期儿童感知的班级环境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山东师范大学学报[J].2011(6). 
  [6] 李柳健.培养亲社会行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J].中国成人教育.2007(02).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武汉,43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