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运用实践与技巧论文(共3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01-10
  • 阅读量380次
  • 评分0
  • 0
  • 0

  教育心理学可以说是现在的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了,主要就是为了能够对心理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同时对于高校当中思政课的开展有着非常大的借鉴作用。本文就整理了关于教育心理学的论文范文,一起来欣赏吧。


  第1篇:数字媒体设计课程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实践


  许靖添


  摘要: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综合视觉设计、听觉设计、编程设计、交互设计等多项专业知识。大学本科专业设置需要深入探究课堂教学实践的实际效果,避免学生出现知识过偏、过散、过难的学习感受,文章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试图探索新的数字媒体设计教学架构,力图从教和学两个方面对专业发展进行探索。


  关键词:社会学习理论;德育教育;知识重构;增维设计


  从设计学的角度来讲,数字媒体设计用视觉图形设计语言、电影镜头设计特点,适应全新的数字传媒技术,用综合计算机编程的方式表现传达创作主题。数字媒体设计是未来设计领域极其重要的学科,数字设计是计算机设计,媒体设计是传媒艺术设计,不仅设计效果卓越超群,而且能以最快的速度用最便捷的渠道传播扩散到目标人群。从本质上来看,数字设计是指计算机编程设计,媒体则包括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户外媒体)和新兴媒体(交互媒体、网络媒体),媒体本身承载着传承文化,引导大众消费,传播有效咨询,提供娱乐内容,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协调社会关系,监督社会不良现象的责任。


  我国数字媒体设计教育目前主要学习欧美等发达国家数字媒体教育的模式,一方面它具有有效的借鉴意义,为数字媒体设计发展形成后发优势给予明显助力作用,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数字媒体设计涉及社会主义价值观形成与传播,对十九大提出的建设文化自信、文化强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十九大报告指出,与媒体相关的文化产值到2017年增加到30254亿元,产业辐射面广,产业附加值高,对广大人民经济文化生活影响深远。建立一套可持续发展的,符合正确宣传民族自身文化价值的,能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土壤中的数字媒体设计教育体系,首先要着眼于数字媒体设计教育中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以此形成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体系。


  经典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性质和陈述性知识学习之间的关系取决于陈述性知识学习规律的教学含义,智慧技能学习和认知策略类学习又有所不同,而数字媒体设计则最为特殊。这门学科包含计算机编程、软件操作等动作技能学习,也包括媒体创意、传播渠道设计等创新性学习,还需要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等陈述性知识。学生在复杂的系统学习中极易强化心理差异的特征,20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班杜拉指出德育教育(态度和品德学习),可以较好地支撑完全依赖以心理特质论为支撑的内因决定论和传统行为主义的外因决定论的人格理论模式。“人的内在特征、行为和环境之间构成动态的交互决定关系,其中任何两个因素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强度和模式,都随行为、个体、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举例来说,大学生都随身携带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即使上课也不能禁止,这种行为源于学生的主体心理(期待、目标、意向、情绪等)因素,而且上课带手机行为本身内部反馈和外部结果又部分决定着学生的思想信念和情感反应,这种带手机上课的行为也不断改变着课堂的环境和上课学生的心情。


  班杜拉将这个学习过程分为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两种途径,但两种途径对学生品德和学习态度都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学生在亲历学习的过程中,实际上会产生一个持续不断双向作用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对数字媒体设计学习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坚持改善和提高个体的行为技能,并从中得到有效信息,观察他人的行为将其转化为行为结构和环境事件的信息。换句话说,学生学习数字媒体设计知识及技能时,最有益的方式是结合社会实践与德育教育,从而使学生产生社会意识和政治意识的变化,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材料科学的高速发展,数字媒体设计的知识内容瞬息万变,教育心理学中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将发挥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先前学习的知识内容,不仅是知识本身,还包括积累获得的知识体系和有经验积累的认知方法。例如,学习用HTML5网络语言设计网页的经验也可以扩展到网络游戏的制作认知中。而数字媒体设计并不存在孤立的A或B课题研究或学习,在学校或企业中,所有的项目都应该是A课题是B课题的准备或前提,A或B课题联系会产生C课题。


  基于以上所述,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数字媒体设计,教学技术结合德育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第一,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教育,适当改变传统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媒介设计理念,以民族自身文化认知为主导,坚持在课程或课题研究中导入服务社会、服务社区、服务民众的概念,摒弃过去单纯追求商业利益的目标,杜绝制造媚俗设计的现象。第二,数字媒体设计教学面对多种教学媒介,应当确立社会实践教学与课堂知识教学结合的模式,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消除网络消极影响。数字媒体设计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信息资源开放性、人机交互多样性、信息传递即时性、媒介传递全面性等特点,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角色,由过去的“教”成为现在的“导”。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材执行者,而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构建媒体设计信息体系,成为课程教学的研究者。从传统新媒体艺术教育的标准化、同步化、技术化的限制中,将学生的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自我教育。


  梅耶综合了双重编码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发展了媒体教学学习理论,这一理论有效地支撑了数字媒体设计心理学探索。


  第一层关系建立在媒体本体呈现上,通过图片、词语来激发参与数字媒体设计者的认知。第二层关系设计者感知处理信息,选择、过滤,进行感觉记忆。第三层关系则将图像、声音等信息进行组织,成为有个体化差异的言语模型和图像模型。第四层关系整合模型,形成长时记忆,有效积累记忆或更新记忆。其中最重要的机制是参与设计者的双通道机制和形成记忆过程中的自主选择机制,即双重编码理论所说明的使用视觉信息和声音信息向设计师描述信息时,参与者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性更高,形成的记忆更加独立也更加长效。


  笔者经过长期观察分析发现,数字媒体设计教学能够较好地使用梅耶理论,并可以在课程设计上发挥自身优势,解决一般媒体教学中的冗余信息过载问题。


  数字媒体设计课程按照信息传达模块可以分为文字信息传达、静态图形信息传达、声音信息传达和动态图形信息传达,按照媒介传播方式表现可以分为传统纸媒、电子媒体、户外媒体,按照媒体传达目的可以分为宣传商业品牌价值与宣扬社会公益两大类(图2)。依照课程内容划分为基础设计(字体、信息、图形创意)、增维设计(声音、三维、动画)、交互设计(网页、游戏、体感)等模块。


  以往的课程设计中,教育心理学指导并不明确,教师个人素质和经验的不同导致课程内容差距很大,一方面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记忆点之间的联结,造成冗余信息记忆和记忆分散,消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模糊了学习目的。另一方面知识内容丰富,教师很难在决定教学的侧重点,造成认知负荷增加,同时阻塞了教学内容传送到学生头脑的通道。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双通道机制和选择机制,根据学生学习阶段性,将数字媒体设计这些模块整合到不同的课程中,将整个课程体系的知识点有效联结起来,从课程呈现、初步认知、问题选择、形成记忆、整合方案,到解决问题,最后形成长时记忆,又对初步认识起到促进理解的循环作用。


  数字媒体设计学科联结知识点较多,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数字媒体设计专业教学特点,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很快分清该专业学习特点,并能从中根据个人差异化特点培养学生创造力,使学生能在系统性专业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并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2篇:教育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之研究


  吴哲(温州市瑞安市新纪元小学,浙江温州)


  摘要:语文科目是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也是一门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较为集中的科目,因具有很强的学习语境,在这样的便利条件下,小学生在语文科目的学习方面比较熟悉,语文科目也是小学生最喜欢的科目之一。但想要凭借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强化课堂教学的效率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在实际教学中加强教学理念的转变,将教学内容不断完善和创新。所以,需要将学生心理活动的因素考虑到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小学语文;教学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加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只有当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他们才能积极地应对困难的学习。目前,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负面因素。面对这些负面因素,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总结


  (一)现代网络信息化对小学生心理方面的影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生活方式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网络信息不仅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对小学生的心理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小学阶段是“三观”形成的初始阶段,也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控制,面对外界的诱惑,小学生的抵抗能力差,很容易受到不良的影响,影响健康的心理发展。


  (二)城乡小学心理健康水平发展不平衡


  目前,我国已经完成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方面的转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城乡之间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距。城市中的小学生生活环境比较优越,教育教学资源也比较丰富,所以,在各方面较为完善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较为重视。但在农村地区中,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留守儿童较多,因为学生在关爱方面比较欠缺,导致学生心理比较孤僻,消极情绪比较严重,加之农村小学教学条件有限,与城市小学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也不够高。


  (三)学校的重视力度不强


  我国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也处于不断的更新状态,这一过程中无法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少数学校依然将应试教学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将升学率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偏差,课堂时间也不能有效地利用。为了充分提升教学效率,学校会不断地就增加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短时期内是可以提升教学效率,但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教育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将教材的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主体的有效参与。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参与度,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抵御外界诱惑的能力。此外,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运用情境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填鸭式”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模式。在现代教学活动中,这种模式不能完全适应教学活动。因此,有必要加强教学氛围的建设,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以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中,应加强有关情境的设计。《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一位父亲在地震后38小时内拯救儿子和同伴的故事。这个故事反映了父子之间的真情。这篇文章对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有很多描述。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充分体验灾难中人们的真实情感,同时加强对学生情感的正确引导,让学生学会爱父母、爱家人,从而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


  教学改革也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解基本的语言知识,还要通过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水平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何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水平?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语言知识,还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本身就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教师加强心理和教学训练,能够实现教育心理学与小学语文的有效整合,从而为提高教师的综合语言素质发挥科学的作用。


  总之,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素质教育的渗透,对小学心理健康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效地渗透教育心理学知识。本文分析了我国小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并对其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我国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仍然比较差。幸运的是,小学教科书的内容本身就具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因此,教师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教材,充分探索教材中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第3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谈中职数学教学方法与技巧


  朱青


  摘要:针对中职数学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将教育心理学中的动机理论、迁移理论、激励理论、知识直观理论、启发性思维理论运用到中职数学教学中,通过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数学教学;方法


  1、前言


  针对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如何利用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实现既定的数学教学目标,一直是中职数学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近3年,笔者尝试将教育心理学的有关原理运用于中职数学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消除了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激发了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改进了学习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连续3年数学抽考及格率达到了95%以上。


  2、从消除心理顾虑入手,主动与学生交流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友好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增强教育的力量。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和理解学生,甚至研究学生,了解他们的需要、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找出他们在学习中所犯各种错误的原因,从而在教学中与学生能很好地合作。笔者将这一原理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开课的时候并不急着按部就班地上新课,而是以交朋友为切入点,走到学生中间去,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谈起,如流行歌曲、体育动态、网上聊天等。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和他们融为一体,努力让学生接受自己;有了此感情基础后,再逐步谈及有关数学课教学的话题,采用心理学的交谈技术如倾听、鼓励、询问、反映等,让学生自己就数学课的教和学问题开展讨论。这样做,既满足了他们的自尊心,又增加了对教师的信任感,开始逐步消除他们上数学课的紧张感和恐惧感,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3、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可以引起、维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因此,激发正确的数学学习动机也是有效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步骤。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的两个组成成分之一,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在中职学生中,有很多人不是为了来学习,而是为了获得一纸文凭,这样的动机很难提高学习兴趣。事实上,中职生有多个发展方向,既可以继续深造,也可以就业。但无论向哪个方向发展,学好数学都至关重要。升学深造,数学是必考科目;就业,数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在学习数学时,教师应经常激发学生这样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兴趣,以形成认识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


  4、广泛运用学习迁移理论,用所熟悉的知识帮助学习新知识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它活动的影响,它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在学生看来,中职数学肯定比中学数学难,而且都是新内容。其实不然,中职数学要求学生掌握的都是一些基本知识,在内容方面,很多都是与中学所学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并不陌生。在中职数学教学时,如果教师能恰当地运用迁移原理,有时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将学生较熟悉的“分式的分母不能为。”和“算术平方根不能小于零”迁移过来,这样的具体迁移使学生容易接受、理解和掌握新的学习内容。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运用诸如此类的迁移,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与中学所学的“锐角、钝角三角函数”紧密联系在一起,即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最终都要转化成锐角、钝角三角函数问题解决。


  5、经常激励学生,给学生以力量


  中职生的数学基础差,进步慢,有些学生甚至有自卑感,缺乏自信心。这时,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哪怕是很小的进步)给予鼓励,就实际上给予了学生勇气和力量,将使他们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做到这一点,如教师有意让基础差的学生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生容易回答正确,老师再给予公开表扬;纵向比较学生的考试成绩,哪怕是很小的进步,也要不失时机地给予充分肯定。这些“小恩小惠”不仅实现了学生的自尊需求,而且让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勇气。了多实施直观教学,弥补学生抽象思维的不足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的首要环节。数学课多要求学生抽象思维,这对抽象思维能力差的学生来说,自然感到很困难。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尽量多地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抽象思维的不足,收到较满意的教学效果。例如,演示轮子的转动引入任意角的概念;实际测量不同年龄孩子的身高,在坐标轴上描绘出各点,作出年龄与身高的关系图,从而使学生更直观地学习函数的有关知识;上立体几何课时,将实物与所画的立体几何图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学生对立体几何知识的认识等。当然,条件好的学校可采用现代媒体直观教学,效果更佳。


  6、实施启发式教学,逐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数学的特点要求学生多思考,少死记硬背,靠机械地背公式和定理学习数学是很困难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用启发式教学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以达到教学互动的目的。如对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符号问题,不能去机械地背各三角函数在每个象限的符号,而是引导学生从任意三角函数的定义来思考、判断和掌握,即要让学生思考根据三角函数定义(sing=y/r}cosa=x/r),三角函数值符号与什么有关,其符号就由什么决定。经常采取这样的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就能够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坚持目的性,合理设计。教学准备环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问题,使得问题能够体现出教学重难点,突出提问的目的性。另外,教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好以何种方式提问才能够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在进行“角的概念推广”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已掌握的角的概念、范围进行回顾,然后选取游乐场摩天轮、扳手悬松螺母等案例引出问题“如何表示旋转两次的角度?”基于此,学生会对问题产生疑惑,此时教师要对其进行指导下深人探究,接下来教师引出正负角概念,进人重点知识的学习环节。控制好难度,启迪学生。对于提问技巧的合理运用,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观念,确保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在实践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分析,从学生角度出发,控制好问题难度,使得提出的问题能够由表及里、层层深人,形成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问题。对于问题的提出不能够仅停留在表面,需要渗透至核心。如在进行含有绝对值不等式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Ixl=2的解是多少?”、“什么是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等,由于上述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也是学生学习需求的具体表现,通过这种设计,问题难度适中,逐步渗透到重点,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热情,且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7、结束语


  根据上文所述,中职数学教学的主要方法,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兴趣,且能够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当前教学中,教师提问技巧掌握不到位情况,本文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运用提问技巧的策略,不仅要坚持科学、合理性,且要确保问题具有趣味性,符合中职学生年龄特点,在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能够高效地使学生学习并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从而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能够为日后工作更好地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