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当合作小组都参与班级管理,分组才不至于分班,而在共商班级大事的时候,分组讨论的有效组织决定着共商的质量,也决定着相互竞争的小组是否心中有班级。讨论本身也已经成为现代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方法,它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让今天的班级俨然成了培养学生自主自律,提前进行社会化的“实践场”。因此研究分组讨论的组织艺术,提高讨论的质量,一闯迸班主任的视野,很快就被那些与时俱进的班主任烘热成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的核心技术。
然而,怎样组织讨论,毕竟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不是在否认学生自主合作给班级管理带来的生机,也不是贬低师生互动给人格教育所做的贡献,但是,我也发现,由于对小组讨论功能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以至于在许多互动中常夹杂着一些低效、无效行为,甚至还有“伪学习”和“负教育”的现象。这或许是因教育理念滞后引起,或许是因为“班主任工作”还不是课程所致,班级管理中的小组讨论,总很难像语数课上得那般生动自然、紧凑有效。
讨论中的众相
前不久,我走进了一个班级管理的“晒场”,讨论的主题正是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校园手机问题。
教室里像进餐一样,均匀地分散着五张“餐桌”(教师们把围成圆圈的讨论组称为餐桌式座位),35个学生就围在这些餐桌旁。我看见,每个组长都拿着一张A4纸,一板一眼地念着什么。原来,那是一份班主任提前打印好的《公约》文本,是交由学生讨论并希望通过的草案。
有几个小组里响起了一片“噢噢、嘘嘘……”声,随后就唇枪舌剑,迸出了许多火花,几个激进的学生因争辩小脸涨得通红,讨论几乎进入了白热化。
十多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只见班主任黑着脸走上讲台,拍了拍台面强压着不快说: “刚才听了各小组的讨论,大家对这一‘公约’草案有许多意见。我可以理解。不过,我班是重点班,为了确保升学率,不愿意遵守这一公约的同学,可以提出调离本班的申请,我绝不阻拦。愿意继续留在本班的,继续进行讨论。”
就像在开水锅里猛地加进了一桶冷水,刚才还热气腾腾的“餐桌”,一下子变得温暾起来,每个小组都在尴尬,并在尴尬里沉默!
这种小组讨论,只能称之为“伪讨论”,班主任只是用“小组讨论”的幌子贯彻自己个人的意志,呈现所谓“民意”的假象。除此之外,在另外一些小组讨论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其他乱象:
常只有个别小组能脱颖而出,成为班主任关注的主角,而那些可有可无的多数,只能作为主角的“伴舞者”。不受青睐的讨论小组因为意见不被重视,总很难得到班主任的激励而郁闷,郁闷的讨论更难有什么好主意;而明星组却总能毫无悬念地被班主任一次又一次提名展示,一次又一次地大出风头,互动现场陷入了资源配置不均的“倾斜”中。
讨论的中心没有被有效固定,常常发生随机漂移,互动虽然热闹,但却无序。
讨论组里出现了一些非主流小团体,尽管其结构比较松散,但足以摧垮讨论中的过程性管理篱笆;况且,许多讨论根本就没有什么过程性管理措施。
因不是课程教育,缺乏长效、可信、可执行的评价机制,学生之间常滋生一些小矛盾,班主任又没有及时调节,致使这些矛盾不断向课外蔓延,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阻力。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小组讨论中的乱象,成了制约班级管理质量的障碍;这些乱象,也反映出班主任专业素质中还匮乏相应的组织能力。
什么叫讨论?词典解释为: “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详释“讨论”,窃以为有这样几个要素是不能忘记的:
1.讨论时需要一个确定的主题。
2.既然是“交换意见”或“辩论”,必须有“交换”或“辩论”所具备的群体以及活动形式,必须具有“交换意见”或“辩论”需要的过程以及完成这一过程所需要的时空。
3.在“交换意见”或“辩论”时,有一个时间差,也就是说,在同一时段里,有发言者,也有听众;我发言时,你不可发言,如果全组人都在同时发言,谁来听?
4.既然是“交换意见”或“辩论”,对于任何一个参与讨论的人来说,都有接触不同意见的可能,都有受启发教育的可能。
5.结论趋同,只是一种可能,不是全部结果。
6.组织讨论者需要对讨论结果,最好对讨论的过程做些评价,这才有利于学生不断提高互动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讨论方法,进行有效甚至高效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班级教育中为什么要引入小组讨论?就因为小组讨论能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能彰显班级人格教育的民主性。学生只有认真讨论,自主、自律、自强的愿景才能变成现实。学生只有进行“有效讨论”,班级人格教育才真有实际意义。
什么叫“有效讨论”?窃以为就是各方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让这些意见相互碰撞,让大家在这些思想火花的碰撞中鉴别哪种意见更适合本班文化的发展,更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同于主流的意见,虽然不能写入班级制度之类的文本,但依然值得尊重;不仅要尊重表述的过程,也要尊重意见本身。学生抑或教师,就是在这些不同意见的表达、碰撞、尊重与磨合中教育自己,提升自己的。
倘若不让人发言,而且扼杀不同意见,这种讨论还有什么价值?
讨论本就是教育资源。班集体中的每个人、每个小组借此不仅可以展示自己、展示小组实力,也可以强化个体与小组的主人翁意识促进每个人每个组都参与管理、接受启发与教育、充分理解班级文化,在这样的氛围与理念下,拘于小组的小利益自然就会让位于班级大局,让位于个性的舒展,竞争中种种怪象,就能够减少甚至消失。同时班主任可以从中发现新问题,修正对班级的引导。《公约》一例中的班主任显然在这一点上行为失当,他以调离本班做隐形胁迫,虽然促成了《公约》的形成,但这种教育是负性的,《公约》的约束力也必将大打折扣。如此,不仅不能促进小组共管班级,反而为小组在各自封地滥施权威做了一个不良的示范。实际上,在当天刷新的班级博客里,《公约》就遭遇了多次“吐槽”,以至于不得不重新修改,增加一些学生的诉求。
所以,无序无效的小组讨论,已经成了阻碍小组有序竞争注重合作的瓶颈。
“不同”的魅力
那天,我走进了高一(9)班的班会讨论课。
讨论前,程老师在电子白板上公布了亟须建立的《教室文明公约》《寝室文明公约》《两操公约》等八个公约和规定的名称,供学生小组讨论;与此同时,白板上也发布了四条规定:
1.每组只选一个做主话题讨论并形成文本。各组主话题不能相同。主话题之外每组还可以选择一个(兄弟组的主话题)做次要话题,次要话题最好也不相同。
2.讨论时间为20分钟,15分钟用于主话题;议论次要话题只能用5分钟。
3.讨论完后,每组派一个代表做主要交流人,另附一个同学做补充。
4.当兄弟组的主话题与本组的次要话题相同时,组里派一个代表发言,阐述本小组的观点。
各组选择了话题并被班主任确认后,讨论就开始了。我从热热闹闹的发言中看到,这个班虽然还没有形成熟稔的讨论套路,但已经可以看到一种良好的讨论文化即将形成的端倪。
我观察着学生们的热烈以及程老师在“餐桌”间的“悠闲”游弋,突然明白了他为什么要提出八个问题。原来,他的班上有56个同学,他希冀在未来的互动中形成几个较为成熟的合作小组;并让每名学生都能在小组讨论中感受集体文化的影响。
听着满屋的叽叽喳喳,看着一张张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脸,我发现所有的讨论都在顺利推进,而且都围绕着“班级管理制度”的总问题呈发散式延伸。由于各组的中心话题不同,全班同学讨论的积极性都很高,每个小组都觉得自己的话题是最重要的,因此发言特别积极,争取在班上交流的申请也分外踊跃。
程老师利用娴熟的组织艺术,把一节班会的小组讨论打造成了学生个性张扬、各小组共建班级的合作平台,变成了一个多维发展的自主天地。从这八个小组风风火火讨论的“范儿”中,我看到了一道班级实施自主管理的美丽风景。
每一个学习小组都觉得自己的话题是唯一的,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是重要的,这种互动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大家的潜能,这样的讨论有序并且高效。班主任在“备课”时,必须明白小组讨论应该达成的任务是什么,并能够将这一总任务分解成学生都感兴趣的分任务。之所以要强调各组问题不同而且互补,就是为了凸显每个讨论小组的重要性,给他们一种自豪感,以积极预防的态势,阻止学生在讨论时的情感钝化,剔除对他组讨论成果的依赖。有了这种“我们是唯一”的主人翁意识和自豪感,各小组就有了互动的基本动力;而且这还是一种保证讨论呈整体性运行的措施,因为在全班交流时,任何一个小组的缺位,都会形成互动的短板而为大家所鄙夷;反之,一个小组若能发布出入意料的讨论成果,也会为整个会场增色,获得全班的赞赏。当小组之间为对方的精彩喝彩时,恶性拆台当然就销声匿迹了。
程老师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制度的内容,而是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过程,以及对过程的个性化评价。在“悠闲的游弋”里他做得最多的是倾听;在最后的评点里他说得最多的是他在倾听中的发现,以及对学生参与讨论的欣赏。而这些评点就是他不显山不露水的教育主导。
讨论是合作学习。这种合作不仅体现在组内学生与学生之间,也体现在小组与小组之间,还体现在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为了保证各人各组之间的因“作”而“合”,各组的主话题不仅需要共生互补,而且次要话题也要在适当时发出不同的声音。别小看这些声音,它可是班级管理生态中一道难得的别样风景。有了这种“别样”,以此为主话题的讨论小组就不敢掉以轻心。而这种“别样”,也常成为班主任开展引导的着力点。
着眼于班级管理目标“大同”的组织措施,原来是可以从一组很小的“不同”切入的。
倒“六”字评价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子化”的,有些问题的确很难分解为不同的子问题,且这个问题也不宜让学生只侧重了解一个方面而放弃其他。这样,几十个人共同讨论一个问题,未免有意见相左的情况,未免有意见不同而伴生出来的不快。这样,怎样表达对他组讨论结果的评价,就成了一种亟须引导学生关注的交际艺术。
那天,我在李老师组织的讨论会上,就看见他用电子白板给学生们推荐了一个评价模式: “我觉得……某某小组的意见真好,你看他们……真棒。不过,假如……那就更好了。”
我第一次遇到这种颇有创意的推荐,而且是数学教师兼任的班主任向学生推荐这样温馨的交际语式。我发现,这种倒“六”字型评价模式,不仅催生了兄弟小组每个人脸上的灿烂,而且也让发言者口有余香,赢得了一阵一阵如雷的掌声。
何谓“倒六字型评价”?众所周知,人们在用手指来表示数字“六”时,大拇哥总是向内,小指头却总指向他人的。这种手势如果变成交际手势,那就意味着“只有自己最好”,而别人不是这里不行就是那里不足。这种现象在平素的讨论中屡见不鲜,尤其是在不同小组发布讨论成果之后,兄弟小组几乎都在进行千篇一律的挑剔。我也知道,在有限的讨论时空里,这种挑剔是必要的,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发言的效率,同学之间对这种挑剔也习以为常,不会很在乎什么伤害。
然而,不会“很在乎”并非“完全不在乎”,事实上,就出现过因讨论会上的争论产生不快,之后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阻碍和谐交往的事实。可是,当“六”字被倒过来后,大拇哥指向了他人,这就意味着评价时需要充分肯定别人,欣赏别人了;即使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也因为大拇哥指向别人而显得分外友好,委婉而温馨。
走出李老师的课堂后,我问学生: “你们有没有因不同意见而发生过矛盾?”
“没有。”几个学生异口同声。
“不同的意见,挫伤过你们吗?”
“没有。像李老师那样发言,我们都很喜欢,尽管也提意见,但很润心。”
“我们发言后,都希望能听到别组的同学的评价。”
评价是讨论的必需。一个好的评价,不仅能正确阐述自己的观点,也能给别人的探索提供补充,使之更加完善;不仅在激励自己与人友善合作,也能激励他人继续畅快探究。小组讨论,不仅需要“作”,而且更需要“合”。“合”的过程,不能只选取“相同”的成分,还需要不同成分的互补,甚至是另类意见的聚合。这样的“合”会使相应的“作”更有意义;这样的“作”也会使“合”更具价值。
从规模上看,对小组讨论的评价是一种微评价,但这个“微”却具有大功能。它具有什么结构?该怎样组织?怎样和谐表述……已经成为促进小组竞而有合、健康发展必须关注的内容。
(湖北武汉市江夏区教科所 彭敦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