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玉平
新课标要求,识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认识汉字,还应该使学生理解汉字的意义,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熟练地使用汉字。然而,当下的识字教学方式方法仍然停留在集中识字、随文识字、部件组合等几个常见套路上,并未考虑到汉字的固有属性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效率低下。
一、巧用汉字特点,以规律促进识字
古老的汉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都蕴含着无穷的奥妙。教师可以围绕汉字的构造规律,达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目的。
1.挖掘偏旁部首的表意属性,以一当十
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中,对汉字的偏旁部首进行了系统的归类,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握汉字的意义与其偏旁部首的联系。
手,本意是指手腕以下能拿东西、能做事的部分,书写为“扌”或“手”旁,手字旁的字,都与其本意接近,例如“提、打、推、拿”。“氵”旁的汉字多与水有关。在接触到“胎”这个生字时,有孩子问我“‘胎’与其偏旁‘月’有什么关系。“月”字旁,原指“肉”,因篆书“肉”与“月”的写法极为相似,逐渐演变为“月”旁,但其本意仍与人体组织或肉有关,如“肺、脸、肾、脾”。
教师在教学时,要抓住汉字偏旁的表意属性,以一字带一串。学生一旦明白汉字的理据,识字效率自然提高。
2.掌握形声字的结构规律,举一反三
形声字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教师在教学形声字时,要简单分析结构,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汉字音、形、义的区别与联系。
例如:在教学同音字“珠”“株”“蛛”时,我让学生找出这几个字的异同,并向他们解释:它们的声旁都是“朱”,读作“zh俦”。“珠”形旁为“玉”,与玉石有关;“株”形旁为“木”,与树木有关;“蛛”形旁是“虫”,和虫类有关系。学生明白了声旁与形旁的意义,就非常好区分了。教学中,笔者还发现很多小学生分不清“衤”与“礻”旁。我们可以向学生解释这两个偏旁的源头:衣作偏旁时为“衤”旁,和衣服有关,如“衬衫”;“示”是“显现”的意思,在甲骨文中写作“”,像祭台形。所以凡是与神祇、仪式和礼节等相关就用“礻”旁,如“祀、社、祇”等。
科学地进行形声字教学,既能简化识字教学过程,又可以扩大学生的识字量,使学生的识字学习取得质的飞跃。
3.体会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追本溯源
会意是六书之一,它的特点是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汉字组合起来,向人们指出这些新组合的字义。课堂中,教师可以对“会意字”作浅层次的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成规律,有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
二、把握学生学情,用乐趣带动识字通过一些小游戏的运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愉快地识字,大大提高识字效率。
1.表演体验
小学生的表演欲望普遍很强,如果加以引导,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在教学《搭石》一课时,遇到生字“伏”,笔者请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这个字的含义,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个生字。
2.巧编故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灵活地引入或编创小故事,会大大地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在学习生字“兔”时,很多学生容易忘记写最后的一点。笔者这样引导学生:“‘小兔子,好调皮,尾巴短,惹人爱。’如果大家忘记写小兔子的小尾巴,这只小兔子就不可爱了。”这样的讲解,相比枯燥乏味的重复,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3.我是小老师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多创造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小老师”。“小老师”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然后到讲台上用自己的方式讲解生字,用自己的声音领读生字,帮助学生树立识字的信心,积极投入学习。
4.错别字大会诊
单元复习时,教师可以将学生易错的字集中写在黑板上,组织学生开展“错别字大会诊”活动。学生不但要思考错在哪,还要思考如何才能整洁美观地改正。当学生完美地完成了“会诊”,他们不仅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更会加深对字形的记忆。
好玩有趣的识字游戏非常多,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游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提高识字兴趣。
(作者单位:安徽安庆市枞阳县栏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