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校长管理论文范文,校长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三步六段,搭建听课成长平台——山东省沂南县第一实验小学“主备试教”式听课

  • 投稿小赤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523次
  • 评分4
  • 89
  • 0

朱祥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们在知识、教法、人文等方面必须取长补短。如何引导老师们拓展自己的进步空间?如何才能让大多数的老师将自己的教学、教研亮点充分展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既需要主动地参加学校及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听课活动,虚心向别人学习,又要积极地投入听课之后的反思性研讨活动中,这样才会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只有认真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针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教学经验,我们才会真正成为研究型教师,甚至专家型教师。

当前,不难发现一些老师对说课、研讨等活动确实存在敷衍了事的状况,还有一些老师尽管肚里有,但是却存在茶壶里煮饺子-不出来的状况。对此,我们将近年来实施的“主备试教”式听课活动晒出来,和大家分享,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启发。2010年,我校的“主备试教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实践成果被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小学外语教学》第9期上用了4页的篇幅进行了报道,2012年《沂蒙教育》第2期以“以‘主备试教’促进校本教研的发展——沂南县第一实验小学校本教研侧记”为题又进行了概述,现在我校的“主备试教”活动已经自然化、常态化、成果化。老师们对自己或同伴的经验和成果都能进行梳理提炼了,这受益于校长室提出的“以研兴教、以研强校”的奋斗目标,受益于教科室“向研要质量、向研要效益”的原则,受益于教研组“全员参与、坐在教室前沿、冲到研讨前线”的内涵需求。我们的亮点就是大力加强了听前和听后的集体研讨的实效,一方面,我们实行听(课)、研(讨)、(培)训一体,通过网络、报刊、书籍等途径寻找资料,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又依靠教师整体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我们不仅鼓励教师跨学科听课,也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在听后及时跟进研讨,做好学科渗透,并能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尤其记录好相关人员的发言内容,积极做好自己教学札记的整理和提炼工作。鼓励教师踊跃向报刊投稿,根据发表情况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使教师在听课活动和交流研讨中有所收获。

这样,研究过程和教师听课能力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具体说来,我们做好了听前、听中、听后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听前:内引外联搭平台,引领教师上台阶

首先得让老师们明白听课是干什么用的,讲课教师和听课教师需要做哪些准备丁作,为此,我们在学期初,先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让听课和评课之风深入人心。

1.听前施行主题教研制度。听课前,我们先组织同学科教师就这一课进行集中研讨,对教法和学法,对重点和难点进行预设、铺垫。听前的这种研讨对于课堂的实践是很重要的,毕竟包括了对教材的理解、对教参的利用、对课堂教学思路的预设等,这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方向与质量。

2.听前要布置好观察任务。在听课前,我们还将设置好的观察点布置给听课老师,让老师带着任务去听课。改变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各自为战的涣散状态,使听课更好地为主题观察服务,更好地为改进课堂教学服务。

二、听中:统筹兼顾严过程,层层跟进不放松

听课必须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因此,在听课中,我们要求各听课教师必须带着分配给自己的观察任务、带着目的去认真听。这也是听课活动的关键,更是为听后的研讨活动奠定基础。

1.教师看领导,领导要率先。领导光喊,若自己不行动起来,如何服人?因此,领导班子包学科,带头听课学习。根据学校班子成员的特长,确立了领导跟进课堂、追踪教学听课的制度。例如,在我们学校,李维茂跟进语文学科,魏杰跟进数学学科,于丽娟跟进常识学科,刘洪丽跟进艺体学科,朱祥慧跟进英语学科。

2.严格听课记录考查。在听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被动应付的现象,为把这种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我们不仅跟进了签到签退,而且采取了在听后及时上交观察记录进行赋分的管理形式。让那些感到无所谓的老师感受到“与其糊弄,消磨时间,不如真正学点”,让学习者学有所得(哪怕是一丁点儿),让被动者在其他人的带动下多学一些。

三、听后:点面结合促发展,成果转化显亮点

组织听后研讨活动是件不容易的事,种种原因加剧了教研开展的难度。通过领导跟进,开展集体教研活动虽然带有强制性,但教师们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也逐渐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更加关注“教”与“学”的过程,并能积极发现问题并通过教研平台解决问题,甚至能将细小的个案研究上升到理论层面,并形成科研成果。

我们确立了教师在教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教研的主人,通过教研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为此,我们在听后还专门设置了一个研讨平台,增进了相互之间的学习、渗透、交流。

1.听后及时研讨。刚开始的时候,很多老师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通过倾听、相互分享,老师们对自己或同伴的经验和成果逐步清晰了,有话说了,“以听促教、以研强己”深人人心。主讲人先进行说课,相关人员会就主题进行旁听、发问、记录,主讲人进行解答;为了让主题得以深化,我们提出“不动笔墨,无以记忆深刻”“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倡议,让老师的研讨及心得落到纸上,写到本上;主讲人的教案和教后反思(纸质的)当天上交存档,电子文本稿则发给学科教研员进行保存备份。

2.研后集体攻关。通过教后研讨活动,群策群力,把自己的教学困惑、教学观点与大家一起讨论,寻找解决的方案,分享自己的经验,凝聚更多人的智慧,进入一种更高的学术层次,促进了普通教师与优秀教师的交流。实践证明,把教后的研讨及听后的心得体会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文献资料,不仅有助于课堂教学经验的积累和交流,更有助于教科研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我们在听评课上点面结合、多管齐下,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面铺开了,亮点难道不自然显现吗?

一是对听课中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了集体攻关研究。修改后申报为各级课题。2013年我们有5项市规划课题成功结题,2014年有三项省十二五规划课题结题,其中一项由于有成果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有成果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收入而免于鉴定直接结题。

二是加快了校本教科研资源库的建设。以《沂南一小校报》《教师读书手册》、沂南县第一实验小学网站、案例汇编等为载体,记载下了听课和课后研讨学习和研究的成果,受到家长的夸赞.社会的好评。

三是加大了听后研讨的量化分值。学校每年逐步提高听评课在千分量化中的分值,引导教师注重从听评课中提炼主题,关注生成、内化吸收,充分利用碰撞产生的灵感,积极撰写心得体会、随笔等,学校的大部分老师从中尝到了甜头,教学、教研呈现良性循环状态。

四是加大了听评课成果的推广力度。学校积极推荐教师的课堂实录、研讨成果,定期将教师的优秀课堂展示成果进行汇总及汇编成册,对有普遍意义的科研成果在全校积极推广,如放到教师读书手册中、放到学校网站、放进校报中等,我们将研究实践经验推广到全校,注重老师整合能力的培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听评活动,促进了学校的教研工作,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大力推出了一批优秀教师,先后有多名教师在市县层面参加了优质课评比或作典型发言、报告。近三年来,学校先后有三十余项省级成果,5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获奖论文、课件、教学设计评比奖项60多人次,英语教研组获得临沂市优秀教研组称号,朱祥慧、夏苹被评为山东省研修优秀指导教师,任德利、刘淑慧等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研修组长,大批教师通过举办理论讲座,得到锻炼,得以提升。

通过校本听课教研活动的实践,我们看到:面对日新月异的新课程理念,老师们拥有了更多的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听评课活动为全体教师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更多老师的课堂进一步践行了“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理念,学生在认识知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中,关注到了人类面临的社会问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学校教、学、研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在“以教研兴课堂,以课堂促课改”的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学校新课程改革的原动力来自每一位教师,只有老师们领会了课改的理念,才会有课改的实践;而教师的课改实践水平又来自于学校的教育科研的引领,只有让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有感而发”,才会催生校本教研的动力,发现问题,积极反思,展开理论研究,最终又在研究和实践中解决问题,这应该是我们在校本教研中培养研究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相互交流、相互补充,深化了我们的教后研讨活动,让我们切实感受到听后研讨对课堂教学的改变,我们也感受到俯下身子“行动引领”的成效,感受到老师们奋发向上的态势,教后研讨促进了老师的专业发展,更让我们倍感亲切和欣慰!

(作者单位:山东沂南县第一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