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作武
一、缘起:聆听花开的声音
家庭、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一所名校的成长史一定是家校共育的合作史,学校从创建走向发展,学生从懵懂走向成熟,不仅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且也要有一支有一定家教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家长队伍。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整体的育人网络,实现优势互补,才能为学生、教师、学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二、策略:冻雷惊笋欲抽芽
(一)创办形式多样的家长学校
学校要关心学生的成长,而只关注学生的智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关注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完美人格的形成。为了摆脱以往家长学校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旧模式,学校应建立健全家长学校组织体系。
1.座谈式
家长由于生活阅历各异,育几经验也存在差异,因此,在教育子女方面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借助小型座谈他们有了倾诉的渠道。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优秀生家长座谈会、“迟开的花儿也娇艳”后进生家长座谈会、“映日荷花别样红”各类竞赛获奖学生与家长的联谊会等。这些座谈会由于层次不同,更有利于家长、老师、学校之间的相互沟通,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加强家校联系沟通。
2.讲座式
就学生入学后某个阶段出现的个性或共性问题,请专家做讲座,并现场答疑,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如:我校先后邀请专家就“如何使自己的孩子从成功走向成功”,知心姐姐卢勤教授的“年轻父母的育子30条”,“七年级新生入学前行为习惯的培养”,“七年级新生的家庭教育”等专题讲座,让家长能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孩子适应性的教育工作。
3.沙龙式
为了引领广大家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真正达到家校携手共同培养孩子的目标,促进家长之间的教育信息交流,我校组织了沙龙式的家长学校,在话题选择、活动地点、成员组合都体现自由性和互动性,从而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促进家长之间、家校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例如:我们班级家委会组织发起的“家庭教育沙龙”,在网站、QQ、家校联系本的家长交流平台中,开辟了“请您参与”专栏,家委会根据家长们所关心的问题定期更换话题,请家长共同参与讨论。如:“您孩子胆小怎么办?”、“您孩子应学些什么?”等。围绕这些话题家长纷纷投稿,各抒己见,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都成为家长教育孩子的宝贵财富。
这些家长学习活动的开展,不仅实现了专家、教师、家长之间的多元互动,也使家长的教育理念实现了提升,促进了家长教育水平的提升。
4.展示式
把家长会办成一个学生作品展示会,展览孩子的作业、日记本、作品、获奖证书或学生现场表演等,让家长在班级背景中了解自己的孩子所存在的问题和在班级中所处的位置,对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将大有益处。如:我校曾举办首届素质教育成果展、校园小百灵歌唱比赛、“英语翻译王”等活动,给莅临的家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联谊式
教师、家长、学生相聚在一起,共同营造和谐的气氛,增进感情,使家长之间有更多机会交流孩子的情况、交流育儿经验,从而使我们的家庭教育更具魅力。
6.开放式
学校定期组织“家长开放周”活动,邀请家长全程参与孩子一天的学习与生活。使家长们在开放日活动中,亲临校园,亲历教育。活动中,学生家长可以自由选择听课,观摩学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亲子活动等,从而为孩子与家长的沟通创造机会。
(二)现代家校合作制度及组织
为了使“家校共育”更具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实效性,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原则:
1.制度安排上,建立家校合作制度体系。
(1)建立对家长的培训制度。对于家长的培训制度,一方面要提高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帮助家长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来帮助学校推进教育方案,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2)建立校长对家长述职制度。家长对学校管理的内容与措施、办学方案等是否透明等问题都有强烈的兴趣。建立校长对家长的述职制度有利于满足这一兴趣,并且从更高的层面来与家长交流。
(3)建立家长监督管理的制度。家长在全面了解了学校的情况后,对学校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用反馈形式告知家长委员会,用书面形式投递到家长意见箱或口头向“校长接待日”的领导陈述。学校将积极采纳家长的建议,对家长反应强烈的问题做出解释和改进。
(4)实行家校联络员的制度。联络员为热心于家校合作的家长代表,可由家长们选出或学校推荐,其职责主要是向家长们宣传学校,向学校反映家长们的意见,并协助学校组织家长参与活动或协调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冲突。
2.组织机构上,构建家校合作组织保障。
(1)建立组织机构
为确保家校教育合作工作的稳步、有序开展,学校要建立由校长牵头,教导处、政教处、科研窒及部分优秀班主任组成的家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依靠德育工作网络,推动家校合作常规工作的组织实施。
(2)组建家长议事会
①“德育促进”家长议事会
议事团成员要主动督促学校的德育工作,例如:在学校举行的首届校园十佳小歌手比赛中,邀请议事团的相关成员做评委;在校首届校运会上,他们既是运动会的裁判,又是评选道德风尚奖的评委;他们还定期来校参加学校的晨间亲子升旗仪式、广播操,英语蹦蹦跳等活动,全程参与学生在校的活动,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进行诊断,提出“矫治”方案,为学校德育建设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②“教学研究”家长议事会
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例如,在开学初,学校与家长议事会成员共同商议、修订学校的工作计划以及有关制度,这不仅使计划更具有效性,而且也使家长对学校本学期所要开展的工作有了清晰的了解;在学校开展的一年级拼音教学研讨活动、学校首期校刊策划等活动中,家长们都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此外,他们还经常在网上对某些教育教学中的热点或疑点进行研讨,让更多家长清晰地看到学校教学前进的步伐。
③“健康促进”家长议事会
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创建平安校园,“健康促进”家长议事会的成员精心策划、组织落实了一系列活动。如:联合城管整治校园周边环境,驱逐校门口的“三无小食摊”;在网上开展“垃圾食品”大讨论;编辑《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手册》;配合学校进行“灭火演习”;参与学生身心健康饮食讲座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推出内容丰富的亲子活动
著名教育专家陈帼眉教授说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第一就是培养他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二就是跟孩子做亲子游戏。”为此,我校组织了一系列的校园亲子活动。
1.亲子升旗。每周晨会,邀请升旗手的家长和同学们一起升起庄严的五星红旗,并在飘扬的国旗下发表演讲。有的家长向孩子们介绍了自己艰苦的求学经历,引导孩子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有的家长向同学们表达了作为一个光荣升旗手家长的骄傲,号召全体学生努力学习,健康生活,还有家长借此机会感谢学校,感谢老师为他们的孩子打造了一个充满快乐的学习环境。
2.亲子活动。为父母分忧。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期间,学校启动孝敬父母“五个一”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给父母过一次生日、帮父母做一项家务、和父母谈一次心、写一篇感恩家信、改正一个缺点或取得一项进步中,增进感情。
亲子共读。全面推进经典诵读工程,倡导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同写一篇心得体会,共创“书香家庭”。如家庭内每周开展一次“家庭读书汇报会”活动,每个家庭成员要集中汇报一周来的读书体会,班主任老师要每周组织一次“家庭成员读书交流活动”,并做好记录、评价,鼓励学生家庭开展“好书交换看”活动,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不仅读到好书,还加深了同学家庭间的友谊。
培养好习惯。开展每天“习德一事”活动,让孩子们在体验良好行为带来的愉悦的同时,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3.亲子文体。请家长经常性地参与学校或班级组织的一些文体活动,使父母与孩子共同分享活动的快乐的同时,促进亲子关系的良好发展。
4.亲子郊游。在学校学生会的统一策划下,每学期组织1—2次的校外亲子游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家长与教师的沟通。
通过这些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享成长的快乐。每次活动结束后,家委会总是策划一系列后续跟进活动,在保持同学们活动兴趣的基础上,丰富家长的教育经验。
5.亲子表彰:学校为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家校共育中来,特设立了家校共育“金点子”奖,表彰那些家庭教育出色、关心学校发展的热心家长。这样,能让家长分享孩子学习成果的同时也深深体验家教成果的喜悦。
(四)搭建高效新颖的互联平台
1.新生家访。
近年来,我校教师根据家长委员会提供的家庭信息,成功开展了“万名教师进万家”活动,在学校和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拉近了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增进了老师与家长、学生的感情,促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如:在开学前夕,安排一年级的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走入每一位新生家庭,既有利于教师提前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家庭背景,也有利于让孩子和家长更全面了解学校。家访时,我们还带上了学校特意制作的小册子——《走进新学校》。这份小册子里面介绍了学生在学校的生活——看看我们的学校、认识我们的新老师、介绍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新生入学的礼仪规范等。
2.书面联系。
学校还精心制作了《家校联系册》,将每周学生在校的学习内容、双休日的家庭作业、孝心作业、温馨提醒、书香诵读等情况详细地记录下来,每周五放学前反馈给学生家长,从而使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点滴进步、存在问题以及学校对家庭教育方面的具体要求。
此外,在《家校联系册》里我们还特别设置了“父母的话”一栏,主要请家长填写学生在家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自理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家长的要求和建议,从而在老师、学生和家长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3.网络交流。
为使教师与家长开展及时有效的双向互动交流,学校充分利用校园BBS网络平台,推动家校共育的实施。
(1)“教师在线”——资源共享
“教师在线”这一平台是学校教师与家长联系的主阵地。它具有开放、共享、互动的功能,从而使家长能在网上与自己孩子的任课老师展开交流。例如: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网上作业、发布“公告”类、“学习方法指导”类、“学习成果展示”类、“育儿沙龙”类的主题帖,大部分家长都能及时阅读,积极响应。对于一些“金点子”类的帖子,家长更是如获至宝。当然,对家长发布的帖子,老师更是有问必答,有疑必解。
(2)“短信平台”——沟通互补
“短信平台”是学校网站上的一个相对隐秘而又适时适度的舒展空间,让家校联系得以深度延伸。由于具有相对隐秘这一特点,因此,当家校双方互相有困惑时,可以通过短信交流,避免了面对面的那种尴尬。
(3)“电话回访”——交流沟通
电话回访接通率保持在70%左右,但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一直维持在98%左右。这样的回访绕过了班主任,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家长基本做到敢讲真话,敢讲实话。
家长对优秀的班主任、任课教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存在的问题也不回避,如:部分学科作业资料过多、极个别教师作业批改不认真、放学过晚、开展感恩教育、加强校际交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改进部分老师的普通话等。
针对家长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学校进行了积极回应。一是对教学常规进行检查,重点是备课和作业批改;二是实行导师制,教师利用课间或中午时间义务给生补缺补差;三是实行激励教育,学校每学期开展学习成绩进步奖和思想品德进步奖评选,鼓励学习困难和品行困难学生;四是规范教辅征订,由备课组把关,教导处审核;五是规定放学时间不得超过4:20(冬季)和4:50(夏季);六是进行感恩教育,利用教师节和母亲节开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七是同片区学校开展期中测试、模考联考。
这样,对家长满意度的测评,延伸到接受家长的建议和意见,成为家校合作教育的一个新的平台。
(4)印发资料——不定期限
为了提高家长教育的素质,不定期的给家长印发学习资料,如“如何教育孩子保护视力?”、“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等。这些资料给家长提供了教育孩子的方法,家长意见反馈表表明:这种做法深受家长,特别是有阅读能力的家长的欢迎。
三、常态:拨开绿叶闻花香
为进一步发挥好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进而凝聚广大学生家长的力量,我们通过探索特色的评价激励模式,引领家校共育走向常态化。
(一)激励引导,增强家长成就感。学校将家长委员会成员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记录在案,每年都举行“家长委员会答谢会”,全面回顾总结家长委员会的工作,有根据地评述每一位委员的贡献,字里行间充满着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在学校艺术节、“艺术节”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中,隆重评选表彰“十佳”家委会委员、“优秀家长”和“书香家庭”等,让家长们都以能为学校出力,为同学们办实事为荣,竞相在教育子女上费心思下功夫,树立为国育子责无旁贷的信念。
(二)完善网络,壮大家委会队伍’。由于激励机制健全,家长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升,纷纷要求加入班级、年级的家委会,如今我校各个层面的家长委员总数达到100多人,占全校学生家庭总数的十二分之一,形成了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网络,家长委员会在我校开门办学、参与督导、沟通体验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学校教育形成了强大合力。
四、结束:赏了这花看那花
家长学校创办几年来,以授课为主渠道,辅助以其他形式多样的活动的教学模式,已基本形成。家校共育的活动,在深化学校德育工作改革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了自身的精神世界,促进了少年儿童生命的健康成长以及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但我们深知:家长学校工作任重道远,今后,我们会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总结,继续探索家校合作的新机制,让孩子们的双翼更加丰满有力,展翅翱翔在未来天空里。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萧山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