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社区门诊论文应该如何写作?对于很多第一次写作的作者来说,撰写一篇优秀的论文也并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所以这个时候就会特别的彷徨,本论文分类为药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社区门诊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第1篇:社区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患者在社区门诊静脉输液更优质的护理方案。方法:随机将我院门诊2018年2月~2019年2月80例静脉输液老年患者,平均年龄(65.0±4.0)岁,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人。其中对照组40例老年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40例老年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软件分析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老年患者在静脉输液时的满意度,熟练掌握静脉输液技能有助于社区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顺利完成,有利于减轻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痛苦,使得治疗效果更佳。
【关键词】社区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识别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19)09-00227-02
面对现在社会呈现人口老龄化趋势,社区医院诊疗不断提升,使得更多的老年患者选择在社区门诊就医。而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治疗手段之一,这种治疗方案给药方便、药效迅速,但是从配置到输入存在一定隐患,可能出现交叉感染[1],同时老年患者本身自我抵抗力下降、生理心理特征特殊,皮肤松弛,血管薄脆,对于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挑战更大,因此本文旨在探讨社区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优质护理方法,提升老年患者就诊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门诊2018年2月~2019年2月80例静脉输液老年患者,平均年龄(65.0±4.0)岁,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人。纳入标准:(1)年龄大于60岁。(2)输液量大于250ml。(3)患者意识清醒、沟通能力正常[2]。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疾病、神经功能障碍、造(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脏器功能损害等以上任一疾病老年患者。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本次实验均已将全部实情告诉患者及其家属并获得同意。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静脉输液,其中对照组40例老年患者给予常规护
理,而实验组40例老年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包括:(1)认真沟通核对老年患者相关个人资料,比如:年龄、性别、过往疾病史、心理状态等,在输液前结合基础信息进行风险评估,保证静脉输液的准确性,药物的现配现用,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2)保持热情、亲和的态度与老年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在穿刺前解释清楚在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提高输液成功率[3]。(3)血管穿刺时先远后近,进针要求快、准、稳。由于老年人患者的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减少,血管浅而易滑动,血管弹性降低,变脆变硬,容易一扎就破,尤其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绑好止血带后,有的老年人周围静脉血管显露不明显,这时嘱患者握拳,同时用手轻轻拍打血管,选好血管后松拳,护士左手握住患者掌指关节处及五指,使手背向手心弯曲成弧度,稍向下垂,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别置于病人手背左右两侧,帮助患者调整绷紧皮肤,更容易穿刺成功。见回血后不再进针,防止血管渗液,在松止血带时,用左手压住固定针头,轻轻松开止血带,避免过度用力。(4)在患者输液过程中要经常给与关心和检查,探寻患者是否身体感觉不适,回血是否正常等,避免出现不良反应以及输液风险[4-5]。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
2结果
2.1患者满意度比较
利用自行制作的调查问卷测试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及不满意4种,满意度指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占比之和。具体结果请见表1。
通过表1数据显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11人,占比27.5%;满意17人,占比42.5%;一般8人,占比20%;不满意4人,占比10%;而采用优质护理的实验组4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24人,占比60%;满意15人,占比37.5%;一般1人,占比2.5%;不满意0人,占比0%;实验组的满意度為97.5%远大于对照组的70%,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穿刺输液情况比较
表2数据显示,在一针见血,穿破血管,渗漏,淤血等输液情况对比中,实验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实验组无论是患者满意度还是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老年患者在静脉输液时的满意度和依从性,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输液风险,使得治疗效果更佳。
第2篇:社区门诊慢性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社区门诊慢性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社区门诊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例慢性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精神状况、身体机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健康评分以及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措施在社区门诊慢性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改善血糖状况,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关键词]社区门诊;慢性糖尿病;综合性护理;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62(2019)06(a)-0133-02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内分泌代谢疾病,致病机制复杂,通常是因自主神经病变及应急机制障碍等多种原因所致,具有较为明显的家族遗传,同时与患者生活、饮食方式具有一定相关性。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慢性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心脏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等各类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根据相关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对慢性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服药依从性,更好地控制血糖[1]。基于此,该次研究对象选取该社区门诊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例慢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后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现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该社区门诊收治的90例慢性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62.59±7.33)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59±2.36)年。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9.86±6.85)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7.03±2.04)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糖尿病诊断标准;②空腹血糖在7.1mmol/L及以上,餐后2h血糖在11.2mmol/L及以上;③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该次研究。排除标准: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精神障碍以及沟通障碍者。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常规血糖控制、功能锻炼、用药指导以及饮食护理等。研究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成立护理小组成立社区糖尿病护理小组,建立社区门诊慢性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详细地对患者疾病、生活习惯、各项检查指标、药物服用情况以及饮食习惯等进行记录。
1.2.2健康教育定期组织患者对慢性糖尿病相关的知识进行学习,耐心地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通过学习使患者能够对疾病相关知识与并发症发病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加强对疾病的重视。定期举办患者与护理人员座谈会,交流控制血糖的相关经验,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饮食护理对患者饮食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减少含糖量高及热量高食物。确保生活作息时间规律,养成定时定量用餐习惯,并采用清淡易消化、高纤维食物多搭配食物,并且避免使用含胆固醇高食物。通知在培训讲座中灌输患者饮食控制对糖尿病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积极配合性。
1.2.4心理护理由于慢性糖尿病患者具有糖尿病病程长特点,长期的药物治疗会显著地降低患者对疾病的耐受能力与心理防御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护理人员积极地加强与患者交流和沟通,及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与疑惑,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情,提高治疗依从性[2]。
1.2.5定期随访在随访中了解及掌握患者实际身体恢复,提醒患者遵医嘱用药,一旦存在异常状况则应立即到医院就诊。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有针对治疗患者的用药情况、膳食结构、血糖自我监测及不良反应等,随访时间控制在每年4次以上。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生活质量以及服药依从性。
1.4统计方法
经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计数资料以(%)形式展开,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血糖水平
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
研究组患者精神状况、身体机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以及心理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服药依从性
研究组患者按时服药32例(71.11%)、及时服药35例(77.78)、医院就诊33例(73.33%)以及定期复查率36例(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例(35.56%)、17例(37.78%)、18例(40.00%)、20例(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糖尿病属于进行性疾病,具有病程长特点,可达数十年,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慢性糖尿病致病原因主要为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患者在临床上早期并无明显症状,随着病程的发展,可出现典型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减轻症状[3]。若未及时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出现,累及到患者的眼部、肾脏、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等;病情晚期可能会出现糖尿病足、水肿以及蛋白尿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对于慢性糖尿病患者而言,最为重要的是良好控制血糖水平与坚持服药[4]。
综合性社区护理模式無需糖尿病患者每日进医院复查,于社区内便可完成每日血糖测量工作,有利于促进患者定期检查与治疗,提高服药的依从性,更好地控制血糖。除此之外,心理护理的实施则能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以良好的心态接受药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5]。该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精神状况、身体机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健康评分以及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综合性护理措施在社区门诊慢性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改善血糖水平,提高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措施在社区门诊慢性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改善血糖状况,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大量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