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敏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张家港 215600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纳洛酮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及价值。 方法 选取100例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是否纳洛酮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NIHSS评分、血肿体积、水肿面积、自主意识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纳洛酮应用于高血压出血疗效肯定,能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利于预后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纳洛酮;高血压;脑出血
[中图分类号] R54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3(b)-0135-02
[作者简介] 方敏(1975.6-),男,江苏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内科。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由于长时间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引起颅内小动脉破裂出血形成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常诱发于情绪激动、过度劳累,大多发病突然,进展迅速,具有较高致死率、致残率[1]。脑出血患者血浆、脑脊液中阿片类物质β-内啡肽显著升高,是加重患者病情、影响治疗和预后的重要因素[2]。纳洛酮是一种非专一的阿片受体拮抗药,对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同时改善患者预后。该研究在2012年6月—2014年6月针对纳洛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按入院后应用纳洛酮情况分组,纳洛酮治疗为观察组(50例),其中男性71例,女性29例,年龄31~65岁,平均(51.2±13.6)岁,高血压病史平均(9.27±1.31)年,出血量平均(43.98±7.52)mL;常规治疗为对照组(50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龄29~70岁,平均(50.9±14.3)岁,高血压病史平均(9.31±1.27)年,出血量平均(44.88±8.61)m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入选标准
(1)符合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脑出血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知情同意;(3)明确的高血压病史;(4)排除其他脑出血疾病;(5)排除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全身性疾病。
1.3治疗方法
术前应用CT定位血肿,严格无菌手术操作,按操作规范流程完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自入院确诊高血压脑出血即给予甘露醇脱水,降压、降血糖、止血等常规对症处理,所有患者均治疗14 d。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4.0 mg 加入250 mL 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1次/d。
1.4评价指标
(1)治疗10 d,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分;复查CT,根据多田氏公式计算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水肿面积;出现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及肾衰等并发症例数,计算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两组NIHHS评分、血肿体积、水肿面积、自主意识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
(2)治疗14 d后,采用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评分标准[3]对近期疗效进行评分:①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患者日常生活可完全自理;②明显改善: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③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④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⑤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多18%以上;⑥死亡。基本治愈、明显进步、进步归为“有效”一类;把无变化、恶化及死亡归为“无效”一类。
1.5统计方法
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根据两组患者治疗10 d情况比较
观察组NIHSS评分、血肿体积、水肿面积、自主意识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治疗14 d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86.00%)明高于对照组(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剧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高血压患者日益增多,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也随之逐年上升。高血压脑出血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危害[4]。而早期尽快清除颅内血肿、迅速解除脑组织压迫,在脑水肿高峰期前手术是目前公认的效果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方法[5]。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生后,脑组织缺血缺氧会导致严重的应激反应,患者血液和脑脊液中阿片肽等物质释放增加,脑水肿越明显阿片肽值也越高。阿片肽参与脑出血病理生理转归过程,可进一步形成缺血、坏死等再灌注损伤,严重影响预后[6]。因此有效减轻术后继发脑水肿、加强血肿周围脑组织保护和保护脑神经功能是挽救患者生命、恢复神经功能和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常规术后治疗[7]主要包括控制血压、脱水、抑酸、防治感染、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对症支持及康复治疗等措施。而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的非特异性拮抗剂,具有较好血脑屏障通透性,可竞争性地阻断阿片受体,生效迅速,拮抗作用强。纳洛酮可逆转阿片激动剂的效应,通过抑制脑损伤时巨噬细胞的趋化活性,减轻炎反应损害,有效抑制脑水肿情况恶化;抑制蛛网膜血管收缩,增加脑血流供应,加快神经功能恢复,缩短昏迷时间;改善缺血时神经元内电解质紊乱,恢复脑组织能量代谢,降低血肿分解产物对水肿的影响;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调节恢复前列腺素对微循环的平衡;增加降钙基因相关肽水平,保护神经元,减轻呼吸、循环中枢抑制;促进神经细胞蛋白质合成,延长受损神经细胞存活时间,改善创伤后应激状态对神经系统功能损害[8]。
该组研究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应用纳洛酮的治疗效果,其结果显示:与单纯常规控制血压、脱水、防治感染等治疗相比,应用纳洛酮患者治疗10 d后,观察NIHSS评分、血肿体积、水肿面积和自主意识恢复时间均明显降低,其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及肾衰等并发症发生率仅13.75%,远低于常规治疗的28.75%;治疗14 d后近期疗效评估显示,应用纳洛酮治疗近期总有效率86.00%明高于常规治疗的6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脑出血术后仍存在血肿分解、代谢产物造成神经元损伤以及周边继发损伤等,可能导致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恶化,而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纳洛酮则能有效抑制出血性脑损伤后的炎症反应,降低脑水肿恶化风险,促进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效改善预后效果,治疗效果可靠、安全。
综上所述,纳洛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明显提高血肿吸收速度,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缩短意识恢复时间,减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疾病治愈率,临床效果肯定,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van Asch CJ,Luitse MJ,Rinkel GJ,et al.Incidence,case fatalky,and functional outcome of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over time,according to age,sex,and ethnic origi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Lancet Neurol,2010,9(2):167-176.
[2]刘华岩,蔺勇,张朝东.纳洛酮治疗脑出血疗效的Meta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24):70-71.
[3]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4]Mirsen T.Acut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Curr Treat Options Neurol,2010,12(6):504-517.
[5]包铁柱,赵程欣.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9,6(51):5-7.
[6]王瑞,王姝,睢大篑.纳洛酮心血管保护作用研究进展[J].武警医学,2011,22(10):907-908.
[7]荣军, 王晓峰, 唐宗椿, 等. 6374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特点的分析及治疗方法的选择[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3, 12(1): 374-376.
[8]蒋玲,刘骅.依达拉奉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4):26-27.
(收稿日期:201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