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医院管理论文范文,医院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刍议公共卫生监督的问题及应对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10-19
  • 阅读量64次
  • 评分0

摘    要:卫生体系被认为是公共卫生的主要部分,是对卫生法规的践行,可以确保居民健康,推动经济长足发展。卫生体系的不断完善,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固发展卫生监督体系,则能够减少公共卫生不良事件,保证社会稳定和谐。卫生监督是对多个卫生管理环节的强化,其目的是预防疾病、保障居民身心健康和保护环境。公共卫生监督的重点是发挥卫生防疫组织的管理职能,通过不定时监测或是检查等方式进行有效监督。在工业化推动下,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改善,但随之而来的水污染和空气污染使得地球不堪重负。此外,高强度工作与高身心压力使年轻群体患上职业病的风险升高,这对居民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本研究积极剖析公共卫生监督的现存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以提高监督效率。
关键词:公共卫生监督 问题 应对措施

我国于1952年开始设立卫生防疫站,效仿苏联模式,在防疫站以下设立监督科。而且积极成立卫生部,设立相应级别的卫生监督司。自此,我国的卫生监督管理体系初步建设[1],同时组建卫生监督队伍,构成食品、药品、学校、环境卫生等监督网络。在发展过程中,公共卫生监督成为国家法制建设的一部分,对于卫生违法活动的打击性较强,成为社会秩序的维护途径之一。现阶段,卫生部联合于财政部和中编办等部门,于2000年颁发《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意见》,开始落实卫生监督体制的现代化改革工作。卫生监督所是统一化的管理机构,负责核准卫生行政许可与督查相关标准,对于健康产品与职业领域具有监督职能。公共卫生监督负责督查餐饮业、卫生防护设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等健康管理工作,可以查处消毒、生活用品、化妆品和饮用水等产品的违法行为。但在公共卫生监督实践过程中存在立法不完善、执法不严和守法意识薄弱等问题,需要制定应对措施。

公共卫生监督的现存问题

立法问题-卫生监督体系不健全:经济发展推动卫生监督体系日益革新,但仍有较多的不足,如并未在县级与市级健全卫生监督机制,未明确监督职能和负责实施监督的主体。缺乏一体化的卫生监督体系使得监督以及检测工作无法落实到位,分工难以明确,这就体现出关于公共卫生监督的立法不严问题。
执法问题:(1)企业领导重视度不够:多数企业领导并未认识到公共卫生监督的重要性,未致力于卫生监督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只关注经济体系建设。这使得很多企业并不积极配合相关的公共卫生监督工作,法律意识薄弱,只是单纯应对卫生监督部门开展的检查工作,未从根源上转变观念。(2)监督人员数量少,素质低:我国的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多采取分级管理制,每个级别都有对应的人员编制,需要根据本区域的卫生监督工作量、人口数量、经济状况和服务范围合理化确定人员编制。但是有数据证实,在我国,最低的卫生监督人员标配是1∶1000 0,即1万个居民配置1名卫生监督员[2]。尤其是偏远地区,卫生监督员的配置数量极少,是阻碍卫生监督体制建设的主要原因。此外,基层卫生监督组织内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学历多为中专,但高质量的卫生监督需要借助人才力量。从人才结构层次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结构呈宝塔型,发达国家结构呈橄榄型。我国在卫生监督层面的人才结构几乎呈梯形,顶尖人才少之又少,本科学历与高级职称人才极少,严重影响执法质量。(3)监督管理团队能力有限:近年来,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公共卫生监督改革,使得监督工作质量有所提升。部分地区划分食品药品与卫生局监督所为事业单位,具有行政执法功能,且员工享受公务员待遇。但是在此背景下,管理工作仍未高效落实,可能原因是行政许可法规定不再对卫生许可采取收费制,这使收费补贴减少,员工福利待遇有所缩水,降低了员工的积极性。
守法问题:多数企业缺乏卫生意识,甚至对违法经营等行为不自知,这会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现阶段,公共场所的建设数量逐年增加,一旦投入使用便会大幅增加监督管理难度与工作量[3]。甚至部分公共场所相当长时间未接受卫生检查,使管理者抱有侥幸心理,更加不重视管理工作。对于小规模企业其守法意识不强,更容易出现知法犯法等问题。现阶段,公共卫生监督的财政补偿、编制以及待遇问题较为棘手,并无针对性解决措施。且少数卫生部门存在待遇不公情况,严重影响员工的积极性,也会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硬件设施与经费问题:卫生检查现场的取证仪器和检测设备是顺利开展监督工作的前提,若为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则需要立即对卫生现场进行勘察,以指导解决对策的合理制定。但是我国约有50%的省市未配置齐全的卫生装备,尤其是偏远地区,甚至没有卫生装备。缺少卫生装备严重降低了卫生监督功能,无法满足监督工作的科技性要求,使卫生监督效率大幅下降,无法实现技术性检测和督查。此外,经费投入不足也会降低管理质量[4]。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在卫生监督管理经费方面明显不足,甚至未设立监督机构办公场所,这与本地区的经济水平紧密相关。正常来说,卫生监督部门属于行政执法机构,政府部门会相应地投入经费。但目前大部分卫生监督部门都被归类为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经费有限。

公共卫生监督问题的应对措施

完善立法:加强建设卫生监督体系,对于社会上危害居民健康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并借助网络平台等途径实时更新打击行为的进展,提高居民的安全感,减少食品安全等事件。完善卫生工作条例,明确公共卫生监督的内容、目的与处罚制度,及时修订相关法规。尤其是明确违法经营者的处罚力度,强化管理条例内容,使其更具标准化,以提高其威慑力[5]。同时需要发挥居民的社会监督作用,可以设立匿名举报平台,鼓励居民积极投稿。
严格执法:(1)转变领导观念,培养管理意识:利用法制宣传栏目、集中化学习等方式转变企业领导的卫生观念,使其了解卫生监督职责,掌握监督工作的内容和检查目的。定期对其进行知识培训,全面讲解卫生监督的意义,并及时完善卫生管理方案以及相关标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适合自身企业的管理措施。充分调动企业资源,依法履行相关义务,严格落实卫生管理工作。同时要求公共场所不定期进行自查,发现卫生管理问题后进行针对性改进[6]。(2)增加监督人员数量,提高其综合素质:增加各个地区的监督人员数量,尤其是偏远地区,可调用高素质人才前去履职,给予工资补贴等。对当地的监督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拟定学习计划,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行有效整合,并定期考核。监督管理部门需要提升招聘标准,这是改善人员素质的最快途径。可以多招聘高素质与专业型人才,并对其积极培训,重点培养其法律意识[7]。强化人员的守法意识,明确卫生监督管理条例,做到每一项管理工作均是有法可依,若有人员违法管理条例则要从严处理。(3)培养监督管理队伍的执法能力:需要不断提升卫生监督员的管理职责,明确规定其从业资格与任免标准,利用网络招聘和线下招聘等多种方式引入专业人才[8]。对监督员进行综合能力考核,采取末位淘汰制,并为有真才实学的监督员提供晋升机会。培养其应对能力,组织学习传染病防治与突发事件处理方法,并要求其强化管理基础设施和卫生间。
提高守法意识:积极培训行政执法责任制相关内容,要求掌握法律法规,保证监督工作的法律效力。提高监督力度,抽检公共场所的卫生情况[9]。在监督管理方面,可以采取量化分级管理机制,缩减物力与人力资源,提升监督效率。
增加资金投入,引进先进设备:各级政府需要高度重视经费投入问题,主动配合监督工作,确保卫生装备的及时更新与更换[10]。同时需要创建综合协调机制,整合各级卫生机构的监督管理问题,总结共同点后修订相关规定,完善法律标准。并采用党风廉政与纠风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各级卫生部门的监督协调功能。同时需要更新卫生现场的检测方法,引入现场检测设备,组织人员参与技能培训,进行资质认定和考核,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11]。
总之,公共卫生监督是维持医疗服务秩序和保证公共卫生安全的前提,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政府需要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度,积极完善法律,提升企业领导与管理团队的法律意识,并增加资金投入,购置先进设备,适度增加监督人员数量,保证监督工作得以顺利实施,进而切实保护居民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孙义林.把公共卫生管理运用在卫生监督工作中的有效措施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6):394.
[2]刘伟.分析公共卫生管理在卫生监督工作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4):14-15.
[3]孙永革.新时期公共卫生监督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122.
[4]范立刚,杨艳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期医疗卫生系统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风险分析和对策[J].今日消防,2020,5(2):52-53.
[5]杨颖华,张霞,陈健,等.上海市第三方公共卫生监督技术服务机构能力现况调查[J].中国卫生资源,2020,23(2):158-162.
[6]岳丽丽.公共卫生监督执法档案的数字化管理问题研究[J].卷宗,2019,9(35):112.
[7]莫微.公共卫生监督执法档案的数字化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4):164-166.
[8]赵彤.基层卫生监督人员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4):80.
[9]张永杰,许长旭,陈超.公共卫生监督执法档案的数字化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6):154-156.
[10]肖玉青,潘昊.完善公共卫生投入机制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20,37(10):63-65.
[11]刘文,王翀,朱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药品应急监管策略探讨[J].中国药业,2020,29(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