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珏炜
广东省开平市中医院中医骨伤科,广东开平 529300
[摘要] 目的 研究活血止痛汤加减对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该院骨科住院部收治的82例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治疗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术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止痛汤加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χ2=8.7473、10.2343,平均消肿止痛时间、退热时间、骨痂生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t=5.1614、10.3595、12.0174、11.9703;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活血止痛汤加减在骨折术后患者的使用中疗效确切,显著改善患肢肿胀,促进骨痂生长,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活血止痛汤;骨折术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1(b)-0129-02
骨折术后早期,因为局部血管的通透性增加,炎性渗出物多、静脉回流受阻、炎症反应的发生等会造成骨折部位的肿胀,并且会持续性加重,因此骨折术后应尽早采用有效的治疗措施以缓解肢体肿胀情况,并加速肿胀的消退,促进骨折的愈合[1]。活血止痛汤出自《伤科大成》,主要组成药物为乳香、落得打、川芎、当归等,是临床常用药,具有止痛消肿、散寒祛湿、活血化瘀的效果[2]。为探究活血止痛汤加减在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该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82例患者的对照研究,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2例骨折术后患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术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止痛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51.3±5.5)岁 。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48~8岁,平均年龄(52.0±6.8)岁。两组患者均无其他病史,在性别、年龄、病程比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接受治疗,均为新鲜骨折行手术治疗后;②排除严重慢性疾病史患者、严重肝肾、心脏功能不全等疾病患者;③排除精神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④行头孢药敏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
1.3 方法
1.3.1 手术方式 82例患者行伤肢牵引,行入院常规检查,进行术前评估及相关治疗,待情况稳定后若未出现手术禁忌症则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行手术内固定治疗。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术后及时鼓励患者做肌肉收缩运动及关节屈伸锻炼,注意动作缓慢,约6周后可借助外力下床活动。
1.3.2 术后治疗 ①对照组治疗:术后3 d行1.0 g头孢唑肟+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治疗,2次/d,并结合物理治疗法:包括按摩、活动经络等治疗。②观察组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活血止痛汤行加减治疗,主要方剂为川芎10 g、牛膝6 g、五灵脂3 g、没药6 g、乳香6 g、秦艽3 g、三七6 g、红花10 g、桃仁10 g、当归12 g、落得打9 g。根据中医辩证施治,肝气郁结者加陈皮3 g、柴胡6 g;失眠者加夜交藤6 g;大便不畅者加酸枣仁6 g、火麻仁12 g。诸药加水1000 mL煎至300 mL,100 mL/次,3次/d。
1.4 疗效评定指标
用药3 d后患者的患肢疼痛消失、肿胀显著减轻,5 d后临床表现消失,术后3周行X线片检查可见骨折线内骨痂形成好转;用药4~6 d内患者的患肢疼痛缓解、肿胀有所减轻,10 d内临床表现消失,术后6周行X线片检查可见骨折线内骨痂形成无效;用药5 d后疼痛及患肢肿胀未缓解甚至加重,术后7周后方见骨痂生长;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4]。
1.5 统计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通过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表示单位为(x±s),不同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差异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统计学处理方法为χ2检验法,如果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P<0.05,说明两者间数据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40例,对照组35例;具体分析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2例,对照组8例,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分析
观察组患者平均消肿止痛时间、退热时间、骨痂生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见表3。
3 讨论
骨折术后肢体疼痛肿胀是常见的临床症状,目前西医临床治疗的原则为:对患肢进行抬高,同时进行止痛、抗炎、止血等对症支持治疗,效果欠佳;因此传统中医治疗成为临床治疗的又一重要方式[5]。中国传统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其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证实,中医药对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发生疼痛、肿胀等不适的综合治疗 具有独特的优点。
中医认为骨折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肢体发生疼痛及肿胀是因为损伤了气机,引起气血运行不畅,气血淤阻,经脉受到损伤,血循异常溢于脉外,阻碍经络,不通则痛;或者是阻塞经络,血液离经,无论是血瘀还是气滞,均瘀滞于皮肤,引发肢体肿胀,病情发展严重的患者甚至发生筋膜室综合征[6]。因此传统中医对骨折的治疗遵循:先活血化瘀,兼顾理气止痛的原则,因为伤血必及气;在治血的同时治气,以此为理论在治疗时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利水消肿、改善循环为主。通过对血液循环的改善,有利于清除代谢产物及渗出的水分,降低对神经末梢的刺激,有助于疼痛的缓解[7]。通过对本文研究数据的分析可得:观察组患者术后治疗总有效率约为9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且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与对照组的19.5%相比较低,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口服活血止痛汤加减对骨折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观察组患者在平均消肿止痛时间、退热时间、骨痂生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上均比对照组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活血止痛汤对骨折术后患者的疼痛及肿胀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主要是因为活血止痛汤加减治疗可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通络,有助于改善骨折部位的微循环,利水消肿,促进骨痂生成,促进骨折愈合。方剂中三七、川芎、桃仁、当归均具有活血的功效,其中当归、三七还可补血,对血虚引起的疼痛效果良好;川芎行气,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祛瘀止痛;桃仁具有凉血之功,和没药、乳香共行消肿止痛之功;红花可逐瘀破血,加强消肿的功效;牛膝在活血化瘀的同时引血下行,兼顾补肝益肾、强筋健骨的功效。诸药配伍使用,可祛瘀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8]。另一方面,中药治疗具有安全有效、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同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药物的加减治疗,有利于临床症状的进一步改善,保证疗效。
综上所述,采用活血止痛汤加减对骨折术后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安全有效,显著改善患者肢体疼痛、肿胀等症状,加速骨痂的形成,促进骨折愈合,值得在临床上展开大范围使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殷弢 .活血止痛汤治疗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J].安徽医药,2013,17(8):1368-1369.
[2] 王胜,朱振康,陈平泉,等.桃红四物汤加五苓散加减对胫腓骨骨折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8):99-101.
[3] 张桂友,任蕾蕾.CPM锻练合用活血止痛汤对髌骨骨折术后功能康复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3):117-118.
[4] 马亮,张殿银.活血止痛汤熏洗在骨折术后关节康复的临床疗效分析[J].健康必读,2013,18(1下旬刊):278-278.
[5] 杨建水,张殿银.活血止痛汤中药熏洗在关节骨折术后应用[J].医学信息,2014,14(11):245.
[6] Cheung,E.Y.N.,Bow,C.H.,Cheung,C.L. et al.Discriminative value of FRAX for fracture prediction in a cohort of Chinese postmenopausal women[J].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2012,23(3):871-878.
[7] 范明.探讨活血止痛汤治疗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的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14,36(6上旬刊):3562,3563.
[8] Khandewal,S.,Chandra,M.,Lo,J.C,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non-vertebral osteoporotic fracture outcomes among post-menopausal U.S. South Asian Women[J].Bone,2012,51(6):1025-1028.
(收稿日期: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