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璐 陈琛
安徽省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 目的 探讨滋肾利湿化瘀法治疗免疫性不孕症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从2012年1月—2014月2月所收治的80例免疫性不孕症患者(抗精子抗体阳性),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的患者给予滋肾利湿化瘀治疗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妊娠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治愈患者16例,所占的比例是40.0%,有效患者19例,所占的比例是47.5%,无效患者5例,所占的比例是12.5%,总有效率是87.5%。对照组患者中,治愈患者8例,所占的比例是20.0%,有效患者17例,所占的比例是42.5%,无效患者15例,所占的比例是37.5%,总有效率是62.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率是40.0%,明显高于对照组(2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免疫性不孕症患者给予滋肾利湿化瘀中药治疗方法,可改善卵巢功能,调节免疫功能,具有固冲、益精、补肾的作用,效果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方法可行,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滋肾利湿化瘀;免疫性不孕症;疗效;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2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a)-0138-02
[作者简介] 陈璐(1962-),女,安徽淮北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妇科肿瘤、不孕症等。
不孕症一直是困扰家庭及社会的实际问题,免疫性不孕症作为不孕症的一种类型,约占10%~30%,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患者机体内生殖系统抗原出现免疫或者是同种免疫。目前,此种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女性受孕,是女性不孕症中较难解决的难题[1]。发生免疫性不孕的主要原因是女性血清与生殖道内所存在的抗精子抗体,目前,临床上对于此种疾病运用西药治疗方法,其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并且不良反应多,该研究选取该院从2012年1月—2014年2月所收治的80例免疫性不孕症患者,对其给予滋肾利湿化瘀中药治疗法,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从收治的80例免疫性不孕症患者,诊断标准:①排除其他因素所造成的不孕症;②妇科检查正常;③B超检查,盆腔没有异常;④内分泌学大体正常;⑤经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双侧输卵管无阻碍,宫颈黏液或血清中抗精子抗体呈阳性。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40例,年龄最小的是24岁,最大的是34岁,平均年龄是(28.32±4.13)岁;不孕年限最短的是2年,最长的是8年,平均时间是(3.6±1.5)年;原发不孕患者15例,所占的比例是37.5%,继发性不孕患者25例,所占的比例是62.5%,其中丈夫抗精子抗体异常的患者11例,所占的比例是27.5%。对照组的患者40例,年龄最小的是25岁,最大的是36岁,平均年龄是(28.29±4.06)岁;不孕年限最短的是2年,最长的是9年,平均时间是(3.5±1.3)年;原发不孕患者14例,所占的比例是35%,继发性不孕患者26例,所占的比例是65%,其中丈夫抗精子抗体异常的患者9例,所占的比例是22.5%。两组患者排除卵巢性不孕、输卵管性不孕、宫颈性不孕以及子宫性不孕,同时排除患有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的40例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1~3月给予泼尼松(国药准字H12020123 ),2次/d,5mg/次;4~6月给予泼尼松,1次/d,5 mg/次;7~9个月给予泼尼松,1次/d,5 mg/次,连续治疗9个月。观察组的40例患者给予滋肾利湿化瘀中药治疗方法,药方:赤芍10 g,甘草10 g,菟丝子10 g,续断10 g,五灵脂10 g,桃仁10 g,白芍10 g,丹皮10 g,丹参10 g,熟地10 g,怀山药15 g,淫羊藿9 g,白花蛇舌草15 g。对于湿热血瘀患者,给予苡仁30 g,山楂、五灵脂10 g,败酱草15 g;对于肝脾失调的患者,给予青陈皮6 g,煨木香6 g。1剂/d,加水煎服,分为早晚2次服用。患者在用药期间,禁止食油腻、辛辣、生冷食物,保证最佳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期间,不服用其他治疗该病的中西药。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月经期间停止服药,并且每隔1个月复查1次,如果患者丈夫抗精子抗体异常,则需要夫妻一起治疗。另外,在治疗期间,采取避孕套避孕方式。
1.3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患者在治疗期间内,抗精子抗体转阴,同时出现妊娠;也或者是在停止用药后的半年内,未给予其他治疗方法而受孕;有效:患者抗精子抗体转阴,但是未妊娠;无效:患者抗精子抗体未转阴,并且未妊娠[2]。在9个月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机体内的抗精子抗体转阴率,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率。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患者数。
1.4统计方法
资料中所有数据运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
2结果
2.1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87.5%(35/40),其中治愈患者16例,所占的比例是40.0%,有效患者19例,所占的比例是47.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62.5%(25/40),其中治愈患者8例,所占的比例是20.0%,有效患者17例,所占的比例是42.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率是40.0%(16/40),对照组患者的妊娠率是20.0%(8/40),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患者2例,所占的比例是5.0%,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患者8例,所占的比例是20.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女性不孕症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并且临床表现各异,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约10.0%育龄妇女患不孕症,其中约1/10的育龄不孕妇女发病原因不明,随着医学诊断技术与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深入研究不孕症的发病原因,结果表明[3],这1/10不孕症妇女中,多数是免疫性不孕症,约占其中2/3,其主要的不孕因素是体内所存在的抗精子抗体,以往,临床上多采取泼尼松等西药治疗,降低血清中抗精子抗体的抵抗力,但是此种治疗方法经过多年的治疗,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免疫性不孕症多是因为肾虚所造成的,据研究资料表明[4],免疫功能若异常增加,则表示肾阴虚;免疫功能若减退,则表示肾阳虚。中医辨证治疗免疫性不孕症的时候,虽然未显示肾阴虚征象,有的患者房事不洁、产后不慎,受到邪毒感染,或者是在经行、产后余血未净而交合,血室正开,容易造成浊精败血相合,脏腑阴阳气血失和而难以受孕。该研究认为治疗该病的病机应以湿热淤血、肾虚为本[5]。
通过给予免疫性不孕症患者滋肾利湿化瘀中药治疗方法,可养血调经,改善患者子宫内的环境,促使血清内抗精子抗体转阴。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免疫性不孕症的主要病机是阴虚火旺、肾虚血瘀、湿热互结、气滞血瘀,也正是因为淤毒、湿热等原因而造成患者的精血亏虚、气血失调,使子宫不能成功摄取精子而受孕[6]。在该次的研究中,通过给予患者滋肾利湿化瘀治疗法,改善患者子宫内环境,提高卵巢局部的内分泌环境,消除或者是减少免疫性不孕症患者体内血清抗体对妊娠的干扰。其中白芍、熟地、续断、淫羊藿、菟丝子、山药具有补益肾阴的功效,五灵脂、赤芍、丹皮、桃仁、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甘草具有调理诸药的功效,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诸药联用,可化瘀利湿、补肾活血、扶正祛邪,进而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抑制异常抗原增生,调节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得患者体内抗精子抗体转阴,进而达到治疗效果[7]。泼尼松在免疫抑制方面也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其不良反应较多,给予免疫性不孕症患者滋肾利湿化瘀治疗法,可避免发生痤疮、消化不良、体重变化以及月经失调等不良反应[8]。与西药治疗相比,中药在整体上调节与双向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优势[9]。在治疗期间,采取避孕套方式避孕,最大程度降低人工流产率,避免生殖道感染及损伤,避免抗原刺激抗体[10]。
在该次研究结果中,滋肾利湿化瘀治疗免疫性不孕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较高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率是40%,与资料中的研究数据(43.5%)有一定偏差[11],其主要是因为选择病例数目有限,在以后实践中,应加大研究数量,保证数据有效性与可靠性。综上,该研究认为,对于免疫性不孕症患者,给予滋肾利湿化瘀中药治疗方法,具有固冲、益精、补肾的作用,改善卵巢功能和免疫功能,疗效显著,安全性高,避免了西药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与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翁时秋,陈晶晶.滋肾利湿化瘀法治疗免疫性不孕症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2,27(2):302-303.
[2]计家平,张狄,程泾.免疫性不孕症的病因病机与中医治疗近况[J].中医药信息,2010,27(5):115-117.
[3]刘昱磊,王俊玲,滕辉,等.助孕汤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的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1,5l(5):98-99.
[4]张玮.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4):142-143.
[5]朱贵忠,杨进波.抗精子抗体与不孕不育相关性回顾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7):1384-1386.
[6]常兴隆,赵惠萍,田葱,等.抗透明带抗体与免疫性不孕症相关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l,20(8):969-970.
[7]韩延华,刘继梅,俞梅.免疫性不孕的中西医研究现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4(1):68-70.
[8]刘芳,王兰菊,李泉香.中西医效应疗法治疗不孕不育症疗效观察 [J].社区医学杂志 ,2012,15(12 ):264-265.
[9]刘瑞芬.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 26 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2(1):68-69.
[10]何会霞 ,袁惠霞.中医药治疗免疫性不孕症临床研究概况 [J].中医杂志 ,2011,49(9) :848-850.
[11]郭勇义,陈冬梅.十子汤治疗女性免疫性不孕症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 ,2012,33(11):1432.
(收稿日期:201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