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癫痫持续状态临床治疗特点分析

  • 投稿菲斯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991次
  • 评分4
  • 43
  • 0

黄百令 张桂玲

曲靖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 目的 探讨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临床治疗特点,为提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其生命安全。方法 31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入院后均采取积极的急救治疗措施,首选地西泮给药,同时可给予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口服或鼻饲苯妥英钠等治疗措施,观察并记录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治疗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31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87.10%均于接诊30 min内抽搐得到控制,且90.32%患者于24 h内意识转清,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3例(9.68%)患者于抽搐停止3 h内复发;93.55%痊愈出院,死亡率为6.4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死亡原因为:1例脑出血及脑疝形成、1例肺内感染。结论 根据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实际情况尽快确定给药方案,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及时停止抽搐状态恢复意识,且应给予必要措施防止抽搐复发,从而降低死亡率,获得满意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癫痫;持续状态;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b)-0146-02

癫痫持续状态或称癫痫状态,是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发作,或癫痫发作持续30 min以上不自行停止。癫痫状态是内科常见的急症,若不及时治疗可因高热、循环衰竭或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导致永久性脑损伤,致残率和死亡率很高。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1年6月30日—2013年6月30日前来就诊的31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给予临床研究,从而探讨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临床治疗特点,为提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其生命安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选取31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癫痫疾病诊断标准,且前来就诊时均处于癫痫持续状态,其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49.26±2.34)岁,病程6个月~23年,平均病程(14.15±2.53)年,疾病类型:特发性癫痫11例、症状性癫痫20例。

1.2方法

31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入院后均采取积极的急救治疗措施,首选地西泮(商品名:安定注射液,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1020631)给药,该药物能够迅速进入人体脑组织,从而获得较高药物浓度,成人用量为每分钟2~4 mg静脉推注,直至癫痫发作停止(儿童用量应根据患儿实际体重,即每千克0.3~0.5 mg),之后将40~80 mg地西泮加入浓度为5%葡萄糖溶液中进行缓慢静脉滴注,速度为每小时30 mL,每日地西泮给药总量不应超过120 mg。同时可给予苯巴比妥钠(商品名:苯巴比妥钠注射液,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1025613)等起效慢、作用时间长的药物进行治疗,即成人每次0.2 g肌肉注射,儿童每次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3~4 mg,每天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给药3~4次,连续给药5~7 d。口服或鼻饲苯妥英钠(商品名:苯妥英钠片,山西省临汾健民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1514)0.1~0.2 g,每日给药3次,其作用为序贯治疗及巩固治疗。观察并记录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治疗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1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经治疗情况及治疗效果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表2。

由表1可知,31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87.10%均于接诊30 min内抽搐得到控制,且90.32%患者于24 h内意识转清,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3例(9.68%)患者于抽搐停止3 h内复发。

由表2可知,31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经治疗后,93.55%痊愈出院,死亡率为6.4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死亡原因为:1例脑出血及脑疝形成、1例肺内感染。

3讨论

癫痫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之一,临床发病率较高,且病情难以控制,易反复发作。癫痫持续状态,即status epilepticus,简称SE,具体指1次发作时间不少于30 min未自动停止的癫痫患者,或患者两次发作间隔未恢复意识。研究表明 [1],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是癫痫持续状态中最常见的表现类型,且此类患者病情最为严重。有研究显示 [2],若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将导致严重致残、不可逆的脑损害,甚至发生死亡等严重后果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环境改变等因素,癫痫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则癫痫持续状态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研究表明 [3],目前临床对于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原则为尽快控制惊厥,并对其生命体征(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等)进行严密监控维持正常平衡等。癫痫持续状态治疗要点分析:①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呼吸不规则,脑组织易出现缺氧状态,患者体内血管通透性将增加,从而导致脑组织水肿,因此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吸氧措施可有效改善脑缺氧状态,减轻或消除脑水肿,若情况严重可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②及时建立有效静脉通道,补液以便维持体内水分、电解质及酸碱度平衡;③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解开衣领并将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口腔分泌物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等严重后果,若患者佩戴假牙应将其取出,将硬物垫于上下牙间防止咬伤唇舌;④有研究显示[4],若地西泮给药20 min后脑部及血浆中药物浓度将呈下降趋势,患者可再次发生惊厥,因此应待患者停止发作后进行低浓度地西泮持续给药控制病情;⑤苯巴比妥钠是临床用于癫痫治疗的常用药物,其起效慢、作用时间长,一般肌肉注射12 h后方可达到最高浓度,但有研究显示,虽然该药对脑水肿以及脑缺氧状态具有良好的缓解治疗作用,但若使用剂量过大则影响觉醒,因此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综合判断后确定给药剂量及持续使用时间;⑥研究显示[5],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大多伴有高热,即中枢性或继发性高热,对脑组织基础代谢率具有促进作用,使之显著上升,因此提高脑组织需氧量,进一步加重脑水肿病情,临床急救时应及时给予有效降温措施,常用降温方法为给予冰袋或酒精物理降温,必要时可给予药物降温;⑦改善脑水肿常用甘露醇药物,剂量为150~250 mL快速静脉滴注,但应用甘露醇治疗时应及时观察患者尿液情况,若出现尿量显著减少或血尿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处理;⑧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外部因素刺激,如强音、强光等。

有研究显示[6],若患者发生持续1 h的癫痫发作,则出现不可逆的器质性损害几率将大幅增加,因此对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治疗的关键因素是在其发作30 min内停止抽搐。临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起效快、持续时间长且副作用小的治疗药物可达到显著疗效。地西泮起效快,但作用时间较短,若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停止给药,将可能发生抽搐复发情况,而苯巴比妥钠起效较慢,但作用时间长,因此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即可达到快速起效的目的,又可保障药效长时间作用于患者体内。

本文研究可知,应用上述急救处理措施对31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进行治疗后,可达到满意临床疗效,大多数患者入院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87.10%均于接诊30 min内抽搐得到控制,且90.32%患者于24 h内意识转清,死亡率仅为6.45%,与魏丽玲 [7]等人研究结果相符。但本文研究显示,仍有9.68%(3例)患者于停止抽搐3 h后复发,因此提示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经治疗抽搐停止后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抽搐复发,且应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出现异常现象及时治疗,降低死亡率,提高临床疗效,与陈春富 [8]等人研究结论相符。

综上所述,根据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实际情况尽快确定给药方案,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及时停止抽搐状态恢复意识,且应给予必要措施防止抽搐复发,从而降低死亡率,获得满意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吴立文.关于癫痫诊断和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0, 7(1):1-5.

[2]阮旭中.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22(10):586-588.

[3]Theodore WH, Porter RJ, Albert P, et al.The secondarily generalized tonic2clonic seizure:a videotape analysis[J].Neurology,2013,44(8):1403-1407.

[4]权青云,陈静,张君毅.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及治疗[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9,36(4):338-441.

[5]黄远桂.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3,9(3):160-162.

[6]邬萍,文勃,康照.儿童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61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09,5(5):513-515.

[7]魏丽玲,许楚芸,驱顺秀.86例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治疗[J].中国急救医学,2011,22(12):731-735.

[8]陈春富,郎森阳,贾海燕,等.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27(7):618-621.

(收稿日期:201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