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及临床输血疗效观察

  • 投稿图诺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971次
  • 评分4
  • 77
  • 0

云富斌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输血科,云南昆明 650032

[摘要] 目的 研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及输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64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输血前给予实验检测,包括氯喹放散试验、直接/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乙醚放散试验等,以鉴定血型以及检测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结果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有64例呈阳性,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有21例呈阳性。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中并检测有6例自身抗体有血型特异性,但未能检测出阴性者。结论 给予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前实验检测,对于进行安全输血有重要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测;输血;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5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a)-0155-02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简称AIHA,是由于B淋巴细胞功能出现异常、亢进现象,以致影响免疫功能,导致其出现紊乱并出现自身红细胞抗体,加速红细胞破坏而引发的一种贫血现象[1]。该病症的临床表现较多,如发热、畏寒、腰背酸痛、黄疸等症状,且易于反复发作,难以控制。研究表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病率与白血病的发病率接近,约为2.62/(10万人·年),且有45%以上患者的病程超过2年,血红蛋白通常为55~65g/L[2]。一般情况下不主张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输血治疗,但若患者出现严重贫血时,则需采取输血治疗。不过反复输血会对后期的治疗带来很大阻碍,因为反复输血会产生不规则抗体,受免疫血型血清学特点的影响,这些不规则抗体极易被自身抗体所掩饰,因此,极易出现漏检不规则抗体的情况,进而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这也决定了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血型鉴定以及相容性配血试验的必要性。现对我院64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实验室数据、输血的效果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64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输血前进行实验检测。患者中,38例女性、26例男性;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4.3±5.4)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5.2±1.1)年。其中,有10例采取输血治疗。

1.2方法

1.2.1试剂和仪器的选择 筛选谱细胞、红细胞、抗-D血清、ABO标准红细胞由某生物医药制品公司提供。多特异性抗体、标准红细胞(已知Rh血型)、抗C3d、试剂、抗-lgG试剂则由某血液生物医药公司提供[3]。

1.2.2检测方法 进行的Rh血型鉴定、直接/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氯喹放散试验、自身抗体特异性鉴定、乙醚放散试验、冷(热)抗体溶血检测等均严格按照国家临床检验操作规范进行。

2结果

2.1检测情况

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64例患者均检测为阳性,特异性分布情况可见表1。另外,进行血清不规则抗体筛选也均呈阳性,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则有21例呈阳性。进行吸收试验和不规则抗体筛选后,发现有6例呈阳性,且均为重复输血的贫血患者。然后进行的谱细胞抗体鉴定,结果显示有2例抗-C、3例抗-E,1例抗-E、C,未检测到其他抗体。将患者红细胞经乙醚放散得到的放散液体和已知的Rh血型、O型的红细胞进行抗人球蛋白试验,显示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到的21例阳性患者中,有6例发现为血型特异性抗体,包括4例抗-E、2例抗-C。而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出的阴性患者中,却未发现抗体。

2.2输血疗效

对于10例采取输血治疗的患者,有针对性地选择洗涤红细胞并进行配血(主侧交叉)。给予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出的阳性患者进行交叉配血时,所选择的血清是经反复吸-收放散法去除了抗体后的血清。患者经输血后,并未发现不良反应,10例输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得到有效改善。

3讨论

与一般输血不同,对患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患者进行输血的风险很大。研究发现有超过1/3的AIHA患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有些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存在特异性。另外,输血时本身也会加重溶血现象。血清中存在的非特异性自身抗体会与红细胞产生一定的凝集作用,这会给AIHA患者的输血工作造成很大困扰。加上AIHA的病程一般比较长(超过2年),若反复输血则会产生其他抗体(ABO以外抗体)[4]。因此,要保证AIHA患者输血时的安全可靠性,避免不良的输血反应,就必须在输血前对患者机体内的不规则抗体以及血型进行检测和分析,以提升输血的疗效。

目前,AIHA检测的方法多种多样,比较常用是温抗体溶血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酶处理红细胞凝集试验等。现简要介绍一下这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①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温抗体型是AIHA中最为常见的类型。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则是检测这一类型中WAIHA的重要手段。一般在37~38℃的情况下,温抗体的作用是最为活跃的,IgG是其主要的抗体。这一抗体可与相关抗原红细胞相结合,而不出现凝集现象。当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之后则会与附着在红细胞上的IgG相结合,并发生凝集反应,也就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阳性反应。但试验的结果并不能反应溶血的严重程度,表现在有些患者在溶血缓解后仍会呈阳性表现,而有些具有较重溶血现象的患者检测结果则呈弱阳性[5]。②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这是检测游离抗体的主要方法。这一检测方法中所选用的标准试剂是正常人Rh基因型的O型红细胞,然后将与患者的血清进行孵育,再进行试验[6]。若检测呈阳性,则说明患者的血清中含有补体或者游离抗体,同时也说明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溶血症状,这类患者,输血的风险更大。一般来说,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能为免疫性溶血提供更为明确的依据。但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则在明确血清抗体能否与正常的红细胞有效结合方面发挥更大作用[7]。③酶处理红细胞凝集试验。这也是用来检测血清中游离自身抗体的重要方法。试验将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等酶处理了的O型红细胞(Rh基因型)分别与血清进行孵育[8]。若产生凝集反应则呈阳性,反之则呈阴性。通过这一试验可有效提高不完全抗体致敏细胞的凝集敏感度。

除以上比较常用的检测方法之外,还有氯喹放散试验、乙醚放散试验等。在进行不规则抗体鉴定之前,应首先将自身的抗体除去。最为理想的方法是将已经放散了自身抗体的红细胞来吸收自身的抗体。目前,放散试验的办法比较多,而使用氯喹放散法能保证抗原活性红细膜的完整性。氯喹放散试验能去除患者自身的抗体,使正反定型相一致。另外,由于有部分患者的自身抗体存在血型特异性特点,且以Rh血型最为常见。此时,可使用乙醚放散液来替代血清,可避免由于患者自身抗体浓度过低造成漏检的现象。另外,为使输血更为安全,不应选择含对应血型抗原的红细胞,并在输注前进行洗涤。综上所述,对应AIHA患者建议尽量不采取输血治疗,若一定要进行,在输血前则必须对AIHA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及血型检测,同时,必须取得家属的同意,这对保证输血的安全、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朱自严.提高输血疗效必须首先完善输血前血液的相容性试验[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32(2):134-136.

[2] 马幼丽,陆贤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前实验室检测及安全输血[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3,26(10):674-675.

[3] 孔祥骞.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与临床输血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0):116-119.

[4] 朱奕,伍昌林,张爱根,等.AIHA患者外周血调节性B细胞及IL-10和TGF-β1的检测[J].中国热带医学,2013,13(5):629-630.

[5] 张连生,李莉娟,陈慧玲.溶血性贫血诊断进展[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3,26(7):443-446,449.

[6] 武文明,段瑞娴.溶血试验的新方法[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2):259-260.

[7] 陆紫敏,王秀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部分免疫活性细胞表达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6):63-65.

[8] 陆紫敏,纪黎明.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应用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9):750-752.

(收稿日期:201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