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分析腹泻患者粪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腹泻患者98例,采集患者的新鲜粪便,对其进行肠内病毒及病原菌的检测。结果:98例患者经过粪便常规检验,检测出病原菌62份(63.2%);62份病原菌中,细菌32份(51.6%),病毒30份(48.4%);发病率最高的时间为夏季,夏季发病44例(44.9%);发病年龄最多的是35~46岁,为32例(32.6%)。结论:对腹泻患者进行粪便常规临床检验,能够将导致患者腹泻的病原菌准确检测出来,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腹泻 粪便常规临床检验 病毒 病原菌 细菌
腹泻是临床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典型症状为粪质稀薄、排便次数增加,部分患者粪便中会存在未消化的食物,少数患者粪便中会伴有黏液便、脓血便等,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对腹泻疾病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导致腹泻的主要病原微生物是病毒和细菌[1-2]。临床实践证明,通过粪便常规临床检验能够准确地检测出引发患者腹泻的病原微生物。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腹泻患者98例,就腹泻患者粪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研究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腹泻患者98例,男56例,女42例,年龄20~48岁,平均(34.07±10.22)岁。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消化道疾病诊疗标准》与腹泻相关的诊断标准,排便次数超过3次/d,且大便成水样状、黏液状或者脓血状,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肿瘤疾病、合并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感染性疾病、中度或重度营养不良以及临床资料不全。
方法:对98例患者进行新鲜粪便样本的采集,收集粪便约50 mg,当粪便样本为半固体或者液体时使用吸管吸取粪便样本100μL。将收集的粪便样本放置于内装缓冲液的样品收集器中,并将样本进行稀释,稀释后将盖帽盖紧。将检测卡密封袋打开,平放在检测操作台上,将样本稀释摇匀后垂直滴2滴在加样孔中,静待10~20 min,用肉眼观察检测结果。本次检验用的轮状病毒及腺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均为杭州艾博生物医药公司所提供。
观察指标:分析致病微生物的检出率、发病季节以及发病年龄。
结果
观察患者经粪便常规检验的病毒与细菌检出情况:结果显示,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98例,经粪便常规临床检验处有病原菌62份,检出率为63.2%。62份病原菌样本中,病毒37份(59.7%),其中包括轮状病毒29份(78.4%)及肠道腺病毒8份(21.6%),轮状病毒占比最高,肠道腺病毒占比较低。
观察腹泻发病季节情况:结果显示,98例患者春季发病16例(16.3%),夏季发病44例(44.9%),秋季发病31例(31.6%),冬季发病7例(7.1%),可见腹泻多发于夏季,冬季发病率最低。
观察腹泻患者年龄段:结果显示,98例患者年龄≤25岁20例(20.4%),年龄26~34岁29例(30.0%),35~46岁32例(32.6%),年龄超过46岁17例(17.0%)。可见,腹泻好发于35~46岁。
讨论
腹泻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典型症状是患者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是人体大肠的排泄物,粪便水分含量较高,约有1/4的水分,其余成分包括食物纤维、脂肪、蛋白质、无机物、消化液残余、产道脱落细胞以及细菌等。粪便的性状直接反映人体肠道的状态。当人体粪便较稀薄,患者常感到不能控制排便甚至有排便失禁的情况[3-4]。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日约上千万人患有腹泻,在发展中国家,肠道传染疾病发病率最高的就是感染性腹泻。在我国,约35%的患者腹泻是因病菌入侵消化道所致。根据腹泻的症状将其分为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很多人在腹泻早期并没有给予重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引发严重的疾病,例如萎缩性胃炎、炎症性肠病、胃癌、肠道癌症、肠结核等均有慢性腹泻的症状。患者患有腹泻后期消化道内的菌群数量会不平衡,肠道内的益生菌数量和种类都会减少,外界入侵的杆菌、球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致病菌的数量就会升高[5-6]。其中,比例最高的就是细菌性腹泻,按照细菌的来源可分为肠毒型与侵犯型,肠毒型腹泻的患者粪便呈水样,但是很少有脓血,细菌产生的肠毒素不会对肠黏膜结构造成严重的影响,但是会对黏膜分泌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侵犯型腹泻的患者粪便也呈水样,且会伴有脓血,外界细菌对肠道内壁造成了损伤。病毒性腹泻的患者以感染轮状病毒最为常见,感染了这种病毒会直接影响小肠绒毛结构,导致绒毛肿胀、异常变形,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造成绒毛细胞坏死,此时,肠道内膜表皮细胞就会发生脱落进而引发肠道内水电解质失衡,过多的分泌肠液,最后发生了腹泻的症状[7-8]。因此,对肠道微生物的检测以及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查验十分的重要,不仅要确保样本采集的准确性,还要保证能够及时送检,预防样本静置时间过久而受到外界污染降低检验准确性。近些年,腹泻患者逐年增多,随着临床微生物学的不断深入研究,对腹泻致病菌的检测有了较大的进步,在诊断过程中可以通过粪便常规临床检验准确检测出导致患者腹泻的病原菌。临床按照导致患者腹泻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将腹泻分成病毒性腹泻与细菌性腹泻。
本次研究对腹泻患者98例进行新鲜粪便常规林场检验,检测出病原菌62份(63.2%),其中细菌32份(51.6%),病毒30份(48.4%),轮状病毒占比最多,达78.4%,说明当患者患有腹泻时,细菌为主要致泻物,而在病毒性腹泻中以轮状病毒最为常见。夏季是发病率高峰期,夏季发病44例(44.9%);35~46岁的患者发病率最高,为32例(32.6%),经调查与分析,这个年龄段的人群生活与工作压力较大,与其生活作息与饮食结构不规律、熬夜、暴饮暴食有密切关系。相关医疗机构应在夏季应做好环境清洁工作,定期进行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患者自身也要保持健康的生活起居,规律饮食,尽量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休息。
与此同时,实验室应扩大对致病菌的检验范围,大胆尝试研究培养不同种类的菌种,现阶段,实验室采集的腹泻病原菌多为沙门菌、霍乱弧菌和痢疾杆菌,在腹泻病原菌的鉴定中还有很多没有经过实验室生化鉴定,对于不常见的病原菌,实验室鉴定与筛查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目前的实验室鉴定技术在获得不常见病原菌时具有较高的初步筛查作用。但是在检测腹泻病原菌耐药性时分离病原菌无法对耐药谱及时监测,很多时候是在某个时间段集中监测,这就会造成不能及时掌握新分离的病原菌耐药谱,也不能了解当下耐药变化的趋势。现在很多省级疾病控制中心的实验室能够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日常工作中对初代菌落应及时采取生化鉴定以及血清凝血实验,通过现当代化的细菌鉴定与筛选提高检验准确性,降低发生延误报告的情况。良好的细菌培养基与培养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分辨率,减少培养的时间[9-10]。采取复合选择性培养基能够对不同类型的病原菌在一个时间段内进行筛选,从某个方面讲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将生物学检验技术结合现代免疫学应用在肠道传染病的检验工作中,有助于提高细菌的特异性与敏感性。若想准确、及时地将腹泻病源检验出来,还要经过多方面的努力与配合,重视传染病源的监测工作,对腹泻的病原变化及时通报,这样才能让检验结果更准确[11-12]。
综上所述,对腹泻患者进行粪便常规临床检验,能够将导致患者腹泻的病原菌准确地检测出来,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粪便的常规检验工作,还要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提升检验人员对该疾病的认知与检验的技术水平[13-14]。在得到样本后即可选出病变的部分进行检测,避免因样本放置过久而降低检验准确性,从根本上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为后续临床诊断、治疗与用药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1]王红侠,张红梅.腹泻患者粪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6):111-112.
[2]刘振华.126例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细菌培养结果及主要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J].抗感染药学,2020(2):183-186.
[3]胡晖,刘伟才,陆伟成.700例成人急性腹泻患者粪便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8,18(10):99-101.
[4]陈文娟.季节性腹泻检验中大便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探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8(16):22.
[5]高长征.季节性腹泻检验中大便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分析[J].健康周刊,2018(6):31-32.
[6]张顺,刘江鸿.腹泻患者粪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9(31):160.
[7]金波.粪便常规检验在临床诊断季节性腹泻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197(6):50-52.
[8]吴英.大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检验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5):156.
[9]杨峰,张景皓,方毅,等.常规检验及治疗与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原学诊断的关系[J].检验医学,2018,33(5):379-383.
[10]胡晖,刘伟才,陆伟成.700例成人急性腹泻患者粪便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8,18(10):99-101.
[11]孙永丽.季节性腹泻检验中便常规检验的效果[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2):112.
[12]马昉.大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检验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7):153-154.
[13]李宛谕.大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4):90.
[14]王红侠,张红梅.腹泻患者粪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6):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