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皮瓣移植修复联合改良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深度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08-25
  • 阅读量75次
  • 评分0

摘    要:目的 探究对深度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实施皮瓣移植修复联合改良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60例深度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0)与参照组(n=30),试验组患者实施皮瓣移植修复联合改良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参照组患者实施改良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皮瓣移植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次数、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参照组,VAS评分及创面感染率均低于参照组,皮瓣存活率及皮瓣移植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皮瓣移植修复联合改良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深度慢性难愈性创面效果显著。
关键词:深度慢性难愈性创面 皮瓣移植 改良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 创面感染

深度慢性难愈性创面属于比较特殊的创面类型,由各种因素导致创面无法自然愈合而产生局部病理性炎症[1]。主要原因是创面血液循环受阻,无法再生新血管致使炎症作用下创面纤维组织出现增生,形成瘢痕,皮下组织受到影响而萎缩变薄,所以造成创面无法自愈[2-3]。常规治疗方式是将创面一直显露在外,容易造成感染及复发,而且恢复时间较长,期间患者疼痛难以忍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4]。现临床采取皮瓣移植修复治疗深度慢性难愈性创面,可根据患者自身缺损部位进行针对性移植,但操作难度较大,通常情况下需要联合改良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方可控制创面渗出,起到灭菌作用,同时能优化血液循环,改善创面氧供及血流灌注,促进创面纤维细胞生长,愈合速度加快[5]。本文纳入自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的深度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皮瓣移植修复联合改良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的6 0例样本均选自2 0 1 8年5月至2019年11月纳入且诊治的深度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参考随机法予以平均分组,参照组(n=30),女性、男性例数分别为16、14例,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49岁,平均年龄为(59.56±6.22)岁,病程3~8周,平均(5.20±0.62)周,创面面积10~18 cm2,其中创面在腿部10例,在足部7例,在手臂5例,在面部8例;试验组(n=30),女性、男性例数分别为17、13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48岁,平均年龄为(58.22±7.12)岁,病程2~9周,平均(5.83±1.14)周,创面面积11~19 cm2,其中创面在腿部9例,在足部10例,在手臂6例,在面部5例。以统计学软件(spss25.0)验证两组临床一般资料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改良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具体措施:先将创面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所需辅料进行覆盖,在感染坏死部位置入一根10号硅胶软管并固定在辅料下面,然后将其辅料与皮肤边缘间断进行缝合,缝合结束后在皮肤边缘使用75%乙醇溶液擦拭,最后将整个创面用生物透性贴膜封闭,将三通接口接入引流管,用作负压引流。若辅料呈现褶皱代表负压装置良好,无漏气现象,将负压维持在75~85 mm Hg。术后使用大量生理盐水接入硅胶管进行持续冲洗,灌入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5 m L,每日2次,注意灌注时停止生理盐水冲洗和负压引流,待灌入结束20 min后重启。观察7~10 d,检查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确认无不良反应后取出辅料。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皮瓣移植治疗。皮瓣移植时先将选定部位作二平行切口,长宽比不超过2∶1,在深筋膜将皮瓣分离,然后从皮瓣边缘向内翻转,形成实心管型皮瓣,留下的供皮区创面将两侧皮下组织游离,待两侧皮肤松动将边缘缝合,测试皮肤结合反应。注意在无菌环境下实施,确保皮瓣与创面边缘无缝隙结合,术后1周内密切关注皮瓣与创面边缘有无裂开情况出现,待3~4周可将蒂部切除,结束皮瓣移植。
1.3 观察指标
(1)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次数、住院天数、皮瓣存活、创面感染,通过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判定患者疼痛情况,范围0~10分,其中0表示无痛,10表示难以忍受的剧痛。(2)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皮瓣移植优良率,评判标准:无明显红肿症状,创面皮肤与皮瓣边缘无缝对合为优;创面皮肤与皮瓣边缘出现裂痕或裂开,经二期缝合后治愈为良;创面皮肤与皮瓣边缘出现坏死症状并全部裂开,伴随脓液流出,创面不愈合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患者皮瓣移植优良率、皮瓣存活率及创面感染率以率(%)的形式表示,实施取χ2检验,对其手术次数、住院天数及VAS评分以形式表示,采取t检验,验证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5.0)分析本次纳入诊治的60例深度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所有数据,P<0.05,数据指标之间呈现统计学研究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
试验组患者手术次数、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参照组,皮瓣存活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创面感染率及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相关指标组间差异比较

2.2 对比两组患者皮瓣移植优良率
试验组患者皮瓣移植优良率(96.67%)明显高于参照组(73.33%),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皮瓣移植优良率组间差异比较

3 讨论

深度慢性难愈性创面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尤其是老年人皮肤愈合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减弱,同时伴随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即使该疾病对生命安全威胁性较小,但长期不愈合会使创面流失大量蛋白、纤维细胞坏死、血液循环受阻,导致患处组织出现毒浓症等严重病变,若患处位于手、脚、腿等部位,可能面临截肢,严重者还有致死的风险[6]。所以,一旦确诊需尽快分析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
皮瓣又称带蒂移植皮肤,现代医学表示,皮瓣是皮肤及皮下组织共同构成组织块,可进行转移,转移过程中需要蒂部相连,移植后通过血管吻合达到再生目的[7]。皮瓣早期的血液运输靠蒂部供应,一般情况下,移植部位在愈合3周左右的时间就能建立新的血液循环系统,这时即可将蒂部切除,完成整个皮瓣移植过程[8]。如今皮瓣移植技术非常成熟,已在全身各部位广泛应用,即便皮瓣与动脉相连,也可一并剥离通过再造技术进行修复,同样保持血液的正常供给[9]。结合先进的改良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血液循环得到优化,改善创面氧供及血流灌注,促进创面纤维细胞生长,愈合速度明显加快[10]。本文通过我院60例深度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皮瓣移植的应用效果详细研究。
通过本文研究对比显示,试验组患者手术次数、住院天数明显比参照组少,皮瓣存活率及皮瓣移植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创面感染率及V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
综合以上观点及结论,皮瓣移植治疗深度慢性难愈性创面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手术次数,缩短治疗周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皮瓣存活概率,降低创面感染概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华森,彭奇浩,吴国轩,等.VSD联合皮瓣移植治疗慢性溃疡创面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2):37-39.
[2]陈斌,胡伟,荆志振,等.皮瓣移植结合VSD治疗慢性感染性创面32例[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9,42(4):374-376.
[3]张高飞,刘文军,王迪,等.高压氧治疗用于烧伤患者皮瓣移植术后创面愈合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20,15(5):359-367.
[4]武喜红,王涛.负压吸引联合皮瓣移植治疗烧伤后瘢痕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1):352,354.
[5]杨卫玺,程宏宇,於国军,等.多种肌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难愈性创面[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9,14(6):435-438.
[6]吴清华.深度创面皮瓣移植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21,29(8):85-86.
[7]张晓启,王东亮,白旸,等.皮瓣移植修复膝关节周围深度创面疗效观察[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20,32(6):395-398.
[8]周小茜.负压封闭引流和游离皮瓣移植对慢性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7):67-68.
[9]杨力,蔡斌,薛君荣,等.个体化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复杂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J].中华烧伤杂志,2020,36(8):730-734.
[10]曹大勇,薛继东,邢培朋,等.指背动脉皮瓣联合自体大张皮移植修复在深度热压伤创面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8):1051-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