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西医结合论文范文,中西医结合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 投稿苗久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586次
  • 评分4
  • 84
  • 0

黄 斌 钱月梅 苏丽湘 王朋朋 李贵才

潮州市中心医院儿二科,广东潮州 521000

[摘要] 目的 探究中药外洗联合西药治疗肺脾湿热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透疹汤中药外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消退痊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9%,高于对照组的88.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口腔疱疹,皮疹、疱疹的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上比较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西药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洗治疗肺脾湿热型手足口病患儿,止痒祛湿临床疗效确切,有效促进皮疹、疱疹消退,可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疗效,减轻患儿痛苦,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药外洗;肺脾湿热型;手足口病

[中图分类号] R5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5(c)-0039-02

[作者简介] 黄斌(1980.3-),男,广东揭阳人,在职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儿内科。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好发于婴幼儿,临床常表现为在手、足、口腔内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严重者可引起脑炎、肺出血甚至死亡,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仍较高,对患儿成长及家庭幸福均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尚未有特效西药治疗,而中医在手足口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探究中药外洗联合西药治疗肺脾湿热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现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60例肺脾湿热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260例肺脾湿热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58例,女102例;年龄6个月~8岁,平均年龄(2.6±0.5)岁;病程2~4 d。与此同时,选取同期收治同症患儿2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46例,女114例;年龄6个月~9岁,平均年龄(2.8±0.6)岁;病程2~4 d。

1.2 诊断标准及临床表现

按西医均符合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的诊断标准[2],按中医均符合《中医儿科学》中肺脾湿热型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3]。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发热,手、足及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口腔黏膜出现疱疹,神情倦怠、舌红(淡红),苔腻,脉数,指纹红紫,伴有咳嗽、食欲不振、流涕等症状。排除合并严重并发症者(如肢体抖动、嗜睡、皮肤花纹等症)、皮肤过敏及不愿配合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口腔及皮肤管理,严密消毒隔离,口服维生素B、维生素C,发热者给予物理降温结合布洛芬对症解热,口腔黏膜疱疹严重不能进食者给予静脉补液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外洗治疗,方剂为透疹汤,组方:黄柏15 g,苦参、地肤子、大飞扬各20 g,清水1 500~2 000 mL煎取至800 mL,药温39~43 ℃,将患儿手、足、背部、臀部放置药液中外洗,1剂/d,20~30 min/次,2次/d,3 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2个疗程后,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口腔疱疹消退时间、皮疹及疱疹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

1.5 疗效评定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4],痊愈:外洗用药3 d内,手足、臀部、躯干的皮疹、疱疹及口腔内疱疹等症状均消失,可进食且食欲增加;好转:外洗用药4~6 d内,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或消失,一般状况好转,不影响日常生活;无效:用药6 d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加重(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观察

在口腔疱疹,皮疹、疱疹的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上比较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传染性疾病,常并发发热、呼吸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等并发症,具有发病急,病程进展快,传染性强等特点[5]。另外,重症患儿病情凶险,则会严重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尚无特效药治疗,西医临床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以此控制病情,但因疗程长、症状缓解慢等弊端,患儿痛苦得不到快速有效地缓解,致使患儿就诊依从性降低[6]。

中医认为,手足口病属瘟疫范畴,病因为手足口受时邪疫气自口鼻及肌肤入浸,同时小儿本属纯阳之体,其体内热偏盛,脾胃积热,时邪疫气与小儿体内湿热复加,感邪易从热化,且小儿脾胃虚弱,胃部运化功能较差,易酿水湿,且水湿易从热化,至此患儿受湿热熏蒸,上蒸口舌,内伤脾肺两经,湿毒蕴蒸肌肤,热毒为疹,温聚成疱,由此临床上可见患儿口舌生疮,手足、躯干、臀部疱疹[7]。为此临床治疗应以温脾润肺,祛邪燥湿,清热解毒为治疗原则,以此达到逐恶气,祛风邪,利湿透疹的治疗目的[7]。

该研究中,采用透疹汤中药外洗治疗,组方为黄柏、苦参、地肤子、大飞扬,其中黄柏、苦参味苦,性寒,盖取其苦燥湿,寒除热,具有清热凉血,退热除蒸,解毒除温邪之效,且还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常用于湿热邪浸所致的湿热疮疡、湿疹等皮损症;地肤子具有清热利湿,辟秽和中,祛风止痒,可去皮肤中积热,除皮肤外湿痒而令皮肤润泽的功效;大飞扬可治浮游虚火,具有燥湿化浊,清热利湿,渗湿祛风,收敛止痒,消痈解毒的临床功效。四药配伍,可温脾润肺,解温热,祛毒邪,燥湿止痒,共奏清疹解毒,解肌透疹之功,并增强缓解皮疹、疱疹等皮损造成的疼痛和瘙痒,促进皮疹消退,改善表证,消除手足口症诸多临床症状[8]。与此同时,中药外洗治疗手足口病患儿,可使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借助热力直接作用于有皮疹、疱疹的皮肤,药物作用直接,且经过肝肾,药物不良反应小,同时还可保持皮肤清洁。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07%,且在口腔疱疹,皮疹、疱疹的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上比较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在西药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外洗治疗手足口病,可有效缓解疼痛和瘙痒,并促进皮疹、疱疹消退,对治疗肺脾湿热型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治疗疗程,外洗用药安全可靠,无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儿外洗用药治疗依从性。据黄先柳相关文献报道[9], 对77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4.6%,2 d内体温下降,3~5 d内皮疹消退,其研究结果与该研究结果相似。结果对比表明,中药外洗治疗手足口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西药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洗治疗肺脾湿热型手足口病患儿,止痒祛湿临床疗效确切,有效促进皮疹、疱疹消退,可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疗效,减轻患儿痛苦,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刘乾生.中药内服外用配合西药治疗手足口病46例[J].陕西中医,2009,30(10):146-14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2.

[3] 董翠红.中药外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普通型)112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0,42(11):317-319.

[4] 王晓波,徐月桂.中药外洗方对手足口病患儿皮疹消退情况的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0(8):244-246.

[5] 姜攀,刘相朝,刘琨.银翘散联合五味消毒饮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3,33(1):168-170.

[6] 李秀玲.自拟土茯苓苦参汤外洗治疗手足口病54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6):305-307.

[7] 余新华.小儿手足口病的中西医结合局部用药治疗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1):118-120.

[8] 吕雪萍.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患儿退热及皮疹消退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2,7(3):273-275.

[9] 黄先柳.中药内服外洗联合治疗手足口病77例[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1下旬刊):180-182.

(收稿日期:2014-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