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西医结合论文范文,中西医结合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疗效

  • 投稿吻莹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300次
  • 评分4
  • 39
  • 0

伍朝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肾内科,广西南宁 530021

[摘要] 目的 研究观察中西医结合应用于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通过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成三组,每组各有32例患者。组一应用中西医结合法予以治疗,组二应用中医方法予以治疗,组三应用西医方法予以治疗。结果 组一32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是90.63%(29/32)明显大于组二的71.88%(23/32)、组三的68.75%(22/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组二与组三之间不具差异性,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于脑卒中后遗症获得了满意成效,可在临床中放心应用、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后遗症;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a)-0186-02

脑卒中是临床中常见的多发病[1],也是国内三大致死疾病之一。脑卒中包括脑出血、脑栓塞、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属于内科的常见急危重症。其发病以后,大部分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受损、颅内压升高以及脑细胞水肿,从而造成肢体功能障碍或是昏迷,对患者的生命造成直接威胁。现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通过对比方法论证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的突出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其中包括女性患者45例,男性患者51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严格的临床检查和诊断,并符合WHO中规定的相关诊断标准。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不同时间,以及治疗期间所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法,将96例患者分为三组:组一中共有患者32例,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范围在38~81岁之间,平均年龄(46.71±4.35)岁,病程时间在0.2~1.5年,平均病程(0.84±2.04)年,其中,肌力为0级者14例,1~2级者12例,3~4级者6例;组二中共有患者32例,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为37~80岁,年龄中位数为(45.16±3.04)岁,患者病程范围为0.5~2年,平均病程为(0.91±1.91)年,其中肌力为0级者13例,1~2级者13例,3~4级者6例;组三中患者32例,男性、女性分别占19例,13例,患者年龄最大80岁,最小37岁,平均年龄(45.36±2.64)岁,病程单位为0.2~1.8年,平均(0.89±0.14)年,其中肌力为0级者11例,1~2级者14例,3~4级者6例,。对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简单比较,P均>0.05,可对其进行比较观察。

1.2方法

1.2.1中医治疗 ①中药治疗方法。主要治疗选用补阳还五汤,可适当加入川断、地鳖虫、桑枝、川牛膝、乌梢蛇、全蝎等药材[2],有助于通经活络,同时根据病症加减。对于小便失禁的患者,可加味五味子、益智仁、肉桂、山萸肉以及桑螵蛸等,以利于补肾收涩。对于下肢瘫软、严重乏力的患者,可加味鹿筋、桑寄生等,以利于补肾壮筋。对于上肢偏废的患者,可加味桂枝,以利于通络。对于手足肿胀严重的患者,可加味防己、苡仁、泽泻、茯苓等,以利于淡渗利湿。对于语言障碍的患者,可加味远志、菖蒲以及郁金等,以利于祛风通络。对于肢体麻木的患者,可加味胆南星、茯苓、半夏以及陈皮等,以利于祛痰理气燥湿。对于大便秘结的患者,可加味肉苁蓉、郁李仁以及火麻仁等,以利于润肠通便。用法:水煎服用,每天一剂,2次/d。

②针刺治疗方法。体针疗法[3]:下肢选择的穴位有阳陵泉、足三里、环跳,上肢选择的穴位有合谷、外关、肩髃。对于口眼歪斜者,可选择太冲、颊车、地仓。对于语言障碍,或是失语者,可选择哑门、廉泉。均在得气后刺激2min取针,然后隔日一次。头针疗法[4]:按照患者病变的部位,分别选择足感区、语言区、感觉区以及运动区,让患者保持卧位或者坐位,对其局部进行常规消毒以后,应用30~32号的不锈钢毫针,长度为2~3寸,针与头皮呈30度斜刺皮下,应用泻法,留针时间为30 min。然后行针2 min取针,隔日一次。电针疗法:刺激量可逐渐增强,通电时间在0.5 min左右,略停后再次通电0.5 min,可以重复进行3~4次,让患者感到酸麻感,同时让相关肌群发生节律性收缩。

1.2.2西医治疗 选用0.9%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剂量为250 mL,溶于吡拉西坦注射液内(8g)予以静脉滴注[5],每天一次,连续应用2周,或是停止用药2周后再重复使用。

组一采用中西医结合法予以治疗,组二采用中医方法予以治疗,组三采用西医方法予以治疗。三组患者均以120 d作为一个疗程,基础疾病治疗一致。

1.3疗效评判

依据 1995 年中华医学会第4 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疗效判定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神志、言语等主症进行综合评价。显 效: 肢体功能基本恢复,肌力恢复至少 2 级,患者可自行走路, 无进食、吞咽困难,言语清除,患者生活基本可完全自理。有效: 肢体功能有所进步,肌力上升 1 级,语言功能有所恢复。无效: 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未出现好转。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t检验对组间计量资料进行检验,应用χ2检验,组间研究的计数资料。如若对比差异P<0.05,则充分表明组间统计学研究有意义。

2结果

组一32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是90.63%(29/32)明显大于组二的71.88%(23/32)、组三的68.75%(22/32),组一与组二、组三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组二与组三之间不具差异性,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三组肌力恢复情况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表[n(%)]

经临床治疗观察可见,三组患者的肌力情况均有明显好转,组一的肌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组二、组三,组间比较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组二、组三之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肌力好转情况对比分析表[n(%)]

注:组一与组二比较,P<0.05;组一与组三比较,P<0.05;组二与组三比较P>0.05。

3讨论

脑卒中在中医辨证中属于“中风”范畴,该病起病急骤,病情较为凶险,并且预后很差。西医中脑卒中主要包括脑出血、脑栓塞、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属于内科的常见急危重症。祖国医学中对脑卒中的病理机制早在《灵枢·刺节真邪》中便有记载[6]:“虚邪侵处于身半,入其深,内居营卫,待营卫稍衰,致真气去,故邪气独留,引致偏枯。”在《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记载[7]:“阳气者,盛怒而形气绝,致血菀于上,终至薄厥。”在《素问·调经论篇》中记载:“血之与气,同走于上,属于大厥,厥重可暴死,气复返乃生,不返乃死。”脑血管意外发病的病理因素十分复杂,但不外气、血、虚、痰、风、火六端,其中以气血为病理的根本。气虚血瘀、经脉不通是脑卒中后遗症辨证的关键。孙延康,杨正志等研究人员[4],在临床试验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所述“疏理气血、使其条达、直至和平”发现,从气血的角度着手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后遗症期患者的症状,改变血流变。但是如果抛开气血功能失调的问题论治,则难以达到满意效果,这给本组试验提供了足够理论基础。

本次研究中医治疗方法中,以通经活络、补气活血为主,主要用补阳还五汤,处方内重用黄芪,有助于补气,致气旺则可血行,祛瘀的同时不伤正,是处方内的主要药材。以地龙、红花、桃红、赤芍、川芎以及当归,以利于活血通络。以现代药理学研究角度看,黄芪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微量元素以及氨基酸;川芎中含有异丹参酮、丹参酮,其能够有效使脑血管扩张,促进脑血流量的增加,对血小板聚集产生抑制作用,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的提高,以利于血栓的进一步溶解。针刺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也取得了独特的疗效。由于风病大部分处于阳经,阳明属于多气多血的经络,所以选择三阳经穴,治疗关键在于阳明经。按照经脉循行路线之间的差异,分别选择手足阳经的穴位,然后采取头针、电针的方法加以治疗,以便达到疏通气血、调和经脉的功效。西药治疗选用吡拉西坦,其属于氨基丁酸的一种衍生物,能够对大脑皮质产生直接作用,可发挥激活、保护以及修复神经细胞的功能。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组一32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是90.63%(29/32)明显大于组二的71.88%(23/32)、组三的68.75%(22/32),差异性尤为突出,与文献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且组一患者肌力恢复情况与组二、组一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但是但组二与组三采用单一方法治疗,效果比较不具差异性,可能与研究中入选人数等因素相关,仍需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经本研究可见,中西医结合法应用于脑卒中后遗症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中医或西医治疗,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沙明杰.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意外58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0(9):501-502.

[2] 戚丽颖.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临床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7):891-892.

[3] 林厦,林明慧,杜清,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12(6):278-279.

[4] 孙延康,杨正志,罗会勇.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45例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0,15(20):2686-2687.

[5] 张序.健肾荣脑汤新用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40例临床观察[J].中华中西医杂志,2010,5(18):516-517.

[6] 罗孟辉.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2(24):2655-2656.

[7] 罗亚丽.系统康复治疗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13(6中旬刊):124-125.

(收稿日期:201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