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护理论文范文,护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延续护理对烧伤患者瘢痕增生预防的价值分析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2-11-08
  • 阅读量24次
  • 评分0

摘    要: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对烧伤患者瘢痕增生预防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4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烧伤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延续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瘢痕增生情况及瘢痕增生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瘢痕增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烧伤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皮肤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瘢痕增生发生率,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烧伤;出院后延续护理;瘢痕增生;预防;


瘢痕是烧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疼痛及皮肤瘙痒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会给患者带来心理阴影[1]。针对烧伤患者,以往常实施常规护理,为预防瘢痕增生现象的发生,以电话随访方式,叮嘱患者定期复查,并向患者讲解瘢痕增生相关预防知识等,这一护理方法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患者的心理变化,同时不利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对瘢痕增生进行护理。延续性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能弥补传统护理方法的不足。延续性护理是一种从医院延伸到家庭的护理方法,应用于出院后的烧伤患者。由于患者烧伤程度和烧伤原因不同,延续护理根据不同的需求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2]。本研究选取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12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定期门诊复查和延续性护理的方法,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瘢痕增生的预防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4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烧伤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男42例,女18例;平均年龄(37.50±3.72)岁;烧伤程度:Ⅱ度35例,Ⅲ度25例;平均烧伤面积(17.50±2.32)%;烧伤部位:头部10例,上肢30例,下肢20例。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38.50±3.53)岁;烧伤程度:Ⅱ度37例,Ⅲ度23例;平均烧伤面积(18.84±2.90)%;烧伤部位:头部10例,上肢23例,下肢27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患者临床症状和各项检查指标符合烧伤的诊断标准;(2)患者年龄18~60岁;(3)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加入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障碍及认知障碍者;(2)患有全身免疫缺陷症者;(3)具有严重肝肾疾病及重大脏器损伤者;(4)患有恶性肿瘤者;(5)凝血机制异常者。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告知患者出院后定期复查,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烧伤后预防瘢痕发生的相关知识[3,4]。试验组给予延续性护理:(1)延续护理:a.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给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预防瘢痕增生的注意事项,为出院后开展延续护理做充分的准备,突出延续护理对皮肤恢复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延续护理的依从性[5]。b.完善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电话、微信、家庭住址、烧伤程度、烧伤面积及烧伤原因,出院前评估皮肤出现瘢痕增生的可能性,制定合适的延续护理方案,邀请患者或其家属加入微信群,便于联系。家庭回访>2次/月,询问患者皮肤愈合情况,了解患者是否按要求进行护理[6]。c.嘱咐患者使用舒疤坦外涂并穿戴压力衣,涂抹舒疤坦前需消毒清洁伤口周围皮肤,使用3~5次/d。回访时询问舒疤坦使用情况,观察皮肤有无过敏现象,并记录好信息。(2)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展开心理护理干预,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赢得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使患者对延续护理充满信心。(3)出院生活护理:包括饮食、起居、锻炼等方面[7]。a.饮食:保证每日营养丰富,嘱咐患者勿食油腻、寒凉及口味重的食物,遵循少盐清淡原则,增加蛋白质摄入。b.起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不熬夜,调理自身生物钟。c.锻炼:结合烧伤情况制定科学的锻炼方案,鼓励患者积极锻炼身体,规律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促进血液循环,从而促进伤口愈合[8]。嘱咐患者保护好皮肤,避免伤口潮湿,出门注意防晒,防止皮肤黑色素沉着。不要洗澡或者使用沐浴露。衣服选择透气性较好和棉制材料,帮助皮肤恢复到烧伤前状态。嘱咐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9]。

观察指标:(1)瘢痕增生情况。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进行评分。a.血管分布0~4分:血管与周围皮肤相似为0分;浅粉色1分;红色2分;紫红色3分。b.皮肤颜色0~4分:肤色靠近正常肤色为0分;浅粉色1分;混合色2分;颜色较重3分。c.皮肤厚度0~4分:与正常皮肤平齐为0分;增厚<1 mm为1分;增厚1~2 mm(不含2 mm)为2分;增厚2~4 mm为3分,增厚>4 mm为4分。d.皮肤柔软度0~5分,柔软度越好分值越低;总分为0~15分,瘢痕增生越严重分值越高。(2)瘢痕增生诊断标准:血管分布均匀,皮肤颜色与周围肤色相似,皮肤质地柔软、表面光滑,皮肤厚度较薄,没有瘙痒泛红等症状,皮下没有感染或化脓情况出现为无瘢痕增生;伤口周围皮肤泛红瘙痒,皮肤质地坚硬且厚,触摸疼痛,以上症状为瘢痕增生。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瘢痕增生情况比较:护理后,试验组血管分布、皮肤颜色、皮肤厚度、皮肤柔软度及V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瘢痕增生情况比较

两组瘢痕增生率比较:试验组的瘢痕增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瘢痕增生率比较[n(%)]

讨论

烧伤是指由热力(如火焰、热液、热蒸汽、热金属)、化学物质(酸、碱)、电流、激光等造成皮肤组织损害的情况。此情况如未及时治疗,严重者可并发全身性感染、肺水肿、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留有瘢痕增生后遗症,产生此情况的原因主要为皮肤烧伤后,伤口周围的胶原纤维堆积在皮肤表面,导致皮肤增厚、变硬及泛红肿痛的不良反应,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困扰。另外,还会影响美观度,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科学的护理方式对于烧伤后伤口的恢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0]。多数烧伤患者在治疗结束后选择回家进行护理,患者自我护理措施不到位,导致瘢痕增生率较高,预后效果不理想。以往常规护理虽告知患者定期复查,讲解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可起到一定护理效果,但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对患者居家各方面的照护不足,且缺乏心理层面的护理,患者易出现负性情绪,对相关护理工作的配合度不高,致使瘢痕增生明显,降低预后恢复质量。而延续护理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方式,可有效将院内护理与居家护理结合,使患者获得长时间规范的护理,有效弥补常规护理的不足,因此,延续护理对患者预后恢复有重要意义。

在患者居家后,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邀请患者或者家属加入微信群,在微信平台上发布预防瘢痕的小知识,为患者提供护理参考资料,提高患者的居家自护能力,同时增强患者对瘢痕预防的信心。定期上门服务,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和康复信息,督促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有利于创面快速修复,减少瘢痕形成的风险。另外,延续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皮肤保养指导、生活方面指导、心理护理等多方面内容,有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节省了医疗费用并降低了瘢痕增生率;通过规律锻炼,促进伤口恢复,增强伤口局部灵活度,减轻了患者痛苦,使皮肤在血管分布、颜色、厚度及柔软度等方面恢复较好。

延续护理对于烧伤患者出院后的恢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患者瘢痕增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瘢痕情况评分优于对照组,瘢痕增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针对烧伤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更有助于降低瘢痕增生率,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综上所述,对烧伤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降低瘢痕增生发生率,缓解患者皮肤瘙痒、泛红及增厚等不适症状,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静,王莉.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重度烧伤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8):123.

[2]陈婧婧陈琛刘晴延伸护理对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1):11-31.

[3]郎艳丽延续护理对重度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9):224-225.

[4]王少玲,黄金月.延续护理实践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4):433-438.

[5]马利霞,李茜宗,盎顾,等基于通讯平台的延续康复护理对关节部位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0, 49(6):286-287.

[6]赵朱云,廖丽娟杨丽丹,等45例烧伤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对瘢痕增生的预防作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8, 17(5):30-32.

[7]刘平,邓肖静郭官秀,等延续护理在预防烧伤瘢痕增生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4):8-15.

[8]刘琴,王红霞,晏青.延续护理对皮片移植患者出院后瘢痕增生的预防效果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12)-:146-148.

[9]邱玉友,江敏君延续护理在预防烧伤后瘢痕增生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 ,23(17):2262-2265.

[10]蒋玉霞人性化护理对烧伤患者不良情绪及发生感染、应激性溃疡情况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2)-: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