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安全隐患及增加安全管理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对本科室2013年1月~2014年10月46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包括年龄因素、心理因素、患者自我疾病因素、环境因素等,积极的责任制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是安全事故的高危人群,对患者增加护理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能有效预防安全问题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安全管理;责任制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是指利用血液透析或者血液滤过挽救患者的生命,是延长生命的有效方法。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血液透析技术的提高,老年患者在血液透析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积极的责任制护理干预能有效保证患者的住院安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科维持性血液透析60岁以上老年患者46例,男34例、女12例,其中65~80岁35例,8岁以上3例。
2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2.1年龄因素 老年患者器官功能减退、感觉迟钝、行动迟缓、视力下降、体质虚弱,易引发跌倒、坠床及烫伤的风险。
2.2心理因素 老年患者年龄60~90岁,基本都是退休在家,不在工作岗位,心理比较空虚;且大部分老人子女都忙于工作与老人缺少沟通,导致老人存在孤独感。再者老年患者由于疾病的长期困扰,易产生焦虑、悲观、恐惧,个性改变和行为反常,甚至抵触情绪,不配合治疗,遵医行为差。
2.3患者自我疾病因素
2.3.1血管通路 由于老年患者多伴有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在动静脉内瘘使用中,易发生渗血、血肿、血管狭窄等。同时对血管通路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如内瘘穿刺压迫点、压迫时间掌握不准确,感染预防措施不到位,甚至自行造成出血,内瘘闭塞等严重后果[1]。
2.3.2急性并发症 老年患者多伴有心血管并发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极易并发心血管急症,其中低血压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2.3.3跌倒、坠床危险因素 老年患者平衡能力差、骨质疏松、视力下降、应急反应能力下降。透析后在匆忙行走、起身困难、光线偏暗、体力不支的情况下都易发生跌倒、坠床危险。
2.4环境因素 环境是导致跌倒意外发生的重要原因。据报道每年有1/3的65周岁以上老年人,1/2的80周岁以上老年人都经历过跌倒事件[2],主要是地面湿滑,室内光线不足,房间摆设不合理,地面不平整等不安全因素都可能导致患者发生跌倒。
2.5药物因素 老年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平时服用降血压药、护心药、降糖药等,但由于老年人代谢能力减弱,视力、听力减退,易引起药物蓄积或不良反应,以及漏服、多服、错服等意外发生。
2.6沟通障碍 由于老年患者听力、视力、记忆力等方面的下降,或者一些老年人不会说普通话,甚至听不懂普通话,导致沟通障碍。治疗过程中对管道注意事项未能正确理解,在改变体位时经常发生管道扭曲、折叠,造成引流不畅。
2.7医护人员因素 部分护士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专业理论及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应急处理能力欠缺、对患者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发现,或对病情发展没有预见性,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及补救措施,这些都是导致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
3 护理对策
3.1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应向老年患者、家属及医院工作人员提供健康安全教育,使他们具有安全防范意识,能辨别高危人群,熟练掌握护理干预技能。采用口头宣教、墙报、宣传画册及录像等形式宣传住院安全知识,增强患者及家属对住院安全知识的了解。
3.2心理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因疾病长期折磨,易产生恐惧、焦虑、抑郁、失落、孤独、自卑、内疚等情绪,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不良影响。护理人员应与老年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热情介绍医院环境,生活上给予悉心照料,与患者多角度、全方面交流和沟通,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特别对丧偶和无子女老年患者应多加关心。加强交流,尽可能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3],交流时语言要通俗易懂,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护理过程,可以稳定患者情绪。
3.3饮食护理 饮食干预直接影响患者病症及并发症的发生,合理饮食可降低感染、心血管疾病及透析急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自身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加强交流,使患者理解饮食的重要性,取得其配合。交流时注意不要只是使用专业的理论,要采用直接物品视图或剂量的方法进行宣教。
3.4预防跌倒、坠床 增强安全管理意识,营造安全的就医环境,整洁、照明良好、保持地面清洁干燥,醒目位置放置“小心地滑”警示牌,以提醒患者、陪护、医护人员关注[4]。嘱咐老年患者动作要缓慢,防止晕眩和不稳定,必要时进行协助。加强巡视,及时进行护理安全评估,加强宣教,提供保护性措施。对伴有意识障碍的患者要求专人看护,对昏迷或躁动患者必要时进行约束。
3.5合理使用药物 加强医患沟通,对使用可能增加跌倒等危险发生的药物,要经常检查是否有使用的必要,尽可能限制多种药物合用,避免低血压、低血糖的发生。治疗过程中服用降压药或血压不稳定者,起身前应睁眼静卧适应环境后,再改变体位。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放置,做到看服到口。
3.6护理人员管理 合理配置资源,实施护士分层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责任制整体护理要求责任护士对其负责患者的所有护理工作,包括生活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康复指导,健康教育等全面负责。采取小组责任制,责任到人,新老结合,在技术和体力等方面互补,保证了日常工作的有序进行,防止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提高医护人员对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建立防范意识和主动服务意识。加强管理,制定危重患者抢救流程,小组配合抢救分工细则,使工作忙而不乱,井然有序,准确到位。
4 小结
近年来,随着护理安全管理新理念的不断深入,血透患者的不断增加,构建科学有效的患者安全保障体系,已成为护理管理者研究的重要课题目。维持性透析的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改变所致对透析耐受性较差,加之疾病复杂性及个体差异,老年透析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年轻患者。通过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安全隐患分析及完善安全管理措施后,对不安全因素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及时有效地控制了不良事件的发生,针对不同患者采用包括心理、饮食、血压管理及并发症预防等个体化责任制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预防护理安全问题的出现,在提高老年患者透析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满意得到提升,并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叶朝阳.老年患者的血液透析及血管通路[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0,19(1):51-52.
[2]徐建鸣.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最新护理实证[J].实用护理杂志,2001, 17(7):38-39.
[3]朱强.7例患者跌倒事件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 09,9(1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