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光华
文山州人民医院儿二科,云南文山 663000
[摘要] 目的 研究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意义,提高危重患儿临床护理水平。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小儿危重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4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并根据评分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入院不同时间段护理评分变化、患者并发症及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例小儿危重病患者入院治疗及护理时间越长,危重病护理评分分数越高,可见小儿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另外,经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后,显效15例(37.5%),好转20例(50%),无效5例(12.5%),其中1例死亡,总有效率为87.5%。结论 在小儿护理中实行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患者病情具体情况进行客观、合理的评定,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供重要依据,在提高小儿护理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小儿护理;干预指导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b)-0122-03
[作者简介] 石光华(1969-),女,汉族,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儿科护理方面的工作。
小儿危重疾病具有病情严重、复杂多变等特点,增加治疗或护理难度。若对患者病情评估有误,延误治疗或护理时机,可能会威胁到小儿患者生命[1]。为此对小儿危重病患者病情进行全面的、科学合理的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不仅能给抢救治疗及护理提供重要依据,而且能提高护理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目前危重病患者评分使用比较广泛的是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方法[2],一些研究文献及临床实践均肯定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护理中的指导作用。本研究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评分基础上实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小儿危重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1处或1处以上损伤致命;②满足急诊创伤入院治疗要求;③经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确诊为危重疾病;④家长签订同意协议书。男生25例,女生15例,年龄在8个月~9岁之间,平均年龄(5.2±1.5)岁。其中,感染1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8例,脑疝4例,休克2例,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ODS)10例。所有患者经由组织学、影像学等检查后符合小儿危重病诊断标准,且经小儿患者父母同意后参与研究,并签订同意书。
1.2 一般方法
先进行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然后根据评分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来说,按照《小儿危重评分法(草案)》[3]对小儿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分,包括生命体征、血气、血生化等20项重要指标,每一个指标5分,总分100分,且分数越高表示小儿患者病情越好。评分时间为小儿患者住院当天、住院1、2、3、7 d以及出院前。评分不大于70分的患者实行特殊护理,准备随时抢救;70~80分之间的患者实行重点护理;81~90分之间的实行一级护理干预;不小于91分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对所有患者各时间段的病情情况、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
1.3 疗效评定标准
小儿患者护理效果评定标准分为三个等级:显效、好转及无效。
显效:小儿患者脱离危险,生命体征(呼吸、心率、体温)恢复正常,且进食正常。
有效:小儿患者脱离危险,生命体征(呼吸、心率、体温等)稳定但还未完全恢复,可适当进食。
无效:小儿患者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心率等生命体征不稳定,严重时甚至死亡。
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小儿患者不同时间段危重病护理评分结果
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的基础上进行对应护理干预,随着小儿危重病患者入院治疗及护理时间的推移,其危重病护理评分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小儿患者病情逐渐好转。见表1。
注:40例患者入院后1天1例小儿患者病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人数变为39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护理干预后护理评分越来越高,出院前与初入院、入院1、2、3、7 d相比,护理评分≥91分的有39例,为1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2 40例小儿患者并发症、死亡率及有效率分析
40例患者入院首次评分中分数≤70并发症5例,占62.5%(5/8),71~80分并发症5例,占50%(5/10),81~90分并发症6例,占27.27%(6/22)。经一段时间的治疗及护理后,显效15例,占37.5%,好转20例,占50%,无效5例,占12.5%,其中1例死亡;治疗总有效率87.5%。
3 讨论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小儿危重病患者先实行危重病护理评分,然后根据评分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70分的小儿患者实行特殊护理,进行全面的监控,准备随时抢救。对71~80分的小儿患者实行重点护理干预,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病情采取相应的措施。对81~90分的小儿患者实行一级护理,对≥91分的小儿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由表1可知,患者入院后时间越长,超过91分及以上的患者人数越多,由此可见根据小儿患者病情、生命特征、病史等进行危重病护理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使下一次评分提高,同时也说明患者治疗及护理有一定的效果,病情逐渐好转。张洁[4]等人研究表明APACHEII评分越低,患儿死亡人数、并发症人数越低,能对危重患儿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良好的评价,便于医护人员根据评分结果了解预后程度并及时的给予救治。这与本文采取的评分方式不一样,本研究是分数越高表明病情越好。雷静[5]等人将收治的75例危重患儿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儿入院后行常规危重症护理,临床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先行危重病护理评分法,随后根据得分分级护理,临床总有效率为65.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采取的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与雷静等人基本一致,但本文没有分组,通过对收治的小儿危重病患儿施行评分,统计评分后护理效果来体现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护理中的干预指导作用,相关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对于护理干预效果来说,本研究对小儿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患者显效率37.5%,好转率50%,总有效率87.5%。由此可见,对小儿危重病患者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能有效的确定患者所对应的护理等级,保证不同等级患者受到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小儿患者护理有效率,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本次护理过程中小儿患者死亡1例,死亡率为2.5%。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护理指导作用,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正确、合理评定病情。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是合理评分。根据小儿患者多种临床检查结果、疾病诊断结果等客观的评分,并对评分进行多次审核,避免漏评或误评,耽误患者治疗时机[6]。②提高护理人员水平。通过对小儿患者进行综合危重病护理评分,可避免护理人员根据自身经验盲目开展护理活动,提高护理人员采取正确方式评价患者病情能力,并实行分层护理,保证重点护理、一级护理及常规护理对号入座,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7]。另外,由于病情严重、疼痛难忍,患儿易出现害怕、焦虑等不良情绪,依从性较低,影响护理工作。为此针对性护理全过程中加强患儿心理辅导及家长健康教育[8]。具体来说,加强与患儿的沟通,鼓励家长多陪伴、关心、抚慰患儿,让患儿的心情有所平复,配合治疗及护理。同时加强家长疾病相关知识教育,如疾病发生机制、治疗方法、护理干预重要性、预后等,提高患儿家长意识,自觉的配合护理人员做好患儿心理等护理工作。
总而言之,小儿危重病患者病情多变且复杂,需及时的对患者病情掌握和熟悉,并采取相应的预后护理措施,保证小儿患者生命安全。而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可准确、合理的对患者实际情况及病情变化进行全面的评估,然后不同分数患者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在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及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利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卜淑香.探讨小儿危重病房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干预的指导[J].大家健康,2013(12):1.
[2]罗秀状,林梅,李强.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在婴幼儿重症肺炎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1(44):432.
[3]中华急诊医学会儿科学会急救学组.第4届全国小儿急救医学研讨会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95(33):371-373.
[4]张洁,郭树海.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分析[J].成都医学学院学报,2012(2):331-332.
[5]雷静,石正娟.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研究[J].吉林医学,2012(36):8003.
[6]任晓旭,宋国维,宋慧琴.应用评分法评估儿科危重患儿病情与预后[J].小儿急救医学,2011(4):232-233
[7]亓淑萍.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研究[J].医学信息,2013(5):109.
[8]孟新科,石少权,赵志刚,等.APACHEⅡ评分对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昏迷患者预后预测的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9(4):293-295.
(收稿日期:201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