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分析无创加温加湿高流量吸氧对重症小儿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在邳州市东大医院接受治疗的76例重症小儿肺炎并急性呼吸衰竭患儿资料(2019年1月-2021年12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采取鼻导管吸氧治疗的38例纳入对照,采取无创高流量吸氧治疗的38例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OI水平为(92.45±10.45)mmHg、(336.54±21.37),高于对照组的(75.20±11.34)mmHg、(302.23±18.59),PaCO2水平为(40.61±4.57)mmHg,低于对照组的(49.12±5.33)mmHg,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R、RR水平较对照组低,MAP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无创加温加湿高流量吸氧治疗重症小儿肺炎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血气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推广。
关键词:无创加温加湿高流量吸氧;重症;小儿肺炎;急性呼吸衰竭;
小儿肺炎是常见的内科疾病,主要是由于肺部炎症导致。肺炎患儿肺泡中存在大量渗出液,可导致肺泡腔增大,促使患儿肺泡通气、换气能力降低,进而引发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等一系列严重合并症,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1]。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后若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可导致患儿肺部循环血量负荷持续增加,肺阻力增大,进而促使患儿心脏循环阻力负荷加重,导致心力衰竭;缺氧可致患儿身体诸多脏器受到损伤,血液p H值降低,引发心脏供血异常而诱发心肌细胞酸中毒[2,3]。现阶段临床上针对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儿的治疗以机械通气为主要措施,以无创正压通气与经鼻导管加温加湿高流量吸氧为主要治疗方式,效果显著,有助于控制患儿疾病进展,促进患儿症状改善,提升生活质量[4,5]。本研究分析无创加温加湿高流量吸氧对重症小儿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集在邳州市东大医院接受治疗的76例重症小儿肺炎并急性呼吸衰竭患儿资料(2019年1月-2021年12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7~90 d,平均(46.14±3.23)d;病程7~14 d,平均(10.56±0.33)d。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7~90 d,平均(45.53±0.49)d;病程7~14 d,平均(10.48±0.29)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1)入院患儿均在胸部X线及肺部CT检查下显示出现肺部病理性改变,血气分析存在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诊断为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2)年龄<6个月;(3)病历资料完整;(4)患儿家属均对研究知情且积极配合;(5)无加温加湿高流量吸氧禁忌证。
排除标准:(1)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畸形;(2)伴有脓胸、气胸;(3)伴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异物、肺结核等;(4)严重感染。
方法:两组患儿入院后均实施平喘、祛痰、止咳、抗炎、抗感染等药物干预,同时予以营养支持及酸碱平衡、水电解质平衡调节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实施普通鼻导管吸氧治疗,采用鼻导管吸氧治疗方式,控制氧气流量为0.5~1.0 L/min。观察组实施无创加温加湿高流量吸氧治疗方式,评估患儿病情后,合理开展无创呼吸机治疗,控制混合气体温度为36~37℃,气体流速为3~8 L/min。确保压力值从小到大,实时了解患儿身体状况,吸氧时间3~7 d,同时注意观察患儿腹部情况,合并腹胀时及时胃肠减压。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1)治疗效果:结合患儿临床表现进行评估,a.显效:氧疗支持12 h内,血气指标、临床症状均恢复正常;b.有效:氧疗支持12 h内,血气指标、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c.无效:氧疗支持12 h内,血气指标、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血气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后抽取患儿动脉血2 m L,以血气分析仪对动脉氧分压(Pa 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 CO2)以及氧合指数(OI)进行检测。(3)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5.0软件,疗效用[n(%)]表示,行χ2检验;血气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用表示,行t检验;P<0.05提示具有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两组血气指标对比:治疗前,两组Pa O2、Pa CO2、OI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a O2、OI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Pa CO2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气指标对比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治疗前,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R、RR水平较对照组低,MAP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讨论
重症肺炎为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疾病,主要由于上、下呼吸道阻塞,呼吸泵功能异常以及肺部实质性病变导致肺部气体无效交换,机体长时间处于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状态。重症小儿肺炎病发后可导致患儿呼吸困难,身体器官受到损害,多数患儿在发生重症肺炎后,多会合并呼吸衰竭[6,7]。在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后,不仅会导致患儿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异常、呼吸困难症状,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患儿发生心律紊乱、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健康[8]。因而,强化对急性呼吸衰竭的干预十分关键,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促进患儿正常生长发育。
现阶段,临床针对重症小儿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以尽快解除患儿呼吸困难情况为重点,侧重于尽快恢复患儿身体循环供氧[9]。无创吸氧是临床常用治疗方案,无需气管插管或切开,利用鼻导管、鼻塞面罩或全面罩等形式开展辅助通气的治疗方式。其优点是能够改善气体交换情况,缓解低氧血症,进而缓解患儿呼吸困难等症状;缺点是难以有效调节气体温、湿度,耐受性不够理想[10]。无创加温加湿高流量吸氧则为临床新型机械通气治疗方式,能够通过加温湿化为患儿提供适当浓度和温度的氧气,进而保障患儿治疗期间的舒适度,提升患儿耐受度[11]。同时,无创加温加湿高流量吸氧还能为患儿提供精准的氧浓度与高流量气体,从而在短时间内促进患儿呼吸状态的改善。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治疗后,观察组Pa O2、OI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Pa CO2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结果提示,在无创加温加湿高流量吸氧干预下,能够促进患儿呼吸状态及血气指标的改善,使患儿通气更顺畅。同时,观察组HR、RR水平较对照组低,MAP水平较对照组更高,进一步提示了无创加温加湿高流量吸氧的实施优势。其原因主要是无创加温加湿高流量吸氧操作简单且不会对患儿呼吸道造成不利影响,不会损伤患儿呼吸黏膜正常生理结构,从而更好地改善患儿呼吸异常情况,改善患儿病情[12]。
综上所述,将无创加温加湿高流量吸氧应用于重症小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儿呼吸异常问题,改善患儿机体状态,操作简单,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建议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