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开
云南省临沧市精神病专科医院,云南临沧 677000
[摘要] 目的 探究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2月—2013年3月接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6例,采用甲钴胺与胰激肽原酶注射剂治疗,研究组37例患者,采用甲钴胺与α-硫辛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进行观察分析及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率依次为89.19%(33/37)、8.11%(3/37),对照组则为75.00%(27/36)、22.22%(8/36),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性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采用甲钴胺与α-硫辛酸治疗,相较于甲钴胺与胰激肽原酶注射剂治疗效果更佳,疗效更为显著,在改善患者感觉运动传导神经速度上尤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甲钴胺;α-硫辛酸;胰激肽原酶注射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b)-0071-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属于糖尿病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病比较隐匿,在早期便可发生,而且病变一般会累及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临床主要症状包括肢体麻木与疼痛为主的周围神经损害[1]。若不及时给予早期积极治疗,进展后期治疗就更为困难,效果更不理想,因此必须做好早期诊断与治疗,才能减少该病的致残率与致死率。有研究显示,本世纪初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5亿[2],而其中50%及以上患者可能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可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传统治疗基本上以单用药物治疗为主,效果并不理想,近几年很多学者建议采用多种药物联用治疗,并且经过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其结果表明多种药物联用治疗确实可以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探究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我院展开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2月—2013年3月接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3例,全部经临床确诊,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3]: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制定的相关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根据198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与神经病学会(San Aneonio)会议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③排除麻风病、恶性肿瘤浸润、淀粉样变、马尾综合征等造成的周围神经病变;④排除其他严重糖尿病并发症,诸如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及下肢血管闭塞等。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6例患者,男患21例、女患15例;年龄49~82岁,平均为(57.3±10.9)岁;糖尿病病程4个月~25年平均为(9.4±3.8)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个月~9年平均为(4.2±1.6)年。研究组:37例患者,男患23例、女患14例;年龄48~80岁,平均为(57.9±10.2)岁;糖尿病病程6个月~23年平均为(9.5±3.4)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3个月~9年平均为(4.4±1.8)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很强的可比性。
1.2 方法
73例患者都进行了饮食控制,并采用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使其达到标准水平(空腹血糖低于7.0 mmol/L,餐后血糖低于10.0 mmol/L)。两组治疗不同之处在于对照组采用1 mg甲钴胺注射液(武汉海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823)+100 mL氯化钠溶液(0.9%)行静脉滴注,每天进行一次,并肌注40U胰激肽原酶注射剂(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H20056755),每天进行一次,连续肌注3周;研究组采用甲钴胺治疗(治疗方法同前)与α-硫辛酸治疗,将0.45 gα-硫辛酸(武汉欣欣佳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90105)加入100 mL0.9%氯化钠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连续滴注3周。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进行观察分析及对比。
1.4 疗效评价指标
本次研究的疗效评定标准[4]为:①显效: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肌力恢复正常或者相较于治疗前增加5.0 m/s以上;②有效: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有所减轻,肌力相较于治疗前增加5.0 m/s;③无效: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变,或者出现恶化现象。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差异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 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89.19%(33/37)、8.11%(3/37),对照组则为75.00%(27/36)、22.22%(8/36),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性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分析见表1所示。
2.2 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相较于治疗前都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分析见表2所示。
3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属于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大约在60%~90%[5],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发病时可能导致患者感觉与运动神经损伤,并且常伴有微血管病变与内脏神经受损等,甚至会造成患者肢体坏疽而截肢[6],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总的来说,该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加上病情多样化,目前并无理想而确切的特异性疗法,但随着不断研究与探索,取得的治疗效果越来越显著。当前,比较广泛的病机理论学说包括血管学说与代谢学说,广泛认为该病的重要因素是高血糖造成的氧化应激,而α-硫辛酸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对于氧化应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7]。本次研究采用α-硫辛酸治疗,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α-硫辛酸是存在于线粒体中的酵素,也是机体能自行合成的一种双硫化合物,有着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通过多种途径阻断糖尿病的神经病变,将自由基清除,使得抗氧化物质再生,并减弱发病的氧化反应,使得神经冲动传导加快,并促进神经肽、神经因子等恢复正常,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有研究发现该药物还可以增加患者周围神经血管的血流量,减少神经的低灌注,对微循环障碍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且在美国与德国等发达国家成为了一线药物应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治疗中。
总之,本次研究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采用对照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与胰激肽原酶注射剂治疗,研究组采用甲钴胺与α-硫辛酸治疗,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后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值得推广及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高慧,赵兴.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近况[J].天津药学,2013,25(2):62-65.
[2]包世华.甲钴胺联合不同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对比[J].山东医药,2009,49(20):96-97.
[3]熊华联.前列腺素E1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3):2310-2311.
[4]薛秀娟.α-硫辛酸、前列腺素E1、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9):2351-2353.
[5]张小东,陈岚.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0,29(8):656-657.
[6]崔洪臣,孙承军,李玉捷,等.α-硫辛酸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17):53-54.
[7]崔红霞.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5):76-77.
(收稿日期:2014-07-02)
·编读往来·
本刊作者署名和单位的写作要求
1. 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署名及排序由作者在投稿时确定,投稿后一般不得改动。通讯作者非第一作者时,须注明通讯作者;不注明者,默认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
2. 作者工作单位的中英文表述均应使用官方名称,应准确写出全称(到科室),包括所在省、自治区、城市名(省会城市可以略去省名)和邮政编码。
3. 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并列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