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市江都区进修附小(225000) 黄良胜
[摘 要]解读教材就是发掘教材、利用教材,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教师解读教材的过程就是与教材融合的过程。要从“教语文”的角度来解读教材,要符合文本的文体特点。这样,才能为设计出好的教学方案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解读教材 语文素养 文本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38
何为教材?教材是“材料”,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和学的材料;教材是“媒介”,是落实新课标的媒介,是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媒介。何为解读教材?教材是“材料”,就可以打磨、裁剪和充实;是“媒介”,教师就要用它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简而言之,解读教材就是发掘教材、利用教材,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
一、从“教语文”的角度解读教材
绝大多数语文教材的编排都围绕某个主题组织单元课文。如,“园丁之歌”是赞颂教师崇高、伟大的,“科学奥秘”就安排了一些科普知识,科学小品等。这给教师解读教材、设计教案提出较高的要求。无论什么主题的课文,作为语文教师都应站在“教语文”的角度,根据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去解读课文,设计教案。如,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我给江主席献花》一文,很多教师教成了历史课。文中的对话描写往往被教师忽略。在教学这课时,笔者这样展开:
师:(板书课题《我给江主席鲜花》学生齐读)“我”是谁呀?
生:姜咪咪,15岁,读中一。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从她和董建华伯伯的对话里知道的。
(教师出示对话,指导朗读)
师:真是巧妙,借助对话描写作了自我介绍。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招写作的技巧。
出示:
公共汽车上我给老爷爷让座。他拍拍我的肩膀坐下。回过头乐呵呵地问: 我羞答答地回答:
这是站在语文的角度解读文本,挖掘文本中的语文教学资源。
二、解读教材是教师与教材融合的过程
在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材是主题。课堂是师生围绕主题合作探究、共同成长的地方。教师和教材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支持与帮助。教材要通过教师才能发挥作用,教师要依据教材对学生施加影响。只有教师和教材形成合力,才能帮助学生成长。因此,教师就要认真解读教材,内化教材,并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演绎教材,让教材发挥出最大的功效。例如,教学《我给江主席献花》一文,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感受作者的兴奋、激动之情。我结合自身的特点,播放与《南京条约》相关的图片,并简介相关的历史背景;适时出示并声情并茂地朗诵闻一多先生写的《七子之歌——香港》。学生在欣赏画面、音乐、朗诵中感知了历史。这样再让他们去理解、体会作者的喜悦激动之情,就水到渠成。接下来,联系诗歌理解“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这一语双关的句子就不是难点了。这样,学生的朗读、理解、表达能力的训练就迎刃而解,使他们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各方面都有了收获。这得益于认真的解读教材,使教师与文本很好地融合。
三、解读文本要符合文体特点
解读文本有个性,也有共性的,即无论怎样解读都不应该改变文体的特点。有不少教师自认为找到了教好语文的诀窍:抓住关键词句——美其名曰“文眼”,赏析重点词句,并读读、谈谈,这样一篇课文的教学就结束了。教师不问文体,不管是记叙文还是科学小品,教出来的课都是无味、无效。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解读教材时忽略了文体特点。教记叙文就应该教出记叙文的味道来,教科学小品就应该有科学小品的味道,教古诗就应该有古诗的味道。例如,教学古诗《江雪》,教师这样展开:
(教师先后出示《笠翁对韵》《江雪》,学生齐读)
师:(指着《江雪》)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你们读后发现什么啦?
生:对仗!“千山”对“万径”,“鸟飞绝”对“人踪灭”,“孤舟”对“独钓”,“蓑笠翁”对“寒江雪”。
师:它们对得工整吗?
(学生通过平时的积累和自己的理解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在体会对仗工整的同时也理解了古诗的意思)
师:真聪明,男生读上句女生对下句。同桌互相配合朗读。
正因为解读时关注到古诗这一体裁的特点,利用这一特点设计教学方案,才教出了古诗味道。
准确解读文本为设计出好的教学方案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成长助一臂之力,为教师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奠基。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