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市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225000) 沙庆仁
[摘 要]同一篇课文,不同的班级,课堂结构、教学方法都不同,但学生们都能面对文本,感受人物,品味语言,学习表达,享受成功。这是因为教师关注语文教学最为基础,最为重要,却又最容易被淡忘、被忽视的话题——语文学习的起点和归宿。
[关键词]教学艺术 课堂 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7-014
学校“一课五上”教研活动上,王树华老师先后在五年级(6)班至五年级(10)班执教《海伦·凯勒》一课。我欣赏了他在五(6)班和五(7)班的教学。这两次教学课堂结构不同,教学方法有变,但学生们都能面对文本,感受人物,品味语言,学习表达,享受成功,都进入了一种敞亮洞明的状态。
一
“倾听文字的声音
体味语言的意蕴
我爱语文”
这是两次授课前,王老师投影出的文字,并领着学生读一读,体会一下。我们的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饱受诟病,耗时多,收益低。好多孩子读了12年的语文,仍然读写能力低下,甚至对语文充满陌生、厌倦、痛恨。可是,爱学习是人的天性。儿童生来就对世界万物充满兴趣。对优美、精炼、意蕴深厚的母语,他们的兴趣到哪里去了呢?原因固然复杂,但我们的语文教学也难辞其咎,忽视学生主体需求,让学生很难体会到阅读的快乐、思考的美妙、对话的酣畅、成功的快感和成长的喜悦。
在这里,王老师提出的“我爱语文”,再一次提醒我们关注语文教学最为基础、最为重要,却又最容易被淡忘、被忽视的话题——语文学习的起点和归宿。只有从爱语文出发,语文课堂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只有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起孩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厚情感,“教是为了不教”“可持续发展”等教育理想才能化为现实。
二
让学生爱语文,绝不能仅是空洞的口号、模糊的理念。“倾听文字的声音,体味语言的意蕴”——教者的“爱语文”教育有着明确的策略。
策略一:为“倾听文字的声音”,拆除藩篱,屏蔽噪音
(投影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海伦·凯勒从小就双目失明、双耳失聪。
师:你读到这段话,感受到了什么?
生:连作者都替她惋惜。
师:你读一下。
(学生读)
师:你的朗读表达出了惋惜之情。还有其他感情吗?再请一个人读一下。
(学生朗读)
师:“天啦”这个词,你为什么这么读?
生:因为我为海伦感到不幸。
师:是的,我听到了你的同情。让我们一起把“同情”读出来吧。
以上是王老师在五年级(6)班教学第一课时开头的片段实录。长期以来,“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顺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占据统治地位,第一课时形成了一种固有的程式: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理清层次……一般到第二课时才进入到津津有味的精读。王老师在第一课时“淡化篇章,强化语言”的做法,改变了单调机械、令人乏味的程式,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孩子最快捷地走进文本、亲近语言。
策略二:为“体味语言的意蕴”,铺路搭桥,指点迷津
师:双目失明、双耳失聪,意味着什么?
生:看不见,听不见。
师:从此,小海伦会是怎样的生活状态?拿起你的笔写一写。
(学生写,教师巡视)
师:下边请一名同学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结合自己所写的想一想。
(几名学生读,教师相机评点)
师: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投影:从此,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
(指名读以上文字)
师:春暖花开、莺歌燕语,海伦看得见听得到吗?
生:看不见,听不到。
师:她只有——
生:“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
师:蓝天白云、流水淙淙,海伦看得见听得到吗?
生:看不见,听不到。
师:她只有——
生:“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
师: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海伦看得见听得到吗?
生:看不见,听不到。
师:她只有——
生:“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
“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到底是怎样的不幸?“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学生是没有亲身感受的,教师也是无法通过讲解让学生有充分的了解。但孩子们知道“有声有色”的世界,教师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通过一连串情境导读,让孩子逐步强化“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的痛苦体验,从而真切地感受到“无边无际的黑暗”与“死一般的沉寂”到底是怎样的悲惨世界,真切地体会到小海伦经历的到底是怎样的巨大不幸。
以上两个片段,教者在课堂上的角色似乎截然不同,一个“放手”,一个“牵手”,可两者其实都遵循了依学定教的基本理念。许多的语言,并不需要教者进行喋喋不休的讲解,让孩子们自己去阅读,他们便能了解;让他们自己去感悟,便能体会情感。也有一些语言,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这就需要教者的巧妙点拨,引导学生突破障碍,进入情境,感悟语言。放手还是牵手,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倾听文字的声音,体味语言的意蕴”,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尽情感受语言之美、学习之趣、成功之乐,从而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爱上语文。
三
在语文课堂上,“爱语文”的情感不是教师空洞的讲解、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训练所能产生的,也不是华而不实的教学手段能够激发的。王老师的“爱语文”教育,着力于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处理好过程、方法和目标的关系,把更多的时间、空间、机会交给学生,把学生更多的注意力、精力、情感集中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去倾听、体味,进行师生、生生、生本的对话。
教学片断一(五年级6班)
师:到底是什么改变了海伦?
生1:因为沙利文老师的帮助。
生2:我认为是海伦自己改变了自己 。
(6个学生说了自己的看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辩论”)
生1:“原来‘水’就是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呀!她心中充满了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这段话说明海伦变化靠自己,靠自己的感悟。
生2:我认为因为沙利文老师。(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假如沙利文老师不来,海伦就不会有这样的发现……所以说,沙利文老师从根本上改变了海伦。
师:就要像他,能把道理说明白。
生:我认为沙利文老师重要,海伦自己也重要。
……
教学片断二(五年级7班)
师:文章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1:珍惜眼前的生活。
生2:世上没有做不到的事。
生3:打不垮的信念。
生4: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生5:乐观是一种好的人生态度。
师:我不由想到了刘伟。你了解刘伟吗?
(指名说说刘伟的故事。投影出示:感动中国——刘伟的故事,组委会给刘伟的颁奖词。教师引导学生读颁奖词,体会颁奖词的写法)
师:下边,请你做“感动世界”组委会委员,给海伦·凯勒撰写颁奖词。要联系课文,注意颁奖词的特点:概括、精炼、赞美。
第一个片段,教师创设好冲突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辩论。辩论的过程,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是口头表达训练强化的过程,更是学生回顾课文,进一步理解文本内涵,积累语言材料和组织运用语言的语文学习过程。第二个片段,教师创设出一个写颁奖词的情境,让学生兴味盎然地去读课文、梳理事件和感悟人物精神,斟词酌句地表达,并向同伴展示自己的作品。两个环节形式不同,但异曲同工:让学生感受语言的深厚意蕴,体会语言表达的无穷魅力,让学生迷醉于语文,欲罢不能。
总观这两次授课,课堂结构简洁而流畅,教学方法灵活而实用。第一次侧重于海伦内心世界变化过程以及原因的探秘;第二次侧重于围绕写人文章的特点,在事件、场面的了解和想象中感受人物的形象。整个教学过程以中心问题贯穿前后,删繁就简,突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并获得对语文学习的享受。不同的教学模式,却都有同样喜人的效果。
(责编 韦 雄)